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1 03:49
由於投資者在特朗普政府的關税影響下擔心整體經濟穩定,他們的心情並不特別慷慨。這可能是全球製藥巨頭賽諾菲SA(納斯達克股票代碼:SNY)慘痛吸取的教訓。儘管發佈的收益報告提供了令人鼓舞的觀點,但它並不是一份完美的印刷品。隨后,SNY股價大幅下跌,這可能為勇敢的反向投資者提供了反彈機會。
賽諾菲報告第二季度調整后每股收益為1.59歐元,即每股美國存託憑證(ADR)股票90美分。這一數字低於分析師普遍估計的96美分。從業績來看,該製藥商的業績較好,收入為99.9億歐元或113.3億美元。不幸的是,這一數字也險些低於115.3億美元的共識估計。
乍一看,頂線和底線均未達標通常會導致基礎證券的波動;因此,SNY股票的赤字不應該令人驚訝。然而,賽諾菲帶來了一些值得興奮的項目。
特別是,該公司的治療藥物Dupixent(一種用於治療濕疹和哮喘等某些炎症性疾病的處方藥)的銷售額增長了21.1%,達到38.3億歐元。此外,疫苗銷售額達到12.1億歐元,增長10.3%。總體而言,賽諾菲首席執行官保羅·哈德森(Paul Hudson)表示,該公司的銷售額增長了10.1%,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其新推出的九種藥物和疫苗的47.3%增長。
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的是,賽諾菲首席財務官弗朗索瓦·羅傑表示相信特朗普的關税在2025年對該製藥商的影響很小。這種隔熱材料大部分是由於該公司在美國的庫存狀況造成的
不幸的是,這些細微差別並沒有説服投資者持有SNY股票,該股票在下午下跌了超過8%。
從總體上看,SNY股票的價格似乎很優惠。雖然賽諾菲沒有達到頭條數字,但這也是一個及時的快照。SNY的新療法和疫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結果,似乎有合理的優勢。然而,這一觀點的前提是,證券在早些時候被適當定價,並且最終將回到其應有的領域。
坦率地説,我們只是不知道這是否客觀真實。這種觀點來自我們的集體生活經驗,即市場往往對好消息和壞消息反應過度。然而,我們很少有人停下來思考更廣泛的影響。股票價格和收益是連續標量信號的例子。它們是無限的,所以理論上可以無限上升。通過邏輯推理,我們無法客觀地確定什麼是「好價格」或什麼是「壞收益」。
我們在股票領域可以分析的極少數離散、客觀的事實之一是,歸根結底,市場要麼是淨買家,要麼是淨賣家。
回顧過去10周,我們對SNY股票的客觀瞭解是,市場投票購買了該證券四次,出售了六次。在此期間,SNY的走勢呈下降趨勢。爲了簡潔起見,我們可以將這個序列標記為4-6-D。
誠然,將SNY股票的價格幅度壓縮成一個簡單的二進制代碼可能看起來很荒謬。但我們在這里所做的是建立安全的行為圖景。從這里,我們可以回顧市場歷史上如何應對4-6-D序列。此外,我們還可以回顧數據集中的其他10周滾動序列(在本例中,從2019年1月開始),以捕捉整體需求概況: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在任何一周,SNY股票的多頭頭寸獲利的可能性為53.64%,這是一個小的向上偏差。這實際上是我們的零假設,即沒有錯誤定價的假設。然而,我們的備擇假設是,由於4-6-D序列的閃爍,這種上行概率為62.16%。因此,這副牌對我們有利,我們有動力下注。
假設正向路徑,4-6-D序列的預期回報中位數為1.49%。如果多頭在第二周保持控制,預期中值表現爲額外的1.08%。如果SNY股價本周收於46美元左右,理論上將達到47.20美元左右。
然而,考慮到波動性的嚴重程度,如果反彈實現,上行走勢可能會比平時更強勁。
對於激進的交易者來説,將於8月15日到期的45.00/47.50看漲價差可能是一個誘人的想法。該交易涉及購買45美元的看漲期權,同時出售47.50美元的看漲期權,支付100美元的淨借記(交易中可能損失的最多金額)。如果SNY股票在到期時上漲至賣空價格(47.50美元),則最高利潤為150美元,派息率為150%。
當然,爲了使這筆交易成功,SNY股票必須在短時間內實現高於平均水平的表現。對於更保守的交易,您可以考慮相同的看漲價差- 45.00/47.50 -但到期日為9月19日。然而,這將使最高賠付率降至108%左右。
無論哪種方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4-6-D序列作為預測信號的可靠性。運行單尾二項測試顯示p值為0.1509,這意味着信號的影響隨機而不是故意實現的可能性為15.09%。這不會達到統計顯着性的閾值。然而,我認為,考慮到市場開放的、熵系統的背景,這一信號在經驗上很有趣。
此外,SNY股票有從極端波動中走高的歷史,例如2023年10月底的拋售。因此,公牛隊又有了一次大膽下注的機會。
本內容中表達的觀點和觀點是作者個人的觀點和觀點,不一定反映本辛加的觀點。Beninga對此處提供的任何信息的準確性或可靠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此內容僅供參考,不應被誤解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任何證券的建議。請讀者不要依賴本文中的意見或信息,並鼓勵讀者在做出投資決定之前進行自己的盡職調查。
閲讀更多: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