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1 11:08
(來源:中國化工信息周刊)
熱
點
新
聞
2025年8月1日
國內要聞
中國海油東方1-1氣田13-3區開發項目投產
7月29日,中國海油宣佈東方1-1氣田13-3區開發項目已投產。該項目是中國海上首個高温高壓低滲天然氣開發項目,位於鶯歌海海域,平均水深約67米。依託東方氣田羣現有設施進行開發,並新建1座無人井口平臺,計劃投產開發井6口。預計2026年實現日產天然氣約35百萬立方英尺的高峰產量。中國海油充分依託已有設施聯通東方1-1氣田和東方13-2氣田,實現了鶯歌海海域主要海上天然氣田的互聯互通,有力提升了該區域天然氣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為粵港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中國海油擁有該項目100%的權益,並擔任作業者。
南通東港化工氟材料一體化項目簽約
7月28日,甘泉堡經開區南通東港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通東港化工」)成功簽署投資協議。南通東港化工將投資約70億元,在甘泉堡經開區建設氟材料一體化及下游延伸項目。此次簽約的氟材料一體化項目(一期)投資額達39.5億元,規劃用地約1000畝。項目計劃於今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2027年4月建成投產。該項目將運用先進工藝,以三氯甲烷、四氯丙烷、無水氟化氫等為主要原料,重點生產具有高附加值的含氟聚合物單體及高端聚合物,同時,配套建設綠色環保的30萬噸/年燒鹼裝置及10萬噸/年甲烷氯化物裝置。同時,該項目還將利用四氯化碳、乙烯等原料,通過前沿技術,生產關鍵含氟精細化學品。在二期規劃中,南通東港化工將繼續追加投資30億元以上,在甘泉堡經開區範圍內利用一期項目的優質基礎原料,向下遊高附加值產業延伸,重點開發包括高端含氟塗料、特種含氟電纜料等項目。
科萊恩催化劑與上海電氣戰略合作
7月29日,科萊恩宣佈與上海鍋爐廠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次戰略合作協議將結合上海電氣的工藝能力和工廠設計專長與科萊恩的催化劑技術優勢。協議範圍包括聯合研發、工程設計服務、化工設備供應和交鑰匙解決方案。科萊恩將分享其在生產綠色甲醇、電子甲醇、綠氨和可持續航空燃料以及氣體淨化方面的豐富知識和先進催化劑技術。除了提供MegaMax催化劑,科萊恩還在這座年產能5萬噸的工廠成功開車期間提供現場技術支持。該項目二期計劃年產20萬噸綠色甲醇和1萬噸可持續航空燃料,預計於2027年投產。
長華化學二氧化碳聚醚應用成功
近日,長華化學首次成功將二氧化碳聚醚應用於連續式軟泡的試生產,實現從分子結構創新到終端產品落地的全鏈條技術跨越。長華化學以工業廢氣排放的CO2為原料,採用低温低壓催化劑技術,製備出二氧化碳聚醚(Carnol®)。這一成果實現了CO2從廢棄物到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的關鍵轉型,打破傳統材料製造對化石資源的依賴,構建起CO2高價值利用的全新模式。相較於傳統聚酯海綿和聚醚海綿,二氧化碳基海綿(Carnol® based foam)兼具碳酸酯鍵與醚鍵,具備優異的耐水解性、耐黃變及優秀的力學性能。二氧化碳基海綿(Carnol® based foam)的成功製備實現了從原料獲取、催化轉化到終端產品製造的全鏈條技術突破。
東瑩化工年產6萬噸電子級氟化氫技改提升項目環評公示
7月28日,福建省清流縣東瑩化工有限公司(簡稱「東瑩化工」)年產6萬噸電子級氟化氫技改提升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示。項目工程投資2000萬元,擬在新廠區現有已建成的三條氟化氫生產線(3萬噸/條)中的兩條線脱氣塔后增加氧化預處理和精餾提純工段,將這兩條線的氟化氫產品由工業無水氟化氫提升至電子級氟化氫級別(約3萬噸/條)。項目預計2025年12月動工,於2027年9月建成投產,建設周期為22個月。
國際要聞
瓦克二季度業績符合市場預期
7月31日,瓦克化學發佈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二季度銷售額及利潤下降,在報告期實現銷售額約14.1億歐元,同比減少4%;銷售額與上一季度(14.8億歐元)相比亦減少4%。 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1.14億歐元,同比減少26%;主要原因是銷售量下降和部分產能利用率降低。瓦克集團本期EBITDA利潤率為8.1%,上一季度亦為8.1%。 瓦克今年第二季度的銷售額和利潤因此符合目前資本市場銷售額平均14.4億歐元、EBITDA 1.19億歐元的預期。
三菱化學集團投資澳大利亞Licella Holdings公司
近日,三菱化學集團通過旗下的企業風險投資子公司Diamond Edge Ventures, Inc.對澳大利亞Licella Holdings Ltd(以下簡稱「Licella公司」)進行了投資,該公司擁有針對廢塑料和生物質資源的創新油化技術。此項投資將加速Licella公司自主開發的"Cat-HTR™"工藝在全球的推廣和商業化進程。Licella公司的Cat-HTR™工藝是一項創新性技術,可在高温高壓的超臨界水中對廢舊塑料和生物質資源進行油化處理,並對油化產物進行精煉將其製成化學品原料和SAF(可持續航空燃料)等產品。三菱化學株式會社正與ENEOS株式會社共同推進塑料油化化學回收業務,近期已在三菱化學茨城工廠(茨城縣神棲市)新建化學回收裝置。該設備採用英國Mura Technology公司的「Hydro-PRT™」技術正是在Licella公司Cat-HTR™的基礎上構建的。
世索科發佈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
7月31日,世索科發佈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二季度淨銷售額達15.9億歐元,受不利的同比匯率變動(-4%)及銷量下降(-3%)影響,價格總體保持穩定;消費及工業專用化學品業務實現同比增長;毛利達5.06億歐元,同比下降13%,主要受銷量減少及不利匯率變動影響;毛利率為31.9%,環比提升20個基點;基本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 (EBITDA) 3.35億歐元,同比內生式下降8%,主要原因是特種聚合物業務基本EBITDA下滑;但與上一季度相比,基本EBITDA則得益於特種聚合物業務,實現了8%的環比增長;基本淨利潤(世索科應占部分)1.4億歐元;運營現金流2000萬歐元;自由現金流為-6700萬歐元。
HAMR Energy擬建澳洲大型SAF工廠
7月28日,HAMR Energy於宣佈,計劃在成功完成可行性研究后,開發澳大利亞首個大型甲醇制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生產設施,項目投資預計為7億至8億澳元(約合4.55億至5.2億美元)。HAMR計劃將其位於波特蘭的可再生燃料項目中,通過林業殘留物和氫氣生產的30萬噸低碳甲醇,轉化為約1.25億升SAF,可支持悉尼與墨爾本之間每年約350萬次經濟艙乘客的碳中和飛行。公司表示,甲醇作為可再生燃料的原料具有可擴展性和多樣性,將有助於緩解預計2030年前全球1000萬噸的SAF供應缺口。
埃尼簽署5億歐元融資協議
近日,意大利能源巨頭埃尼(Eni)宣佈,與歐洲投資銀行(EIB)簽署了一項為期15年、金額達5億歐元(約5.88億美元)的融資協議。該筆資金將用於支持埃尼位於意大利托斯卡納地區利沃諾的傳統煉油廠改建為現代化的生物煉油廠。此次改造項目將新建一座年產能達50萬噸的Ecofining™工廠及一套生物原料預處理裝置,使用Eni專有的Ecofining™技術生產加氫植物油(HVO),即可再生柴油。該燃料由廢棄食用油和農作物殘渣等可再生原料製成,可直接替代傳統柴油,在現有分銷基礎設施中無縫使用,適用於多種交通方式,包括公路、鐵路、航空和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