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房企前七月銷售數據出爐,頭部陣營中這7家逆勢上升

2025-07-31 22:57

  房企前7月銷售數據及排名出爐。

  7月31日,中指研究院發佈數據顯示,2025年1~7月,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為20730.1億元,同比下降13.3%,降幅較1~6月擴大1.5個百分點。7月單月,TOP100房企銷售額同樣回調,同比下降18.2%。

  「7月樓市整體供求迎來季節性回落。」克而瑞在報告中也表示。

  季節性降温下,房企各陣營銷售規模均有下降。中指數據顯示,前7月TOP10房企銷售額均值為1010.3億元,同比下降13.6%;TOP11~30、TOP31~50、TOP51~100房企銷售額均值同比分別下降15.2%、7.8%、13.5%。

  第一財經對比去年同期數據發現,行業前20房企中,僅建發房產、越秀地產、華發股份、中國金茂、中建東孚、中建壹品、國貿地產共7家房企,前7月銷售金額同比為上升狀態,其余房企同比皆有不同程度下降。

  中建東孚、國貿地產、中國金茂銷售額增幅較為明顯,前7月銷售分別為307億元、236億元、618億元,同比分別增加25.3%、24.86%、23.1%,均超過兩成,目前在行業的銷售排名分別為第15、第20、第9。

  越秀地產前7月銷售金額677億元,同比增幅也有11.9%;此外,建發房產、華發股份、中建壹品前7月銷售同比也實現增長,增幅整體均為個位數。

  與少數「逆增」的房企相對,大多數頭部房企今年的銷售業績,不如去年同期表現。其中,降幅超五成的有金地集團新城控股,這兩家去年排名第14、第20的房企,早已跌出TOP20陣營,目前位居第23、第45位。

  降幅超四成的房企則有萬科,今年前7月萬科銷售金額821億元,同比下43.95%,銷售規模位居行業第6;跌幅超三成的有龍湖集團、碧桂園,今年前7月銷售金額分別為410億元、239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0%、36.26%。

  此外,保利發展、中海地產、華潤置地、招商蛇口中國鐵建、保利置業跌幅在一成到兩成之間,前7月銷售金額分別為1632億元、1319億元、1236億元、1045億元、393億元、296億元,業績調整幅度整體符合行業趨勢。

  受銷售業績持續調整影響,房企排名也發生了明顯洗牌。如果對比去年同期,TOP20房企中排名上升的有綠城中國、華潤置地、招商蛇口、越秀地產、中國金茂、中建東孚、中建壹品、融創中國、國貿地產共9家房企。

  銷售排名下滑的則有中海地產、萬科、濱江集團、龍湖集團、綠地控股、碧桂園共6家房企,此外保利發展、建發房產、華發股份、中國鐵建、保利置業共5家房企行業排名未變,保利發展以1632億元銷售額保持第一。

  截至目前,今年銷售額超千億的房企共5家,較去年同期減少1家,包括保利發展、綠城中國、中海地產、華潤置地、招商蛇口;銷售額500億~1000億的房企有6家,分別為萬科、建發房產、越秀地產、中國金茂、濱江集團、華發股份。

  展望后市,政策及市場預期將如何走?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錶示,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強靈活性預見性」,隨着宏觀經濟以及房地產市場形勢變化,預計更多政策仍有加力空間,推動市場止跌回穩仍是政策目標,短期或聚焦在已出臺政策的有效落實。

  克而瑞表示,8月新房成交絕對量或將延續低位波動,城市間、項目間分化還將持續加劇。部分二線城市或迎階段性復甦,隨着高得房率的新規住宅、四代住宅產品集中入市,市場熱度或將延續穩中微增的態勢。不過,城市區域、項目間冷熱分化加劇,核心區域配套、產品俱佳的項目才能保持高熱。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