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1 12:04
作者:李昊/範衞鋒
一、低空經濟定義以及無人機的分類
低空經濟包括了1000米、3000米高度以下的各種各樣的飛行器的製造業以及相關的運營帶來的一些經濟活動統稱為低空經濟。一般狹隘的是1000米以下,再廣一點可能是到3000米以下。它至少不是中高空,不是5000米以上,8000米以上,那到了那個民航的客機的飛行高度。
低空經濟這個提法,它的邊界並不一定那麼清晰。因為現在行業剛剛開始發展,大家還有很多的混沌,對於很多名詞的討論還沒有完全收斂到一個穩態。
無人機其實在里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重點現在這個市場領域大量的飛行器還是以無人機的形態去出現,尤其是中小型無人機的量佔整個市場的量超過百分之七八十以上。起飛重量可能一兩百千克以下,算比較中小型。現在有很多在研的一些無人機,它可能起飛重量到了五噸、十噸甚至更大。
按照旋翼的類型,整個無人機板塊主要有幾種類型。一種是類型大江的,可能有六個螺旋槳就完全就垂直起來的。然后靠螺旋槳的這個速度的差,形成對飛機飛行姿態的控制不一樣。比如説很多的複合翼飛機,就是它垂直起降。但是往前飛的時候,它的這個飛機不像大疆那樣是多旋翼的形態,有多個螺旋槳。往前飛的時候它是固定翼的形態,這叫複合翼飛機。還有一種飛機叫輕轉旋翼機。輕轉旋翼就是螺旋槳是起飛的時候向上,但是飛起來之后,這個旋翼輕轉調整角度向后,就變成了類似於以前這個固定翼飛機,就像我們的民航做的波音、空客這樣的飛機,它的螺旋槳是向前后的,然后飛機就可以向前飛行了。所以這種按照不同的構型有不同的飛機的形態。
二、低空經濟為什麼近幾年受到關注以及無人機的戰爭應用
這個行業從二零零幾年開始,從有小型無人機開始,這個行業其實就開始出現了。全民開始系統性的關注是來自於2022年一季度開打的俄烏戰爭。一季度俄烏戰爭開打到了2022年的年底,全範圍內都得出一個共識,未來打仗的形態變了,無人機、各種無人裝備會在戰場形態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未來無人機在戰場形態中,它會成為一個高頻使用的消耗品的存在,去扮演這樣的一個角色。因為他在空中無論在偵查、打擊、毀傷,它的效果是傳統武器不是特別能夠比擬的。未來適應這種戰場形的變化,大家形成了共識,然后要加速去推進。這個是2023年開始一個重大的變化,它帶動了整個無人機供應鏈,無人機產業,尤其是中國又是世界的無人機之都在這個領域有非常大的優勢。到了2023年,低空經濟順應而出。
烏克蘭戰場用的一個類似於大疆那麼大的,可能幾公斤到十幾公斤的無人機,下面揹着幾個手榴彈,然后遠程一控制,這個手榴彈炸起來可能就炸了那個戰壕里邊產生一些毀傷作用。上面不放導彈嗎?導彈是大的導彈,在查打一體無人機就是可能噸級的,至少幾百公斤或者上噸級以上才裝導彈,一般就裝個小手榴彈。中國還有好多公司在做那個手榴彈的彈夾,就是把手榴彈掛在那個無人機上的一些小器件,然后這一操控他就放下來,手榴彈就掉下來就炸。
加上一些我們説有一些巡飛彈,就是在空中它可以盤旋幾十分鍾到幾個小時。它的導彈有什麼區別呢?大小和它的功能都不一樣。導彈一直飛不停,對,直接到目的地產生毀傷,再產生爆炸的效果。但是巡飛彈是在空中,它可以持續的停留,持續的偵查,然后發現目標再打下去,這樣它可以在空中滯留很久,這個其實在俄烏戰場上也用的比較多巴以和俄烏戰爭現場上有很多新型的無人機平臺武器開始首次大規模應用。
以美國為例和歐洲為例,以他們已經現在有的單兵是要配無人機去做戰場的一些偵查的。很多國家包括韓國、日本,它的整個國防體系都針對無人機板塊設立單獨的部門。俄羅斯今年要生產一百將近200萬架無人機。
珠海航展這個事情基本上每一個兵種都配了相關的無人機。我們就以展出的為例,他從小的類似於大疆的這一種FPV叫穿越機。拿個手柄在眼睛上戴一個VR眼鏡。這個無人機可以以非常快的速度去做一些高機動性的穿越。比如穿越森林,穿越障礙物,甚至可以到屋子里面去做一些偵查打擊的。
網上也有很多視頻去展現了一個穿越機的功能,還有很多再小型的微型的無人機,最小的現在可以做到一個像一個小鳥似的,蜂鳥似的,可能就是幾釐米巴掌大以內的這種像的無人機。一方面娛樂上也可以用到,對,一方面在戰場上偵查上也可以用到。你發導彈都打不到,他很小。未來可能一個蜂羣的形式,數百架無人機。
美國自己他也覺得未來比如説戰場上要用無人機,不能光依賴於大江。但是他會發現他自己的成本造出來這個成本比大疆的售價還要貴兩三倍以上,是吧?有非常大的成本差。當比如説戰場上重則上百萬架的無人機要儲備的時候,你的成本優勢能不能打得起消耗戰就會變得非常對,那個數量太大了。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俄烏戰爭這過程中,雖然比如説有些國家那種大殺器很強,但是真正決定大家誰都打的久了,扛不住的還是那些破爛小。就是好像沒有那麼含金量那麼高的產品。它要持續不斷的生產,持續不斷的供應這個質量,這是非常重要的。
反無人機也是一個很大的產業,因為在俄烏戰場的一線,大家會發現這種無人機對士兵很容易造成傷害。但是怎麼去干擾,怎麼去反擊這些無人機,它會變成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因為無人機飛到幾十米以上的高空就聽不見他的聲音了,聽不見它很安靜。一個無人機幾千塊錢,對你一個導彈一個防空武器可能動輒幾十萬美金,槍炮也大找不到,划不來。所以第一小蔓我們叫低空小型慢無人機,是全球範圍內防空的一個痛點。所以這個事情導致反無人機市場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需求。包括我們在我們國家或者在全球範圍內一樣,我們要舉行活動。比如説我要在體育場舉行一個演唱會,會后我們要做閲兵,或者是我們的一些比如説核電站、發電廠、自來水廠能否避免無人機來騷擾你。因為它很低成本的,就可能帶來一些毀傷,都需要各種抗干擾的產品,反無人機的產品,所以這個需求量其實不小。當然對於無人機來説,也有各種抗干擾的手段的提升。
無人的平臺代替有人的平臺,減少人員傷亡的可能性。所以説從戰場來説的話,未來長期的趨勢一定是無人平臺。對無人平臺其實隨着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戰爭帶來的人員死亡是越來越少的。最早的戰爭是拼人頭的,這冷兵器是最慘的。從冷兵器時代到熱兵器時代,未來到無人作戰平臺時代,包括這一次航展大家也看到很多機器狗。所以未來整體的這個作戰一定是無人平臺對無人平臺,核心考驗這個無人平臺背后的技術能力了。
三、低空經濟是消費電子、新能源車及其他供應鏈的外溢
低空以前空域還沒有完全利用起來,而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爆發出來很久了。這個供應鏈外溢是很可能落在低空經濟這個範疇。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以及供應鏈的能力,一定未來十年左右會成為全球最強的,應該是沒有之一的。這個事情很明顯的展開了,中國擁有最好的供應鏈,最強的技術團隊,最強完整的工程師隊伍,以及最低的相關的新能源汽車的供應鏈價格。這種能力未來移植到哪個行業,哪個行業就可能產生很多大的公司。
那低空經濟這個的提法也有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新能源汽車的供應鏈未來能不能在一個新的門類中再把它釋放出來,再來成就一批中國偉大的航空領域公司,這個可能性是很大的。大家知道航空領域永遠是各個國家的國之重器,對全球範圍內擁有獨立的航空自主的產業鏈能力的國家屈指可數。哪幾個基本上就是美國、歐洲少數幾個國家。比如説空客A開頭的airbus空客加一個B開頭的波音,説中國C919 chinese希望成為第三級。
航空工業的發展需要漫長的積累,它就類似於以前我們的傳統的汽車製造業,我們發展了很多年,但是在一些需要長期積累的,比如説發動機、柴油機、減速箱一些汽車的一些核心需要多年積累的工業領域,依然還是在一個漫長而辛苦的追逐的過程中。但是因為新能源汽車這個事情的出現,讓我們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當於是換道或者是彎道超車。如果他依然用傳統的燃油發動機做相關的一些體系作為技術核心,我們超車的時間或追趕的時間周期會更長。航空類似,如果未來航空能用混動電動在部分進行替代,進行彎道操。説中國的航空工業也可能重演我們這個新能源汽車成功的這麼一個歷史,追趕歐美。
四、低空經濟產業鏈中外對比
在全球範圍內在無人機這個板塊,中美兩家是第一梯隊,其他幾個西方有幾個國家是第二梯隊。但無人機這個供應鏈因為還比較複雜,就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真正有自己的技術。比如説第二梯隊有哪些?以色列的,德國、法國、日本、土耳其、俄羅斯。中美是明顯的領先的第一梯隊,其他的很多國家就只有進口的份兒。
海外走的比我們更早的核心就是歐美地區,它的航空文化比中國要發達,中國的基建太強了,中國是基建狂魔。説中國的小飛機這個市場,它一直就漲不了,特別好。因為中國的高鐵、火車、高速公路太強了,這樣帶來中國的物流成本極低。但在歐美國家人家不是這樣,美國地廣人稀,他的基建水平遠不如中國發達。但是就培育了他們的很多的小飛基地供應鏈和小飛機的廠商。就他們的文化加上他們的這種特殊國情,讓他們在這種中大型的一些通航飛機,一些無人機走的比我們更早。比如説以美國為例,一個頭部的公司叫job JOBY也是一家上市公司,現在應該有兩三百億人民幣的估值。他們也用在了消費領域市場,也用在了軍方的市場上去去做研發。
但是也有一些破產的,因為商用產品還要陸續成熟,但是商用市場還沒有起來。我們剛纔提到了,因為要載人需要很高的安全性,但是安全性是需要錢燒出來的。也有公司這兩年宣佈了破產,比如説一個非常知名的老的公司叫歷練,就資金鍊斷裂,可能開始宣佈破產了,這是也最近一個月的事情。所以這個市場在全球範圍內都在快速的摸索前行,沒有一個像特斯拉這樣的巨頭出來。但是有一些公司走得更前。
中國在無人機領域絕對是比較強的。因為受益於其他供應鏈能力,對,而且我們走的比較早。所以這里面有很多公司做了很多的貢獻,包括大疆。但當然大疆主要還是在消費領域用,它是有這些東西是相通的,所以這塊就是中國還是第一梯隊的。
五、低空經濟及泛航空經濟規模
中國的這個無人機市場大概應該很紮實的。按照硬件的生產來説的話,應該是有2000億以上。中國是全球的無人機真實產業鏈之都,所以説有很多的無人機的零部件確實在全球範圍內在各種場景中得到了使用。這2000億中是很多是出口的,以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是重中重,這是一塊。那再有傳統的一些通航的飛機和一些軍機,和一些民航的這個產業鏈,大概還有幾千億小几千億的市場。説整個的這個航空技術泛航空技術市場應該是有大幾千億的市場規模的那我們收斂到低空經濟這個領域,在目前為止,他因為剛纔提到大部分是小型的無人機,小型無人機體量大概佔百分之七八十以上。這個市場中國也有個1500億左右的市場,有一部分是出口,一部分的產國內去用。因為剛纔提到了這種小飛機的供應鏈在中國是非常成熟的。
六、低空經濟尚處產業生命周期早期及其原因
我們在里邊屬於相對保守一些。我們覺得這個行業它需要慢慢的發展,無論是大無人機還是小無人機,它都有它的規律,它的技術成熟要逐步去展開。像我們現在大家做的民航客機,它很安全。為什麼很安全?因為它經過了數十年的不停的技術迭代,把它的安全性提高。波音、空客為例,它的核心的零部件,它的安全等級一般在十的負9次方,什麼意思?十的就是十的9次方的使用負1次方.十的負9次方就是1億次,1億次就會有一次事故。於你的供應鏈的問題,由於你技術產品的問題,出現一次機毀人亡的事件,重大的安全事故。這是有嚴格的規範和他的叫適航體系去控制它的這個安全性的。它是一個非常嚴謹的行業。
我們説現在的消費級無人機,它大概我們説叫炸機率。就是飛機掉下來可能由於你的操控失誤,由於你自己身問題,由於它的某些設計指標,或者來了一陣風,或者是地面受到干擾,炸下來的這個比例大概是十的負4次方. 千分之萬分之一這個級別。所以説如果未來長期規模在人類或商業用的持續的能夠真正的運行起來,供應鏈的成熟需要經過一個爬坡。我們看好未來的趨勢,但這個爬坡的過程我們認為不能太樂觀,所有的供應鏈成熟都是經過大量的測試仿真製造實踐中反饋提高的,這個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們平時做這個民航客機都是有10%到15%甚至更多的燃油冗余量的。要確保你飛機出現一些風險的時候,依然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去降落。在載人飛行一個道理,在地面我們坐開新能源汽車,大家都有里程焦慮。而在飛機上這種里程焦慮就是一個生與死的焦慮了。因此我們要保障足夠的安全,就需要動力系統更加成熟和完善。有可能它是更高的能量密度的電池,就續航更久,或者是有更多的混動的方式,更可控的燃油方式用在這個航空器里面。就這些需要慢慢的成熟,需要時間。
這個事情它難在哪個地方?安全其實是最重要的結果,是這樣的,是最重要的,但是它是一個體系化的結果,就是無人機這個市場,大家經常提到這個事兒,就是飛起來容易,飛得好難,穩定的飛到低成本極其難。就像你要飛到10的負8次方不出事兒,飛非常難,-8-9之后不出事兒,極其難。就比如説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開新能源汽車有這種我們説新能源汽車大腦,就電各種電子控制的那個大腦,汽車里面不會做那麼多冗余備份的。在航空領域,因為任何一個大腦都可能死機,爲了保證不失控,很多會有我們就行業內叫有叫三余度四余度、五余度甚至6余度這樣一個備份。就是有幾個大腦,三個、四個、五個、六個大腦去備份。出事了,你的大腦在底上,這些大量的冗余備份才能保證一個整個的飛行器安全。飛行器的大腦它叫飛控飛行器還有各種結構,它的骨骼,還有它的皮膚這個材料都需要慢慢的持續迭代升級。
這個飛行器的測試,它是需要一個飛機先做一個,把它拆成每個零部件的測試,然后再來一個小的迷你版的做測試,在外面做整機測試,整機還要做各種飛行測試。在以前商飛某種型號的民營客機,爲了等一個測試的氣象條件,等了將近三年時間。等了你多少年?三年。因為飛機有很多極端氣候是導致你出問題的可能性。比如説你必須要在高原,必須在多少度什麼樣的這個天氣情況下你要做飛行。大量的測試全部是前期要保證安全性前提條件。舉個例子,比如説之前在美國出了一個事兒,他一個飛機飛過火山口的時候,發現前面兩個整個風擋全部就是物掉了,然后像火星一樣的出來,后面才知道原來這是火山回力。結果有一系列的操作規程去躲開這個事情。而這種情況之前沒有做過這種情這個體驗的時候,你根本當時的飛行員駕駛員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回事。所以説很多飛機又爲了確保大家的安全,做了很多很多極端情況下的測試。地面的載人飛行也是一樣。我們之前看到彩的一個朋友,他們做測試的時候就突然發現一陣風颳到了11級。你平時的所有的產品設計,你可能不會考慮到你11級我還飛啥了,你就不飛了。可能七八級八九級風我就不動了,沒人去冒這個險。但這個可能我們在實際使用中會變得更加嚴格。比如説我不一定一開始用,就各種場景都用,可能我就定點一天只飛1個小時。知道你今年風速在四級風雨加三級風以下,必須在一個旅遊景區用,底下沒人不要在水上飛,晚上不飛,就可以有各種限制條件去把它先在一部分局部場景用起來,大概率是會這樣慢慢開始。
安全是一切的基礎,尤其是載人這一塊,這需要漫長的這個產業鏈的成熟去實現。要砸人、砸錢、砸時間,才能實現最終實力負9次方的安全等級,這是最大的考驗。所以説我們看好十年后的市場空間。但是近兩三年的市場空間,我們覺得產品技術的持續發展是這個行業最主要的命題。
另一方面,市場上投入錢還不夠多,其實遠遠不夠他的需求,目前以這兩年為例,中國大概一年大概有一兩百億的資金投入在里面,但僅此而已,不夠。小米坐車雷軍説他準備了1000個億,那是一塊已經供應鏈已經如此之成熟的情況下,我做一款車我要準備1000個億。那我回頭到了這個低空經濟這塊,載人這一塊全球頭部的公司來説。比如説像美國的job來為例。整個公司做這個事情的公司的人一千大幾百人,每年燒掉幾億美金做研發投入,這是一個公司最燒錢的。所以説整個行業投入一兩百億的資金進入這個市場不算多不算多,它需要持續的投入錢。
七、現在的低空經濟在周期上近似十年前的新能源汽車
很多人覺得現在這個無人機的發展,很像當年的新能源汽車。那現在大概相對於新能源汽車2010年到2012年階段。新能源汽車真正被大眾所認同,就覺得這個事情我可以買了,老百姓可以買了。它是在疫情2020年之后,第3至4季度,當新能源汽車價格已經和燃油車很接近了,加上當時還有補貼,而且新能源汽車在駕駛過程中的樂趣,比如説靈活控制、高響應,以及它新能源汽車帶來的各種智能化的這種感受,對被大家覺得充分認可,直到2020年纔得到共識。
對從產業的角度來説的話,2010年前后開始就有很多產業的人開始做這個領域了。比如説有些以前開始做燃油車的廠商開始關注到新能源汽車這個方向。比如説做電池的廠商開始關注動力電池供應鏈和生產方,開始關注到這個產業鏈可能是未來一個方向,但是關於這個未來方到底多長時候來,中間有多少的痛苦,能不能活到后面成本上,什麼時候能算全技術,什麼時候能夠成熟,比如説電池用什麼技術路徑,大家並沒有形成共識。現在的低空經濟空氣這一塊或者無人機這一塊,尤其中大型的,類似於這個階段就是開始有新能源汽車的人開始關注了。以前傳統做無人機的,做通航的、做商飛的開始關注了,就是供應鏈開始關注了,市場開始關注了。但是這個市場到底多少年來,技術路徑收沒收斂,需求怎麼去展開,大眾如何能使用這些東西,還需要時間。
八、低空經濟行業的波動性、不變性及其分散的應用場景
整體來説更加冷靜的去看待它的變化周期,所有行業的發展產業其實它是穩步向前的,但是大家對這個事情預期是波動走的。就比如説去年9月份之后,大家的預期一下抬起來了,可能不知道過兩三年這個預期又會下來,覺得這個事情很遠又會下來,然后再上去再下來。所以説站在產業從業者的角度,他最應該關注的事情就是跨越這個情緒周期。這個情緒可能有市場的關注度,資本的關注度的變化,可能有市場對這個事預期的激進和保守之間不停的在來回。
作為一個產業從業者的角度,他最應該關注的事情是什麼是不變的。第一個就是大量的消費級的需求是不變的,它會持續的演進的。第二個特種的軍工的需求它是不變的,這個是2022年之后最大的變化。第三個還有一些複雜的工業場景,比如説農林植保,比如説工業巡檢,還有一些應急救援,包括高層的一些消防,還有很多場景它是真正的剛需。
我們以前的很多巡檢,比如説像電網的巡檢、橋樑的巡檢,需要人爬上去,爬在那個很高的杆子上去。大家可以看到那個高壓鐵塔是非常高的對,而且很偏。如果你全部靠人,你就要走很久才能夠巡檢出一個鐵塔的一個問題。有了無人機的配合,它的巡檢效率會快速提高。橋樑上一些非常複雜的地方,比如橋面的背面特殊部位,人去構上去是很難的。像這種場景,它雖然現在量沒有那麼大,但是它會逐步的是它是非常清晰的剛需。
再舉個例子,大家可能平時不一定關注在一些農業領域做一些打農藥。深圳有很多荔枝樹,荔枝樹是長在山上的。如果一個個打農藥,從下往上打,效果是不一定那麼好的。而且你要爬到山上去打農藥,對它的效率是非常低的。因為你很快一桶農藥打完了,你又得下去換農藥,再上去打。有了無人機去打農藥,在這種丘陵山坡上的一些農林植保上有着非常剛需的作用。日本的無人機用的比較多,因為日本的山地比較多,如果你是一個平原相關的用的就少。但如果你有很多的山地和丘陵,無人機會用的多。
再舉個例子,大家可能現在在城市里居住都住幾十層樓的,高高層層的防火是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確實因為雲梯上不去。現在其實也有很多的團隊在圍繞消防領域去做無人機產品設計。以前這個產品不成熟,因為比如説要把一個水管拉到30層樓高,它需要很重的一個平臺的看起來水管。如果水管太細了,它滅火效果不好。如果水管要粗,它的重量30層樓的重量的水是非常重的那就可能需要至少500公斤甚至一噸載重量的無人機才能快速的滅火。
針對無人機物流,其實已經發展十年了。發展到現在發現哪些特別需要的,剛需的,已經開始做了往山上運東西,包括現在做一些基建的時候,吊鐵塔,吊一些物資,它確實需要用到一些無人機,包括一些海島運輸,包括海島就像比如説像舟山,比如説有些中國的南海領域一些島礁,包括在西南地區。我當天採摘的松茸能不能快速的送到客户的餐桌上去?有些他的山路再基建,你要從山上踩來踩去的幾個小時,他可能新鮮度就沒那麼高了。雖然它量可能沒那麼大,但它貨值可能很高,價值很高。松茸的一些採摘,包括一些在醫療領域一些檢測試劑,一些檢測送樣,會包括一些特種的一些器官的等着做手術的一些血漿的運輸。這些對時效性要求極高,對成本不那麼敏感。或者是他的這個場景,傳統的用車它就沒法用的。這個地方已經有人在,有很多公司在在這里面在慢慢做。它量現在沒有那麼大,正在慢慢在滲透。到十年后,我相信這個市場會有更多的無人機去使用在物流領域。但是這個領域一定發展的過程是非常艱辛和曲折的。為什麼?因為中國的物流業雄冠全球,為什麼雄冠全球?算經濟賬算的太厲害了,還可以把成本壓低到極致。前兩周我買了一個拖把,在拼多多買的,加上物流費用,產品整個費用纔將近八塊錢不到。因此無人機能夠大範圍用到民用物流,或者用的普通那種我們這種快遞物流,我覺得需要時間。因為你一定要把你的經濟成本非常穩定的降到極致,你纔可能融入到現在物流的體系中。比如説我們當時做投資可能很多,就小黃車和摩拜。大家覺得這個事情快速的是一門多好的生意,但實際中會發現你會被人做各種各樣的破壞,你會被人鎖起來,你會被競爭對手壓價,這是真實發生的場景。未來的物流有沒有可能遇到這種情況?也可能你的快遞櫃也可能被人毀,你的無人機櫃也可能被人塗鴉,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有。所以這個長期看,它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摸索試錯的過程,才能真正融入到平常的快遞物流。
有一種想象是説未來飛行汽車EV to接下來十年5到10年會遍地開花,就像我們現在打車一樣。但就目前整個產業鏈的想法,就是説如果我要載人在城市的這個上空我們去運載。第一個他不一定非要用汽車的形態,所以説對現在就是我們剛纔提到的有一種這樣的垂直起降飛行器,它的形態不一定像汽車,但是可能它的功能是類似的。提到這個領域,我們相信可能未來八年、十年或者是五年、八年后,一定會有更多的這個產品出來。但它的周期至少未來三年。更重要的事情是把這個產品打磨好,把供應鏈打磨好,把安全做好。這樣的話纔可以真正的帶領大家去使日常去使用。我們覺得真正在城是利用周期還比較長,會在景區郊區人口比較稀疏的地方先率先使用,慢慢再到郊區,再到城區里邊去使用。載貨的話,1000次里面掉一次,也認了。載人1000次里面掉一次,這無法接受。
作為一個從業者來説的話,產業從業者來説的話,他應該關注不變的剛需。因為剛需會拉動這個產業鏈往前走。也就是説我們從市場的預期和這個剛需拉動的關係來看,去年這個市場明顯大家對這個事情預期在起來。有可能過兩三年又會恢復一個冷靜,然后再過兩三年再恢復一個熱度。產業的技術會在這個波動中一直往前走,所以説我覺得對於投資人,對於從業者要學會客觀的理解這個周期的與這個周期共,這是很重要的。不要太過激進的去思考這個行業的發展節奏。
九、分散的應用場景導致無人機市場較難出現巨頭
無人機這個領域是非常分散的。在電動車領域當年有特斯拉,在手機領域有蘋果一家代替整個產業。那為什麼會出現這麼不同。
因為汽車和航空器最大的不一樣的一個地方,汽車使用的整個場相對收斂。什麼叫相對收斂?就是相對統一。比如説我們開私家車都是在馬路上開,很少有人在河里開,或者説你在在非常特殊的一些情況下去使用。所以就是當你的場景整體比較五一量又比較大的時候,容易催生大公司。
但是如果你場景高度分散,你的公司就不是那麼容易長得特別大的公司。比如説做巡檢合作、農林質保、做消防安全、做運輸,每一種需求它的航空器的設計會不一樣。針對對每一個細分的使用用途,你就得設計一個針對這個用途的最佳匹配的無人機整機。這就導致無人機為什麼不是特別容易出現特別大的公司。因為你的需求量沒那麼大,每個場景量都不那麼大。所以你很難看到突然冒出一個幾百億美金,有上千億美金的公司出來。
美團或者是順豐,他們為什麼一定要自研自己的這個小型無人機?因為你會發現在城市里面去做外賣配送,它和做航拍這兩個場景是不一樣的。比如説樓間之間,它的信號很容易飄幾十米以下的這個低空近地的氣流是非常不穩定的,有時候一陣風甚至可以吹到9級八九級以上。
但是你要做外賣配送,你就一定要適應和理解這個環境,包括近地區域,比如説200米以內,電磁環境非常複雜,什麼意思?就是你很容易受到干擾,你的信號非常不穩定,因為我們地面有太多的設備了。為什麼大家説有時候經常以前做飛機老讓你把手機關掉,其實就是因為讓你降低電磁環境對飛機的干擾。對,但是以前技術還不穩定,但是現在越來越技術成熟之后就越來越無所謂了。但是因為底下的無線電信號非常的複雜,環境非常複雜。甚至還有很多惡意的會拿一個干擾槍去把你這個打下來,還有什麼事很多。所以説無人機的抗干擾和無人機的毀傷也是一個很大的產業。
十、低空經濟的十年后的格局及其演化路徑的判斷
十年之后我整體比較樂觀,因為我非常明顯的,因為在產業鏈一線,我看到了這個產業鏈在快速的往前走。小無人機市場的產業鏈,中國已經很強了,已經是毫無疑問是全球最強的產業鏈。基礎成本又低,東西又好,這個跟車一樣的,跟消費電子是一模一樣的。
中大型無人機的供應鏈,我們剛纔提到了2022年之后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明因為載人載貨和一些特種軍工的場景的剛需被非常清晰的確立出來了。而中國又有新能源汽車的這樣產業優勢,因此這個產業鏈中國近正在進行着快速的發展,而它需要成熟,我越看這個產業鏈的成熟,5年到8年會完全與現在不一樣。
低空經濟要講經濟,經濟是結果,一定要非常成熟的無人機或航空器出來,你才能夠有經濟的結果出來,反而供應鏈的成熟又會帶動航空器的成熟。所以未來5到10年。你航空器的成熟度會和現在完全不一樣。而這種航空器的成熟會一步一步的解鎖這個場景的需求,各種各樣的需求。包括比如説我們説高樓大廈玻璃幕牆清洗,偏遠地區光伏板的清洗,這些東西都可能更多的是用無人平臺來代替。所以説十年后,無論是軍工是特種避暑應急的、救援的、消防的、巡檢的、質保的,可能就會慢慢百花齊放。然后等這個供應鏈進一步成熟之后,有更多的人蔘與進來。更成熟之后,量更大了之后,我相信載人和要非常精細的算經濟賬的這種運輸,也一定會走入尋常百姓家。十年后我看好這個未來的趨勢。
十一、無人機市場里大疆做對了什麼,有哪些主要玩家
其實包括像無人機中的大疆,為什麼它能這麼快就長大?其他背后的非常成熟的供應鏈就是消費電子,中國在這一塊全球領先的產物,所以説大疆生於深圳,長於深圳,並且在全球範圍內能夠領先,背后是中國在20年前開始蓬勃發展的消費供應鏈,成為全球龍頭的一個產物。它在一個新的一個品類上開創了對利用了這個供應鏈的優勢,然后做對了很多正確的事情,形成了這樣的結果。
大疆還是一家非常厲害的公司的。其實在做小型的多旋翼的無人機,大家理解為航拍中飛機,大疆並不是第一個,是吧?不是第一個。對我剛纔提到了巡檢,比如説橋樑,電網的一些巡檢,包括做農業無人機,大疆都不是第一個。但是這幾個場景中,大家都是市場佔有率最高的,甚至在工業巡檢中大疆市場佔有率也是第一,在農業中大疆市場佔有率還是第一。説大疆這家公司是一家還是比較戰略上非常有水平的公司。怎麼説,如何選擇在什麼時候進入什麼市場,這個是很清晰的。
多旋翼航拍的這個事情,其實很早華南地區就有很多做多旋翼的一些航模的愛好者就開始做這個飛機,當時最早大江是做飛控的,也不是做多旋翼的這個飛機的。然后飛控后面做到直升機,后面又做到多旋翼形態的。但是大疆做對了一些什麼事情,大家一直持續在觀察市場的需求的變化。當他敏鋭的察覺到了航拍這個市場未來可能起量之后,大家堅定地推出了生產自動化,把它進入一個工業循環。當你上設備、上研發、上人才,你帶來了產品。更穩定的產品帶來更好的流水線,更好的價格。然后又拉動了他在高端產品上更有競爭力,帶來了更好的利潤。
他一直賣比較貴的無人機,在同行可能賣幾百塊錢、千把塊錢的時候,他一直賣大幾千塊錢的無人機。所以他一直能用利潤這個又吸引人才,人才在帶動這個產品設計,然后自動劃線,帶動這個工業成本的持續降低之后,他就堅決的把一個公司推入了這樣的一個循環。這是大家比較厲害的地方,投入的尺對這個投入的堅決和持續性,我覺得大疆做對了這個事兒。為什麼高峰的時候,大疆到目前為止在全球市場份額還有將近七成的市場。
到現在為止他這一套堅決的進入這個循環,帶來這個成果,還源源不斷的在產生作用。當然站在產業鏈的鏈的位置,有些產業鏈的朋友也詼諧的去説,就大疆所到之處就寸草不生,因為他太強了。一度大疆的做一些核心技術的工程師,他這個吸收能力是非常強的。因為以前做這塊的國內的高校的這畢業生也沒有那麼多。這是小型的無人機,大疆還是非常優秀的一些公司。提到了這個中大型的這種無人機,中國以前這一塊最厲害的還是體制內在做。比如説中航工業航天科技在做軍貿市場上都有非常不錯的一些產品。大家都知道的以及上市公司中無人機和彩虹無人機背后對應的這個翼龍,彩虹無人機在國內還是很有名氣的,在全球範圍內也很有名氣。但是在這兩年有很多的新的公司加入了這個市場。
那在載人和載貨這一塊,其實發展時間中國沒那麼長,大概就是這幾年在加速發展。很多公司在2020年前后成立,或者甚至在這兩三年才成立起來。做一些剛纔説的emea這樣的一個產品。中國已經有一家上市公司在美股叫易航,也是中國第一個拿到這個適航證的,適航證是民航頒發的一個相當於對你的產品質量產生一定的認可的這麼一個證件證照,易航也是拿到了這個證照,還有一批很優秀的公司正在路上,估值已經到數十億了。然后不斷的在推出在試飛全尺寸飛機的這樣一些玩家。
在這領域我們在深圳或者有些城市,大家可能還關知道一些美團無人機、順豐無人機的外賣櫃。像美團順豐旗下都有團隊在做小型運貨無人機持續的研發,包括這個物流怎麼去運送。以順豐為例,已經飛行了上百萬架次了,美團去年也有大幾十萬架次的飛行量,這些飛行量持續積累下來,我相信未來這個市場會更加熱鬧。
中無人機和彩虹無人機,這兩家上市公司平臺主要就做高空察打一體的無人機,軍事中用的比較多用在國內也用,包括在相關的友好國家的一些軍方市場上去用。像剛纔提到的,中國還有一家在美股的上市公司一航,他做event的,在人類飛行器的。
十二、無人機行業上游的機會
還有一些公司它可能不一定做整機的,他做相關的配套零部件的。供應鏈方面,有很多公司在這里有做零部件,賺了很多錢。這兩年這種小無人機零部件,比如説做上面的電機的,做螺旋槳的、做殼體的、做材料的,包括做這個無人機上面要搭載一些光學傳感設備,比如説做一些傳感器去探測,就紅外線的傳感器,做一些視覺的傳感器,各種各樣的傳感器的。就是有很多小公司在這里面做到了很有錢,這是小無人機的。那大無人機的供應鏈從2023年開始加速,明顯進入一個發展的快車道的大小是這樣一個分佈。小無人機有很多生意做的很棒,大無人機有很多研發的團隊開始從去年進入這個市場。
國內有一些做一些比如説,軍機的核心零部件,做一些航空複合材料,做一些結構件,做一些機加工加工工藝生產的。有一批這樣的公司。它是很豐富的一個生態,像一個亞馬遜叢林。但是做配套零部件,它就不一定光用在低空經濟,不光用在無人機市場。包括為什麼我們定義自己叫泛航空技術聚焦這麼一個領域的一個機構。就是因為你越到供應鏈層層面,越到上游,它可能用的場景越多。比如説無人機上的很多傳感器在汽車上是共用的,是通的,只不過他要針對無人機做一些輕量化改造。包括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都在開自動駕駛的汽車。現在自動駕駛的汽車,那些做雷達的,做機視覺的,好多公司都在觀察什麼時候怎麼進入無人機市場,或者低空經濟市場的節奏和步驟和路徑上都在關注這個。
上游有很多機會,現在剛剛在開始啟動,一定會源源不斷的產生供應鏈的優秀公司。因為當他飛行器越來越成熟的時候,才發現上游還有這樣的需求。舉個例子,十幾年前不會想着汽車要用上什麼雷達的,十年前也不需要説要什麼冰箱、彩電、大沙發都要放在車上,可能沒有那麼多。光新能源汽車,一個車載冰箱公司就可以誕生,一個準上市公司的體量在無人機領域一樣的。我舉個例子,現在做小電機的公司,小型無人機電機的公司,就有兩家公司在準備申請IPO了。就是已經達到幾個億利潤的這樣的公司,包括做地面的一些氣象觀測雷達的,也有幾千萬利潤的公司出來了。
支持一個飛機能飛的至少就有很多很多的核心的零部件。包括我們説大腦,就比如説飛控,比如説各種動力系統,比如説飛機上的電池系統,飛機上的各種傳感器系統,飛機上的各種的結構件和材料件。所以上游會有好多零部件公司慢慢的長出來。像我們現在的坤初產業投資,就是我這個機構平臺。重點其實就是圍繞無人機和尤其上游的零部件供應商去做孵化去佈局,找到優秀的團隊,把它扶持起來。上游有很多機會,現在剛剛在開始啟動。目前這個行業快速進入快車道的格局還比較複雜。誰能走到最后,還要看大家的競爭。
十三、低空經濟的個人機會
第一個建議是大家一定要明確自己對這個事兒熱不熱愛,熱愛是非常重要的前提。以我剛纔舉的幾個例子,比如説我説有幾家公司做小電器,已經開始從IPO了,從上市了。但他們背后的創始人在剛剛開始做這個事情的時候,都已經超過十年了。他們做這個事情的時候,這個市場好不好,怎麼樣,未來什麼能不能發展起來都看不清,觀眾不知道。但是就是因為一股熱愛,我就喜歡這個事兒,或者我就只能做這個事兒,停地琢磨,不停的琢磨,然后不斷的把這個產品打磨的越來越好。所以説我覺得整個低空經濟或者無人機這個市場也是一樣的。如果現在你完全不在這個市場領域,首先要明確你自己熱不熱愛。對於很多產業內的人,大家的一個共同的一個反饋是外熱內冷。里面的競爭非常激烈,廝殺的非常嚴,非常厲害。所以説就是不要認為這個行業現在如火如荼,快速就要暴富了,如果帶着這種心態進來很危險。這是第一個。我對十年后看好,但是我對三年內是很保守的。所以因此如果你有長征的心態,OK可以觀察這個行業,我覺得未來這是有機會的。
第二個事兒就是看你以什麼樣的角色和這個行業發生關係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是二級市場的投資人,這一波情緒帶來的這種概念帶來的股價,很多股價漲了三倍、五倍甚至更高的是有機會的。但可能過兩年又會下來,結果又會起來,就與周期共舞。比如説投資人,你是要去思考的,就是比如説投資人的角色。比如説在是很多朋友可能只是關注的是使用者這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