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交易所限倉今日生效!碳酸鋰波動將加劇?

2025-08-01 11:08

(來源:中國信達期貨要發發)

2025年第二季度,碳酸鋰市場呈現出典型的供需失衡狀態。儘管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整體表現強勁,但碳酸鋰作為核心原材料,其價格卻持續承壓。

根據市場數據統計,2025年第二季度碳酸鋰的供需格局進一步惡化,價格在底部區間反覆震盪。

國產碳酸鋰99.5%電級價格維持在60,000元/噸左右,反映出市場供需失衡的基本格局。這種價格走勢的背后,是供應端的持續擴張和需求端增速的放緩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品種分析

從供應端來看,2025年上半年全球碳酸鋰供應量同比增長44.2%,達到43.04萬噸的歷史高位。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鋰輝石提鋰產能的快速爬坡以及部分氫氧化鋰產線轉產碳酸鋰。儘管部分礦山項目投產有所延迟,但整體鋰資源供應仍同比增長21%,達到約158萬噸LCE(碳酸鋰當量)。

若計入回收及其他潛在供應,總量或將接近165萬噸LCE。這種供應端的擴張,導致成本曲線下移,80%分位線的現金成本已從2024年第四季度的6.5萬元/噸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5.6萬元/噸。

需求端則呈現出結構性疲軟。2025年第二季度,碳酸鋰的需求增速有所放緩,主要體現在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的應用差異上。三元材料產量同比增長6%,但三元電池裝車量同比下降12.4%;而磷酸鐵鋰材料產量同比增長77%,其對應的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同比增長79.8%。

新能源汽車銷量雖然同比增長41%,但截至2025年5月底,廠家和渠道庫存已累積至88萬輛,庫存壓力較大。鋰電池庫存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磷酸鐵鋰電池庫存達到161.9GWh,動力和儲能端庫存壓力尤為突出。

二、盤面分析

2025年7月31日,碳酸鋰現貨領先價格達到74,690元/噸的高點,隨后在8月1日回落至67,295元/噸,顯示出短期內價格的劇烈波動。

這種波動反映了市場對碳酸鋰供需格局的不確定性。儘管整體庫存有所下降,但下游企業庫存增加,表明市場正在經歷階段性供需錯配。

基於當前的供需格局、庫存水平及政策環境,預計短期內碳酸鋰價格可能繼續維持寬幅震盪態勢。

今日交易所限倉正式落實,且交易所已經開始對交易活躍賬户施行覈查,預計日內盤面仍有大幅波動,在礦證問題兑現之前,建議低位離場。

三、風險提示

基本面持續壓力:供應端的持續擴張和需求端的增速放緩,使得碳酸鋰市場面臨較大的基本面壓力。即使短期內價格有所反彈,但若供需格局未能改善,價格仍可能再度承壓。

消息面突發事件:市場對政策變化和突發事件的反應較為敏感。例如,江西礦端採礦資質問題的進展可能引發局部供應緊張,從而推高價格。此外,若歐盟新能源關税調整等政策出臺,也可能對市場情緒產生重大影響。

【本文作者】

代海燕( 從業資格號:F03099358 投資諮詢證號:Z0020202 )

本公司已取得期貨交易諮詢業務資格,交易諮詢業務資格:證監許可【2011】1445 號

期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文內容均來源於公開可獲得的資料,觀點僅供參考。

碳酸鋰相關個股:景津裝備(603279)、當升科技(300073)、容百科技(688005)、寧德時代(300750)、康隆達(603665)、金圓股份(維權)(000546)、旺能環境(002034)、天賜材料(002709)、格林美(002340)、億緯鋰能(維權)(300014)、天華超淨(300390)、西藏珠峰(600338)、天奇股份(002009)、派能科技(688063)、川能動力(000155)、藏格礦業(000408)、西藏礦業(000762)、鹽湖股份(000792)、國軒高科(002074)、東華科技(002140)、江特電機(002176)、融捷股份(002192)、盛新鋰能(002240)、贛鋒鋰業(002460)、天齊鋰業(002466)、雅化集團(002497)、中礦資源(002738)、永興材料(002756)、西部礦業(601168)、芳源股份 (688148)、賢豐控股(維權)(002141)、多氟多(002407)、建龍微納(688357)、盛屯礦業(600711)、圖南股份(300855)、兆新股份(002256)、新化股份(603867)、紅星發展(600367)、巨化股份(600160)、永和股份(605020)、贛鋒鋰業(002460)、天齊鋰業(002466)、國軒高科(002074)、西藏珠峰(600338)、天華超淨(300390)、江特電機(002176)、西藏城投(600773)、中礦資源(002738)、永興材料(002756)、盛新鋰能(002240)、比亞迪(002594)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