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行業深度】洞察2025:全球及中國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

2025-08-01 11:00

轉自:前瞻產業研究院

本文核心數據:市場規模;市佔率等

一、應急指揮調度系統概述

應急指揮調度系統是在緊急事件和災害處理時,提供的可承載語音、圖像、數據的統一應急通信系統,是一種用於應對突發事件、進行快速響應和協調資源的綜合性技術系統。該系統能提高應急響應速度,優化資源調度,提升應急處置效率,降低災害損失。應急指揮調度系統需要有穩定、完整和多維度的技術應用架構,以支撐整個體系的協調和運作。

二、全球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市場分析

1、全球市場規模情況:2024年市場規模接近19億美元

全球應急指揮調度系統行業市場有眾多驅動因素。隨着颶風、地震和洪水等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和嚴重程度不斷增加,全球各國政府和組織爲了提升預警和處置能力,採用更為先進的應急指揮調度產品,例如調度台、調度網關、融合通信指揮平臺等。這些平臺系統能夠實現各機構和部門之間的實時信息共享和協調,從而縮短響應時間並降低災害的整體影響。隨着城市地區的擴張和緊急情況的複雜性增加,應急指揮調度系統的市場需求也在不斷擴大。

根據Data Intelo數據顯示,2022-2024年全球應急指揮調度系統行業市場規模從16.7億美元上升至18.9億美元,年複合增速是6.5%。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外匯數據顯示,2022-2024年全球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市場摺合人民幣分別為112.1億元、126.8億元以及134.6億元。

注: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佈2022-2024年人民幣兑美元匯率,分別為6.7261、7.0467以及7.1217

2、全球市場應用領域:政府事務以及公用設施是重點領域

全球應急指揮調度系統行業細分領域主要包括政府事務、公用設施、醫療保健、環保領域、國防軍事等。其中,公用設施佔比為13%,電力、能源等基礎設施一旦發生故障,對工礦產業的影響範圍廣,而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可快速定位問題並調度搶修,保障工業生產的正常運轉。政府事務佔比為10%,這也是重要的應用該領域,這方面的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側重跨部門協同處置公共事件,系統支撐政策落地與資源統籌。

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數據統計,公用設施佔比為13%,政府事務佔比為10%,重點領域合計佔比23%,結合上述市場規模數據,2022-2024年全球應急指揮調度系統重點領域市場規模從25.8億元增長到31.0億元。

注:全球應急指揮調度系統行業重點領域市場規模=全球應急指揮調度系統行業市場規模×(政府事務佔比%+公用設施佔比%)×人民幣兑美元匯率

3、全球市場區域情況:北美佔據主要市場

世界各國政府為提升公共安全和加強應急管理基礎設施建設,配套了相關的政策法案以及增加資金投入。不同國家和地區政府都在進行指揮調度相關的制度建設,並鼓勵相關先進的系統服務商的進行市場開拓,以確保公民的安全。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數據統計,從區域來看,北美佔據最大市場份額,佔比為32.2%,其次是中國市場,中國市場自然災害頻繁,對工礦產業的應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應急管理部重視推進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建設,使得中國應急指揮調度市場成為全球重要的市場之一,佔據了30%的市場份額。此外,歐洲各國有多年的災害預防、災后恢復、應急響應治理經驗,佔比為21%。

4、全球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市場競爭格局:摩託羅拉是領先企業

在重點應急領域即政府事務、公共安全以及公用設施中,全球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市場競爭格局較穩定,top3企業主要包括摩托羅拉、震有科技以及中興高達。摩托羅拉憑藉先發優勢,在通信技術整合與全球市場佈局上根基深厚,長期服務歐美公共安全與政府體系。震有科技的應急指揮調度系統是支撐現代城市安全運行與行業安全生產的核心智能平臺,通過深度融合衞星通信、5G專網、自組網及人工智能技術,構建全域協同、高效響應的應急指揮體系,主要服務於政府應急管理、公共安全事件處置、能源礦山生產調度及重大活動保障等場景。其他企業的全球市場佔有率較低,主要是中小規模企業抗風險能力較低,不同國家政府預算縮緊,導致行業普遍價格內卷,中低端同質化產品嚴重,企業面臨嚴重的收入空間壓縮的困境。

三、中國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市場分析

1、中國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市場規模情況:2024年市場規模為9.3億元

中國應急指揮調度系統行業發展態勢良好。政策上,國家頂層設計完善,資金投入大;社會環境催生出持續增長的需求;融合通信技術助力系統升級;政府公共安全和工礦領域需求強勁,推動行業不斷發展。中國應急指揮調度系統行業正在不斷發展。一方面,這些領域對融合通信的技術需求較高,需要異構網融合、音視頻混合、跨平臺調度、GIS等技術,尤其在在人口密度較大的地區,需要高軌衞星進行數據採集,這對供應商的通信技術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部分省市仍在進行應急指揮調度的制度建設,相關部門的管理體系仍在構建,具有全域融合通信、資源聯動的應急指揮系統的市場仍在發展。

根據應急管理部門、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中國應急信息網、Grand View Research、Data Intelo以及前瞻產業研究院的調研,2022-2024年中國重點領域如政府事務以及公用設施的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市場規模從7.7億元增長到9.3億元。

注:1)中國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市場規模=全球重點領域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市場規模×中國區域佔比。

2、中國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市場競爭格局:震有科技國內市場領先

目前具備融合通信、軟硬件一體的應急指揮調度系統的服務商數量仍然較少。大部分企業受制於通信技術的技術瓶頸和硬件設備的響應能力,只能進行某個領域的應急指揮調度系統的業務,例如國防軍工、交通運輸以及醫療衞生。中腰部企業市場議價能力較低,在客户採購具有周期性的情況下,收入面臨不穩定。因此部分抗風險能力較差的企業只能服務於本地的中小型客户,整體業務規模體量較小。震有科技通過深度融合衞星通信、5G專網、自組網及人工智能技術,構建全域協同、高效響應的應急指揮體系,目前該系統已覆蓋全國7省廳、50余區縣政府應急平臺,在國內甚至全球的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市場具有較強的行業競爭力,多年來市場領先,穩居第一梯隊。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應急行業發展前景展望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註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