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儒意:擬配發募資約39億港元,用於業務擴張及收購等

2025-08-01 14:21

8月1日,中國儒意(00136.HK)公告稱,公司與認購方(無極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訂立認購協議。據此,認購方已有條件同意認購,而公司已有條件同意以認購價每股認購股份3港元發行及配發共13億股認購股份。

此次認購事項所得款項總額將約為39億港元,經扣除認購事項相關配售代理費、成本及開支后,認購事項所得款項淨額總計將約為38.95億港元。

公司擬按下列方式使用認購事項所得款項淨額:20%(約7.79億港元)用於集團業務增長及擴張;(60%(約23.37億港元)用於戰略性投資及收購以擴大集團的業務;20%(約7.79億港元)用作一般營運資金用途(主要包括支付廣告及宣傳費用、員工成本、技術及開發服務費用及租金成本)。

此次認購的股份相當於公司於本公告日期現有已發行股本約8.12%;經配發及發行認購股份擴大的公司已發行股本約7.51%。

根據公告,認購價為每股認購股份3港元,較認購協議日期在港交所所報每股股份收市價3.14港元折讓約4.46%;較認購協議日期前最后五個連續交易日在港交所所報每股股份平均收市價約3.23港元折讓約7.18%;較認購協議日期前最后十個連續交易日在港交所所報每股股份平均收市價約3.27港元折讓約8.37%。

中國儒意稱,配發及發行認購股份預計將為集團提供確定金額的資金,從而也會擴大及豐富公司股東基礎,進一步鞏固集團的財務狀況及市場聲譽。

董事經考慮近期市場情況后認為,與供股或公開發售相比,通過配發及發行認購股份的方式籌集資金讓公司可繼續以較低成本獲得資金。董事會已考慮其他集資方式,如債務融資、供股或公開發售。

董事會認為,債務融資可能令集團產生財務成本,而供股或公開發售將涉及刊發上市文件以及其他申請及行政程序,與通過根據一般授權配發及發行新股份的方式進行股本融資相比,可能需要相對較長時間及產生額外行政成本。

從股權結構來看,在認購事項完成后,公司實際控制人柯利明的持股比例將從16.41%下降至15.18%,騰訊控股的持股比例將從16.13%下降至14.92%。

資料顯示,此次認購方無極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於中國香港及阿布扎比設有雙總部,並獲證監會及阿布扎比全球市場(ADGM)金融服務監管局(FSRA)發牌。認購方由開曼羣島控股公司Infini Capital Global全資擁有,其最終實際擁有人為認購方的創辦人兼投資總監Tony Chin。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