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1 17:59
一筆超20億美元的對外授權交易(BD)讓國產減肥藥又火了一把。
7月30日晚間,石藥集團(1093.HK)公告稱,與Madrigal Pharmaceuticals 達成一項獨家全球許可協議,后者獲得口服GLP-1受體激動劑SYH2086的全球開發、生產和商業化權利,但石藥集團保留了該藥在中國市場的權益。根據協議,此次交易的最高金額達到20.75億美元,包含1.2億美元首付款及高達19.55億美元的潛在里程碑款項,並基於產品淨銷售額支付最高雙位數的分成比例。
今年5月底,石藥集團曾預告稱,集團目前正與若干獨立第三方就三項潛在交易進行磋商,單筆交易的最高金額或超50億美元。從金額來看,此次交易不屬於此前預告的三筆交易範疇。7月31日,石藥集團最高漲近6%,午后轉跌,最高跌超6%,截至收盤跌1.78%,報9.92港元/股,市值1143億港元。
近幾年,由於在糖尿病、肥胖等疾病領域的功效,GLP-1藥物在全球走紅。今年以來,國產創新葯迎來BD出海熱潮,也已經有多款國產GLP-1藥物實現對外授權。
6月2日,翰森製藥(3692.HK)宣佈授予Regeneron公司GLP-1/GIP雙受體激動劑HS-20094海外獨佔許可。根據協議,翰森製藥將獲得8000萬美元首付款,並有資格根據該產品開發、註冊審批和商業化進展收取最高19.3億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未來潛在產品銷售的雙位數百分比特許權使用費。更早之前的3月,聯邦制藥(3933.HK)與諾和諾德就GLP-1/GIP/GCG受體激動劑UBT251達成協議,諾和諾德支付2億美元預付款、18億美元里程碑金額,以及一定比例的銷售分成,最高總金額超20億美元。
當前,GLP-1單靶點藥物已經出現司美格魯肽、替爾泊肽兩大單品,市場競爭激烈。可以看到,在GLP-1藥物的交易中,交易標的通常有一定的差異化,如翰森製藥和聯邦制藥對外授權的產品均屬於多靶點GLP-1藥物,在降糖、減重等方面或有更強大的效果。此次石藥集團對外授權產品的亮點在於口服劑型,用藥更具便利性。石藥集團在公告中稱,臨牀前數據顯示, SYH2086具有優異的體外激動活性和體內降糖、減重效果,並在不同動物種屬上具有寬劑量範圍線性化的藥物動力學(PK)行為,且無明顯安全性風險。
GLP-1藥物的熱度有望持續,未來仍有BD潛力。此前據證券時報報道,世界衞生組織(WHO)正在制定基於GLP-1療法的成人肥胖症治療新指南,計劃於2025年9月正式發佈。東吳證券研報指出,新指南有望進一步推動GLP-1類藥物銷售,未來減重藥物發展方向分為Amylin(胰澱素)聯用GLP-1、口服、減脂增肌三大賽道。華鑫證券此前研報指出,眾生藥業GLP-1雙靶點藥物RAY1225三期臨牀推進迅速。該產品為雙周製劑,其24周用藥治療數據, 6mg和9mg體重較基線變化百分比≥5%和≥10%的減重達標率數值上均高於替爾泊肽,存在出海潛力。
除了將管線授權出去,國產減肥藥也在逐步實現商業化,如6月27日,信達生物(1801.HK)宣佈其GCG/GLP-1雙受體激動劑瑪仕度肽注射液在國內獲批,用於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長期體重控制。光大證券研報認為,銷售能力將成為考量企業未來競爭優勢的重大要素,同時具備領先研發進度和強大銷售執行力的企業將佔據商業化競爭的優勢地位。隨着終端需求的持續擴容,整個GLP-1產業鏈將持續步入景氣度上行通道。
儘管上述觀點普遍樂觀,但全球減肥藥巨頭「不及預期」的業績還是給GLP-1賽道澆了一盆冷水。7月29日,諾和諾德第二次下調業績指引,預計銷售增長為8%至14%,營業利潤增長為10%至16%。公司稱,下調主要是由於對2025年下半年增長的預期降低,涉及司美格魯肽減重和降糖兩大版本在美國市場的增長預期下調,以及減重版司美格魯肽在部分市場的滲透率低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