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1 23:16
預計投資金額超過150億元,中石油系原合作方中途突然退出,公司只得獨自運作,但賬面貨幣資金余額僅有28.49億元……中鹽內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鹽化工(維權)」)日前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上交所」)問詢函,針對該公司宣稱的天然鹼成本優勢,如何支撐鉅額投資等,上交所要求公司逐一作出補充説明。
另一方面,中鹽化工業績不振,2023-2024年連續2年業績下滑,2025年上半年,其淨利潤繼續暴跌88%,同時其主營的純鹼行業正深陷低迷境地。諸多壓力交織,中鹽化工此次項目前景難料。
超150億元投資資金來源存疑
根據上交所問詢函,7月24日,中鹽化工披露《中鹽內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參股公司減資之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擬同意參股公司中鹽(內蒙古)鹼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鹽鹼業」或「標的公司」)向其股東中石油太湖(北京)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湖投資)定向減資,定向減資完成后,中鹽鹼業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草案披露,公司主營鹽化工業務,純鹼為公司的主要產品,公司目前生產純鹼的方法為合成法,包括氨鹼法和聯鹼法,天然鹼法較合成法純鹼生產在成本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公司擬通過本次交易控股標的公司並投資天然鹼項目,預計純鹼產能為500萬噸/年。公開信息顯示,2022年至2025年1-6月純鹼價格持續下降。
上交所要求公司結合原材料、生產工藝、能耗及單位成本等差異,進一步説明天然鹼法在成本方面的優勢,並結合行業趨勢及公司戰略,闡述在價格下行背景下投資該項目的合理性。
在資金支付安排上,草案披露,公司通過本次交易控股標的公司后,標的公司競拍取得的天然鹼採礦權價款共68.09億元將由公司負責籌集和支付;同時估值報告顯示,后續天然鹼項目投資金額較大,未來3年(建設期內)預計投資金額超過150億元;公司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賬面貨幣資金余額28.49億元。
上交所要求公司披露資金來源及籌集安排,包括自籌比例、利率、借款期限及后續償付計劃,並結合公司財務狀況,分析項目對公司償債能力、營運及盈利能力的影響,並充分提示相關風險。
此外,上交所還提出,公司聘請估值機構選用收益法對天然鹼採礦權進行估值,估值金額為70.17億元。估值報告顯示,2025年1-6月純鹼均價為1369.04元/噸,收益法預測中純鹼初期價格為1250元/噸,5年后平穩漲至1321元/噸。草案風險提示中指出,標的公司天然鹼項目投產后,未來新增產能可能對於純鹼市場價格形成一定影響。
上交所要求公司結合純鹼行業的市場供需狀況、行業周期、競爭環境以及行業未來預計新增產能對純鹼價格的影響情況,進一步分析收益法中純鹼預測價格的合理性;説明對於天然鹼採礦權估值僅選用收益法的原因等。
在標的公司資質問題上,上交所指出,草案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標的公司尚未實際開展經營活動,尚無任何經營資質;標的公司天然鹼項目建設時,需辦理立項、環評、節能審查、用地、用水等相關手續。
上交所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天然鹼項目建設中尚需取得的經營資質及審批手續,包括具體審批程序、審批部門、取得計劃及時間安排,預計量產時間,並對相關風險進行充分提示。
中石油系原合作方突然退出
值得關注的是,中鹽化工與中鹽鹼業的關係在短短半年內就發生重大變化。
2025年1月1日,中鹽化工發佈《關於與中石油太湖(北京)投資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項目的公告》,中鹽化工與太湖投資共同出資成立中鹽鹼業,該公司即是以獲取內蒙古通遼地區天然鹼採礦權為目的。中鹽鹼業註冊資本4000萬元,其中太湖投資出資2040萬元,佔股51%;中鹽化工出資 1960萬元,佔股49%。3月28日,中鹽鹼業完成工商登記並取得營業執照。
6月16日,中鹽鹼業以68.0886億元競得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大沁他拉地區天然鹼採礦權。但6月19日,中鹽化工卻宣佈,由太湖投資提出,經股東雙方友好協商,公司擬同意太湖投資通過減資退出其在中鹽鹼業的全部股權及相關權益。減資后,中鹽化工將持有中鹽鹼業100%的股權,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減資事項實施后,后續關於天然鹼資源相關投資將由中鹽化工全資子公司完成。
7月24日,中鹽化工披露上述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草案,擬同意參股公司中鹽鹼業向其股東太湖投資定向減資。
太湖投資退出,意味着中鹽化工將獨自承擔鉅額投資風險,引發市場對其能否順利推進天然鹼項目的擔憂。有投資者認為,太湖投資背靠中石油,資金實力強大,如今中鹽化工一家獨攬天然鹼採礦權,將面臨諸多壓力。
中鹽化工當時也提示,中鹽鹼業本次競拍天然鹼採礦權資金68.0866億元,后續開發建設天然鹼項目預計投資規模較大,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資產負債率為28.65%,雖然處於行業較低水平,具備較強的中長期償債能力,但仍需警惕資產負債率上升給公司未來生產經營帶來壓力的風險。
業績連年下滑
中鹽化工是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重要化工企業和上市公司,主營以純鹼、燒鹼、聚氯乙烯樹脂(PVC)、糊樹脂、氯化銨為代表的基礎化工產品,其純鹼產能390萬噸,為國內第三大純鹼生產企業。該公司旗下生產的「阿瑞美」牌食用純鹼,是國內首家通過認證的食用鹼品牌。
中鹽化工近年面臨業績困境,2022-2024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90.46億元、162.56億元、128.93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18.65億元、11.88億元、5.19億元。2025年上半年,其業績繼續下滑,實現營收59.98億元,同比下滑5.76%;實現淨利潤5271.55萬元,同比下滑88.04%。
中鹽化工稱,2025年上半年營收變動,主要為純鹼、聚氯乙烯、糊樹脂等主營產品市場競爭加劇,價格同比大幅下降,但受上年同期純鹼產能釋放不足影響,銷量同比增幅38.82%,形成價跌量升局面。
對於中鹽化工前述投資的天然鹼項目,其在2025年半年報中坦言,純鹼主要下游浮法玻璃、光伏玻璃以及輕鹼下游需求普遍萎縮,而供應持續增加,行業供大於求的矛盾凸顯,行業庫存始終在高位徘徊,部分企業被迫降負荷運行,行業交投不佳,價格承壓震盪下行。
但中鹽化工在7月22日投資者回復中稱,天然鹼符合國民經濟發展要求和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具有更低的能耗、成本,綠色環保優勢明顯,將逐步成為純鹼行業主流。純鹼作為基礎化工原料,剛需客觀存在,掌握低成本天然鹼資源便掌握了純鹼行業的未來。對於資金問題,中鹽化工將採用多元化籌資方式,包括引進戰略投資者、使用自有資金、銀行貸款及資本市場籌資等方式,確保項目資金投入。
新京報記者 劉歡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