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1 17:40
財聯社7月31日訊(記者 劉陽)繼比亞迪后,衝刺年銷300萬輛正成為眾多車企的新目標。
7月30日,在中國長安汽車集體成立后的首場溝通會,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重申,全年目標300萬輛的計劃不變,其中新能源銷量100萬輛;全年預計營業收入將達到3,550億元。
同日,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閲在2025年度中期經營工作大會上宣佈,下半年將推出極氪9X、領克10EM-P、吉利銀河A7及吉利銀河M9等5款全新智能電混產品,還有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輔助駕駛H9方案、雷神醇氫技術、新一代FlymeAuto智能座艙系統等多項創新科技落地應用。此外,在聚焦「一個吉利」基礎上,淦家閲還明確了極氪、領克、吉利銀河及中國星四大品牌要全方位協同作戰,深化「七縱」技術協同,打造差異化產品矩陣體系,全力衝刺300萬輛年度目標。
此前的7月1日,吉利汽車上調全年目標至300萬輛,當日股價同步高開5%。
「隨着品牌重組帶來的經營效率提升,預計2025年及以后,吉利的業績有望進入加速增長通道。」開源證券分析師張可表示,吉利憑藉平臺化造車的成本優勢,能夠平穩應對價格戰的衝擊;而高階智駕技術的普及化,進一步強化了其新能源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疊加燃油車業務可能出現的超預期表現,公司交付量的增長動能充足。
衝擊年銷300萬輛目標的不僅是長安、吉利,7月22日,在安徽省科技型外向型企業高質量發展交流推進會上,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介紹,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2,805億元,同比增長38.3%,「根據奇瑞內部制定的目標,下半年公司要完成的銷量目標為200萬輛,(全年)營收突破6000億元,衝刺全球汽車排名前十。」尹同躍表示。而東風汽車集團則在2025年開年之初便明確全年銷量目標鎖定300萬輛,挑戰32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突破100萬輛,海外出口量劍指50萬輛。
「在當前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銷售體量是衡量企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在業內人士看來,隨着行業競爭態勢愈發激烈,車企在品牌塑造、價格策略、服務質量、技術研發等維度的比拼仍在繼續,自主車企突破300萬輛,是綜合實力的體現,背后是技術迭代的速度、供應鏈、規模效應、人才、研發體系、成本控制等體系能力,「300萬輛的門檻也意味着行業競爭進入更高維度,從‘活下去’到‘如何引領’。」
值得留意的是,提質增效、規模降本成為各家衝刺300萬輛背后的主要邏輯。有奇瑞汽車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公司根據戰略目標和發展需要,成立了奇瑞品牌國內業務事業羣,下設星途事業部、艾虎(艾瑞澤+瑞虎)事業部、風雲事業部、QQ事業部四大事業部,奇瑞汽車執行副總裁李學用任事業羣總經理,而iCAR、智界和捷途則保持獨立運營。「此次調整為內部機構調整,不涉及品牌定位。調整的主要目的是爲了實現戰略聚焦、資源整合、強化協同、品牌向上。」
「協同整合是當前吉利控股集團的重要戰略。」在吉利汽車2025年一季度業績會上,吉利控股集團CEO李東輝表示,去年吉利汽車在基礎技術、產品研發、製造、採購等各領域全面推進協同。「下一步,吉利、極氪雙方將把中后臺工作極大程度進行協同,力爭實現節省幾十億元的目標,達到管理費用與營銷費用雙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