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零的突破!盛業保理落地行業首筆獲綠色資產認證的涉農保理創新業務

2025-07-31 22:54

為充分挖掘森林資源巨大潛力,努力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建設國家儲備林既是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的重大舉措,也是推進森林「四庫」聯動,實現「水庫」增容、「錢庫」增收、「糧庫」增產、「碳庫」增效的重要途徑。

2025年7月29日,盛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業」,股份代號:6069.HK)旗下全資子公司盛業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業保理」)成功落地行業首筆獲綠色資產認證的涉農保理創新業務,向貴州省劍河縣森土林業有限公司發放綠色保理款項約500萬元,用於支持四川省華鎣市國家儲備林項目營造林工程建設。這是盛業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又一重要實踐,充分展現了公司在支持「雙碳」與「三農」發展中的責任擔當。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將「綠色金融」列為建設金融強國的「五篇大文章」之一。隨着大量綠色、低碳投資需求涌現,綠色金融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支持綠色低碳已成為商業保理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2025年3月,在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市分行、天津市委金融辦的指導下,盛業保理聯合天津東疆綜合保税區管理委員會、聯合赤道環境評價股份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共同制定了國內首個《綠色商業保理業務規範》團體標準,並由天津市金融學會正式出臺。該團體標準緊密結合國家相關政策文件,充分借鑑國內外的綠色金融產品標準,在對商業保理業務全流程梳理的基礎上,從術語定義、基本原則、准入要求、業務實施流程等方面提出了綠色商業保理業務應包含的關鍵要素和核心內容,具有較強的科學性、適用性、可操作性。該團體標準的發佈,填補了國內綠色商業保理標準空白,為金融機構開展穿透式項目或資產認定提供支持,也為商業保理行業的綠色發展提供了創新空間。自團體標準發佈以來,盛業保理在規範內部綠色業務開展流程的同時,持續加大對綠色低碳項目的支持力度,並有序推進綠色商業保理項目評價認證工作。經第三方綠色評價機構聯合赤道環境評價股份有限公司權威認證,四川省華鎣市國家儲備林項目營造林工程符合《綠色金融支持項目目錄(2025年版)》要求,項目建設將在區域固碳釋氧、保育土壤、涵養水林、豐富森林糧庫、保障糧食安全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具有顯著的環境與社會效益。同時,本次業務亦符合《綠色商業保理業務規範》要求,獲評為綠色商業保理項目,為后續融資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基於經認證的綠色資產,盛業保理積極與中國民生銀行天津分行開展融資對接,創新構建「綠色資產穿透式融資」模式,成功獲得專項再保理支持,並落地了團體標準發佈后行業首筆獲綠色資產認證的涉農保理創新業務,有效激活綠色資產的金融屬性,擴大融資規模,助力降低融資成本。值得一提的是,盛業保理自2013年在天津東疆保税港區註冊成立以來,堅持「重交易、輕主體」的差異化風控理念,圍繞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持續發力,助力中小微企業成長。近期,盛業保理再次成功落地「雙重ESG架構」銀團項目,並擬將募集資金全部用於支持兼具可持續發展與社會效益的項目。截至當前,盛業保理累計幫助超過3,000家中小微企業獲得超過850億元的普惠金融服務。未來,盛業將加大對《綠色商業保理業務規範》團體標準的應用推廣力度,以更多富有價值的綠色保理創新實踐成果,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更大力量。

(盛業)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