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1 20:00
轉自:新華財經
7月30日,上海銀行北京分行在京召開科技及民營企業綜合金融服務發佈會,通過發佈二十二條專項舉措、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搭建跨境服務生態等舉措,以金融之力為民營企業鋪就「敢闖敢投」的信心之路。
此次活動是上海銀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落實北京市普惠金融工作部署的重要實踐,也是「融享匯」普惠金融推進月的重要活動之一。
政會銀企攜手 共築發展「同心圓」
2025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實施,首次以立法形式築牢民營經濟發展基石。政策暖風下,上海銀行於6月5日推出服務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二十二條舉措,從產品創新、服務延伸、生態共建三個維度構建全鏈條支持體系,以金融之力迴應民企「急難愁盼」。
活動現場,北京市金融辦、西城區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20余家商協會代表、20余家優質民營企業負責人、10余家PE/VC機構及知名高校校友會代表齊聚,共話民營經濟發展新路徑。
北京市金融辦副主任王穎在致辭中表示,北京暢融工程是加強對民營企業支持、持續優化首都金融服務體系的一項具體舉措,定期按主題安排企業與金融機構對接。通過421場對接活動,累計服務1.7萬余家次企業,對接金融機構6600余家次,覆蓋人數5.2萬人次,后續將繼續聚焦重點行業領域,深挖企業融資需求,為企業和金融機構搭建對接平臺,切實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西城區副區長崔智生用三個「當好」詮釋政府擔當:「當好‘護航員’,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服務管家’機制,對標‘北京服務’標準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當好‘連心橋’,通過‘融享匯’平臺常態化組織政銀企對接,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產品、降低融資成本;當好‘共建者’,在產業引導、人才引進、空間保障等方面精準發力。」
上海銀行副行長俞敏華表示,上海銀行始終踐行「金融為民」理念,未來將從三方面深化民營經濟服務:一是深耕產品創新,圍繞科技、綠色低碳等行業特性,為企業全生命周期量身定製金融產品;二是延伸服務觸角,以核心企業為支點,向上遊供應商提供「訂單融資」,向下遊客户推出「數據貸」,同時強化公私聯動,覆蓋企業主及員工財富管理等綜合需求;三是構建開放生態,聯合桑坦德銀行搭建跨境金融服務平臺,協同券商、律所、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為企業提供「出海戰略諮詢+資本運作輔導+法律風險防控」一站式服務。
系列政策舉措 打造民企「成長手冊」
發佈會上,上海銀行發佈的二十二條舉措,因「精準」「可落地」引發企業共鳴。
產品創新「精準助力」:上海銀行鍼對科技型企業輕資產特點推出「專精特新貸」,針對綠色低碳企業提供「碳足跡掛鉤貸款」,覆蓋初創期債權融資、成長期股權融資、成熟期併購融資全周期需求。某科技企業負責人現場感慨:「以前融資總被‘重資產’卡脖子,現在‘專精特新貸’看技術、看專利,終於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服務延伸「破圈拓面」:上海銀行以核心企業為紐帶,為上游供應商提供基於訂單數據的「訂單融資」,為下游客户提供基於交易數據的「數據貸」;同時聯動零售業務,為企業主及員工提供財富管理、子女教育等增值服務,實現「企業發展到哪,服務跟到哪」。
生態共建「開放共贏」:上海銀行聯合桑坦德銀行搭建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整合券商、律所等資源,為企業提供從出海戰略到合規風控的全流程支持。
重磅戰略簽約共譜銀會政企協奏曲
此次共有20余家在京商會出席活動,其中13家商會作為代表與上海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上海銀行北京分行承諾為各商會成員企業提供專項信貸支持,並聯合政府、協會、投資機構等共建「金融+產業+政策」服務生態圈。
后續,上海銀行與各在京商會將更好整合銀會政企四方資源,更好提升對民營企業的服務質效,為民營企業做強做大做優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此外,現場有3位專家從不同維度為民營經濟發展「支招」。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張光平結合《民營經濟促進法》實施細則指出:「‘平等准入、公平競爭’原則將為企業打開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民企要抓住政策紅利,主動對接金融資源。」
桑坦德銀行國際業務負責人繆舒怡以歐洲中資企業出海經驗為例,強調「本地化運營+合規風控」是跨國發展的關鍵,只有入鄉隨俗、嚴守規則,才能走得穩、走得遠。
浙商證券投行委委員鄒穎提出「資本賦能新質生產力」理念,建議企業通過併購重組、股權激勵等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資本不僅是資金,更是資源整合的紐帶,善用資本能讓企業‘跑’得更快。」(鄧侃)
編輯:李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