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1 10:02
7月31日美股盤后,蘋果公司截至6月28日的2025財年第三財季業績超出華爾街預期,其中,季度營收為940.4億美元,增長9.6%,遠超分析師預期的895.3億美元,這是蘋果自2021年12月以來最大的季度收入增長。淨利潤為234.3億美元,同比增長近9.3%。每股收益為1.57美元,預期為1.43 美元。
需要指出的是,第三財季,蘋果營收最大的iPhone業務銷量同比增長了13%。此外,得益於「國補」等促進消費行為,蘋果在中國區重新恢復增長。
蘋果公司給出的當前季度的指引是預計整體收入將實現中高個位數增長,服務業務增速與上財季13%的同比增速持平,即使計入關税相關成本,毛利率也將在46%至47%之間。
在7月31日盤后,蘋果股價漲2.18%,但全年依然有17%的跌幅。
iPhone營收增長13%,中國市場重回增長
蘋果公司佔比最大的業務iPhone在上一財季表現出色,營收達到445.8億美元,銷售額同比增長13%。遠超行業平均增長。蘋果CEO庫克表示,iPhone收入強勁,因為iPhone 16比去年同期發售的 iPhone 15更受歡迎。他特別強調了現有iPhone用户升級新機的熱情。
蘋果Mac業務增長速度最快,營收增長近15%,達到80.5億美元。蘋果在季度開始前發佈了升級版MacBook Air筆記本電腦,這是其最暢銷的Mac產品。蘋果的服務業務(包括保修、內容訂閲、與谷歌的授權協議以及 iCloud)繼續增長至274.2億美元,增幅達13%。庫克強調了iCloud訂閲的增長,並表示App Store收入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第三財季,蘋果有兩塊業務比較棘手,分別是Pad業務和公司其他產品部門(可穿戴設備)。
儘管蘋果在3月份推出了一款低成本iPad,但iPad營收仍下降8%,至65.8億美元。而由Apple Watch、AirPods和其他配件組成的可穿戴部門營收下降8.64%,至74億美元。
針對目前關税波動對蘋果公司的影響,庫克表示,公司10個百分點的收入增長中約有1個百分點可以歸因於消費者購買更多產品以應對潛在的關税。
庫克在電話會議上表示,蘋果在6月份季度的關税成本為8億美元。這一數字低於該公司5月份給出的9億美元估值。庫克表示,假設9月份季度的關税保持不變,蘋果的關税成本可能約為11億美元。
第三財季,蘋果在中國市場也取得了成功,銷售額同比增長4%,達到153.7億美元,分析師預期151.9億美元,前一季度同比下降2.3%,在第一財季下降了11%。按照季度增幅來看,蘋果中國市場上一次出現同比增長還要追溯到2023年的第二自然季度(截至2023年7月1日的2023財年第三財季)。
庫克表示,中國對部分設備提供的補貼幫助了蘋果在該地區的發展。庫克表示:「這項補貼確實適用於我們的部分產品,而且顯然有幫助。」
蘋果產品之前通過第三方平臺參與國補,但今年6月24日,蘋果官網正式上線國家補貼政策,僅限Apple Store在線商店(北京收貨地址)及零售店(上海)。
人工智能投資「顯著增長」
與其他大公司大手筆增加在人工智能上的投入相比,蘋果公司被認為在人工智能戰略決策緩慢,其迟迟沒有推出令人興奮的人工智能工具。
今年6月,蘋果舉行了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發佈了適用於iPhone、Mac和其他設備的新軟件,但蘋果在此次大會上發佈的人工智能產品並未令投資者感到失望。
庫克表示,蘋果將人工智能視為「一生中最深刻的技術之一」,「我們正在大幅增加對人工智能的投資,」庫克談到人工智能時表示,「正在將其嵌入到我們的設備、平臺和整個公司。」
庫克透露,今年迄今為止,蘋果已經收購了約七家公司,儘管沒有一家公司的「金額巨大」,「對能夠加速我們發展路線圖的併購持開放態度。」
當被問及OpenAI 開發的人工智能設備是否會威脅iPhone的銷售時,庫克表示,他認為這些設備可能是iPhone的補充,而不是替代品,「很難想象一個沒有iPhone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