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1 10:19
消息面有三點:
1、海外BD持續超預期:石藥集團將臨牀前口服GLP1小分子授權給Madrigal,首付款1.2億美元創同類紀錄,凸顯中國技術平臺溢價能力。
2、治療範式突破:舒泰神的C5a抗體。BDB-001在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血管炎治療中頭對頭擊敗激素療法,完全緩解率提升10倍,為皮下製劑出海奠定基礎。
3、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司表示,支持高水平的創新葯,在上市初期取得和高投入高風險相符的收益回報,實際上就是比較滿意的一個價格水平。而且對於高水平的創新葯,設置一定價格穩定期。第二方面,從掛網流程方面我們給予積極支持,包括採取一省受理各地通行這種聯審通辦的模式,來助力新葯快速推向臨牀。
截至2025年8月1日 10:03,中證港股通醫藥衞生綜合指數(930965)上漲0.81%,成分股固生堂(02273)上漲5.17%,亞盛醫藥-B(06855)上漲4.38%,石藥集團(01093)上漲3.43%,康方生物(09926)上漲3.17%,錦欣生殖(01951)上漲2.70%。香港醫藥ETF(513700)上漲1.38%,最新價報0.74元。
華安證券指出,在醫藥板塊,創新的硬科技依舊會是市場的主要方向之一,創新板塊包括創新葯、創新器械、AI醫療等,也包括新技術的腦機接口、機器人和干細胞等細分的方向。在創新葯板塊引發市場對醫藥板塊關注的同時,我們一方面着眼於創新葯標的持續挖掘,接下來我們認為藥品公司的思路會聚焦「藥品龍頭公司(具備技術平臺+大市值)+存量藥品業務穩定而有額外新增量如投資參股、BD等參與了創新(原料藥公司參與的創新品種有新進展,例如華海藥業、仙琚製藥、吉貝爾等)」;另外一方面也需要關注籌碼結構出清而低估值的標的,拉長到2025年底維度看,一些標的也相對容易跑出絕對收益(冷門的IVD、器械等)。
香港醫藥ETF緊密跟蹤中證港股通醫藥衞生綜合指數,中證港股通醫藥衞生綜合指數從港股通範圍內選取50只流動性較好、市值較大的醫療衞生行業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港股通範圍內醫藥衞生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中證港股通醫藥衞生綜合指數(930965)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信達生物(01801)、藥明生物(02269)、百濟神州(06160)、康方生物(09926)、中國生物製藥(01177)、石藥集團(01093)、京東健康(06618)、三生製藥(01530)、翰森製藥(03692)、藥明康德(02359),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62.91%。
香港醫藥ETF(513700),場外聯接A:021088;聯接C:021089;聯接I:02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