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減肥神藥」增長現頹勢

2025-08-01 00:43

(來源:北京商報)

減肥藥市場的競爭格局正悄然發生變化。剛於一季度超越K藥(默沙東PD-1抑制劑)成為「藥王」的司美格魯肽,已初現頹勢。近期,諾和諾德宣佈下調2025年展望。公司預計2025年在固定匯率下,全財年預期銷售額增長8%—14%,此前預期增長13%—21%,銷售額預期降低主要與公司的司美格魯肽產品增長預期較低有關。7月31日,諾和諾德方面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正通過穩健全面的臨牀開發項目來探索不同劑量、不同適應症下司美格魯肽的進一步獲益。而在禮來雙靶點減重劑替爾泊肽與GLP-1配方產品的雙重「夾擊」下,諾和諾德的考驗纔剛剛開始。

下調展望

憑藉司美格魯肽的爆火賺了個盆滿缽滿的諾和諾德,於近日發佈盈利預警。

諾和諾德宣佈更新2025年的全年銷售展望,預計銷售額增長為8%—14%,運營利潤增長為10%—16%,均以固定匯率計算。預計以丹麥克朗報告的利潤增長將降低4—7個百分點。

諾和諾德表示,2025年的銷售展望下調是由於對2025年下半年增長預期的降低所驅動的。這與Wegovy在美國肥胖市場中的較低增長預期有關,也與Ozempic在美國GLP-1糖尿病市場的低增長預期有關,以及Wegovy在特定的IO(International Operations,國際運營)市場低於預期的滲透率。

據瞭解,Wegovy、Ozempic均為諾和諾德開發的GLP-1受體激動劑司美格魯肽的系列產品。2017年,諾和諾德司美格魯肽作為降糖藥首次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即Ozempic。2021年,「減重版」Wegovy獲批,用於成人的慢性體重管理,特別是適用於伴有至少一種體重相關合並症的肥胖或超重成人。

2023年,司美格魯肽銷售額為212.01億美元,距全球銷冠的藥品僅一步之遙。今年一季度,司美格魯肽銷售額超越K藥,成為新一任「藥王」。

在盈利預警消息的影響下,諾和諾德股價連續兩日下跌。

東方財富顯示,美東時間7月29日,諾和諾德大幅收跌21.83%,收盤價為53.94美元/股,市值一夜蒸發逾600億美元。美東時間7月30日,諾和諾德股價繼續下跌,最終收跌7.25%,收盤價為50.03美元/股。

7月30日,諾和諾德盤中創下自2023年以來的股價新低。實際上,自2024年6月達到歷史高點后,諾和諾德股價就開始震盪下滑。東方財富顯示,2024年6月26日—2025年7月30日,諾和諾德股價區間累計跌幅達到61.28%。

激烈競爭

諾和諾德是GLP-1領域率先吃螃蟹的企業,不過,目前司美格魯肽的優勢地位已不如以往。

減肥藥領域另一巨頭禮來,其旗下雙靶點減重劑替爾泊肽的市場份額正不斷增加。此外,禮來設計並開展了替爾泊肽與司美格魯肽的頭對頭臨牀試驗,並於今年5月公佈了臨牀研究結果,數據顯示替爾泊肽的減重效果顯著優於司美格魯肽。

浙大城市學院副教授林先平認為,禮來替爾泊肽作為雙靶點減重劑,相比司美格魯肽的主要優勢在於其作用機制更為全面。它能同時作用於GLP-1和GIP受體,理論上可能會帶來更好的減重效果和代謝改善。

除了替爾泊肽的衝擊,諾和諾德還飽受GLP-1配方產品的困擾。諾和諾德表示,就Wegovy在美國的情況而言,銷售前景反映出GLP-1配方產品的持續使用、市場擴張速度慢於預期以及競爭加劇。

諾和諾德方面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諾和諾德始終將患者安全放在第一位。「這些聲稱含有‘司美格魯肽配方’的產品均非諾和諾德品牌產品,因此我們無法驗證其安全性或有效性。與諾和諾德已獲得FDA批准的藥品不同,這些產品在安全性、質量和有效性方面沒有相同的保障,可能會給患者帶來健康風險。」諾和諾德方面如是稱。

目前,諾和諾德正在尋求包括訴訟在內的多種策略,以保護患者免受這些聲稱「含有司美格魯肽配方」的藥物可能帶來的風險。

衝擊之下,諾和諾德將如何維持競爭力受到市場關注。諾和諾德方面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研發方面,公司的目標是建立一套差異化的「超越減重」的治療方案組合,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整體代謝健康、心血管健康和身體功能,而不僅僅是減輕體重。公司正通過穩健全面的臨牀開發項目來探索不同劑量、不同適應症下司美格魯肽的進一步獲益。

本土藥企

諾和諾德的對手,不止禮來和GLP-1配方產品。

中國藥企正在GLP-1領域崛起,在多靶點藥物研發、基礎機制突破及臨牀轉化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

就在今年6月底,信達生物宣佈,胰高血糖素(GCG)/胰高血糖素樣肽-1雙受體激動劑信爾美(瑪仕度肽注射液)的新葯上市申請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長期體重控制。信爾美是全球首個GCG/GLP-1雙受體激動減重藥物。

此外,正大天晴、華東醫藥眾生藥業博瑞醫藥(維權)常山藥業等本土藥企也在積極推動不同技術路線的GLP-1類藥物開發。其中,正大天晴的一款GLP-1R/GCGR靶點管線,已處於國內臨牀Ⅲ期階段;華東醫藥在已上市的利拉魯肽仿製藥基礎上,推進自主研發的GLP-1R/GIPR靶點HDM1005及其他減重創新葯,部分管線處於臨牀Ⅱ期階段。

面對全球競爭,諾和諾德對自身充滿信心。諾和諾德方面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儘管該領域涌現了新的競爭者,但Wegovy仍處於競爭前沿,保持着市場領先地位。比起競爭,更應關注肥胖症領域巨大的、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諾和諾德將持續開發領先的治療方案,併爲消除肥胖污名化、推動肥胖防治作出貢獻。

在鄧勇看來,隨着全球肥胖和糖尿病患者數量增加,對GLP-1類藥物需求有增長潛力。且該類藥物除了降糖、減重,在心血管保護等方面的潛在作用也在研究中,若有新的適應症獲批,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但同時,也面臨着競爭加劇、醫保控費等挑戰。

不過,隨着越來越多的企業入局,需警惕產能過剩的風險。鄧勇表示,隨着全球多家藥企擴建GLP-1產能,而需求增速放緩,行業可能存在產能過剩風險。

北京商報記者 丁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