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1 17:06
(來源:中國再生金屬)
7月29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以下簡稱「有色協會」)召開2025年上半年有色金屬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有色協會黨委常委、副會長兼新聞發言人陳學森,有色協會副祕書長、重金屬部兼礦產資源辦公室主任段紹甫,有色協會輕金屬部兼貿易救濟辦公室主任莫欣達回答了記者和企業代表的提問。以下為涉及到再生金屬產業相關的問答錄。
Q
新華社:自我國「雙碳」目標提出以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加快綠色轉型,尤其是電解鋁工業取得了顯著成效,您能否詳細談談我國鋁工業碳達峰情況?
A
答:謝謝您的提問。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對碳達峰碳中和這項重大工作進行了系統謀劃和總體部署。隨后,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相繼聯合印發了《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對有色金屬行業實現碳達峰提出了明確目標和要求。
據統計,2024年我國電解鋁直接間接碳排放量約4.3億噸,佔鋁工業碳排放量的80%左右,佔有色金屬行業碳排放量的70%左右。電解鋁碳排放是決定鋁工業碳達峰的關鍵,也是有色金屬工業碳達峰的牛鼻子。為此,行業將電解鋁確定為行業碳達峰的主攻方向,構建了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優化產業結構、強化技術節能降碳、加快清潔能源替代、推動再生替代原生為主要路徑,紮實有序推進電解鋁綠色低碳轉型工作。目前我國鋁工業取得的顯著成效和實現碳達峰的主要情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堅定不移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電解鋁實施了法治化市場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設定了產能天花板,制定了產能置換政策,實現電解鋁產能總量控制,有效遏制了電解鋁產能規模的無序擴張。2025年3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關於印發《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工信部聯原〔2025〕62號),對新擴建氧化鋁項目(包括使用鋁土礦生產氫氧化鋁的項目)提出了需有與產能相匹配的權益鋁土礦產量新的政策要求,這將大大限制國內新增氧化鋁產能,為實現鋁工業碳達峰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優化能源結構,清潔能源使用比例不斷提高。截至2024年底,電解鋁運行產能使用綠電比例為26.2%,當年綠電鋁產量超1100萬噸,已提前完成國家對於2025年電解鋁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達到25%的目標要求。今年發佈的《關於有序推動綠電直連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關於2025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及有關事項的通知》等文件對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提供政策支持和推動。
三是重視科技創新,能耗水平保持全球領先。在裝備方面,近年來,電解鋁節能技術不斷得到大範圍的推廣使用,裝備水平也在不斷提升,2024年我國電解鋁建成產能中,500kA槽型產能佔比為36%、600kA槽型已超過10%,未來產能置換或升級改造將全部採用500kA、600kA級槽型,為進一步節能降碳提供支撐。在工藝技術方面,我國電解鋁能耗達國際先進水平,2024年,我國噸鋁綜合交流電耗為13262千瓦時,比全球平均水平低超700千瓦時,比北美洲、歐洲等傳統產地低2000千瓦時左右,多年來保持國際領先地位。2025年,在全石墨化陰極、數智化電解槽等技術與控制優化下,電解鋁電耗指標還有進一步下降空間。
四是重視再生產業發展,保級利用水平在不斷提升。再生鋁能源消耗僅為原生鋁的5%左右,能耗和碳排放顯著降低。2024年,中國再生鋁產量達到1055萬噸,同比增長11.1%。大力發展再生有色金屬產業,是降低有色金屬產業總體碳排放強度,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鋁工業大力推進再生鋁與鋁加工融合發展,預計到2025年底,再生鋁在變形鋁合金領域用量將超過50%,鋁加工產品和製品的碳足跡將大幅降低,將有力推動我國鋁工業碳達峰目標的實現。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對於有色金屬行業「雙碳」工作提出的各項要求,持續提升鋁工業綠色化發展水平,為實現國家「雙碳」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Q
中國工業報:在關鍵礦產供應鏈重構加速的背景下,我國將如何通過國際合作與國內勘探雙軌機制,系統性提升銅鉛鋅等戰略資源的自主保障能力?
A
答:謝謝您的提問。在當前全球戰略礦產供應鏈加速重構的背景下,保障銅、鉛、鋅等戰略性礦產資源供應的自主安全,對我國產業鏈安全和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我國的資源保障戰略,應當堅持「立足國內、強化基礎、拓展海外」的思路,通過國內勘探與國際合作的「雙軌並行」舉措,切實增強自主保障能力,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在強化國內資源勘探開發方面,一是全力推進新一輪國內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重點聚焦銅、鎳、鋰、鋅等戰略礦產重點成礦區帶的調查與勘查,尤其是加大西部重點區域勘查力度,新增可供開發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儲量。
二是加強深部勘查技術攻關與應用,重點突破深部探測、三維地質建模、智能勘探等關鍵技術。加大技術賦能深部資源開發,攻關2000米深井開採技術,推廣智能化礦山系統。
三是加快國內重點項目的推進力度,包括西藏地區的銅礦和鹽湖鋰礦、貴州和新疆地區的鉛鋅礦、四川地區的鋰輝石礦,均有望在「十五五」期間實現產能突破。
第二,在深化國際合作拓展多元化供給方面,一是繼續支持和協助企業「走出去」,通過多元化渠道參與全球礦產資源開發與合作,與資源豐富國家構建長期、穩定、可持續的合作關係,共同增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二是完善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相關法律法規建設,避免扎堆投資,降低境外投資風險。
第三,在完善循環經濟與標準體系方面,持續強化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推動伴生資源、再生資源一體化發展,進一步重視鉭、鈮、錸、鈹、鍺、鎵等共伴生資源的綜合利用,支持符合標準的再生資源進口,支持企業建立全球再生金屬資源的回收網絡和採購渠道,支持建設規模化、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再生金屬基地,提高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水平。
第四,在進一步完善儲備體系方面,聚焦戰略性礦產資源,構建產品儲備和產地儲備相結合、戰略儲備與商業儲備相結合的儲備調節機制。
總之,我們將堅定不移地以國內找礦增儲為核心,以科技創新和政策優化為驅動,深挖國內資源潛力,築牢資源安全底線,同時積極拓展國際合作空間,加大資源綜合利用和回收,完善好儲備機制,系統性地提升我國銅鉛鋅等戰略礦產的自主可控保障能力,為維護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提供堅實支撐。
Q
中國冶金報:請問當前再生金屬在有色行業原料中的佔比有多少?「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在今年加力擴圍實施,對再生金屬有何影響?
A
答:謝謝您的提問。2024年,全球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5547萬噸,在有色金屬總產量中佔比提升至33%。我國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1915萬噸,約為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的24%。其中,再生精煉銅為精煉銅產量的33%,再生鋁約為電解鋁產量的24%,再生鉛約為鉛產量的47%,再生鋅約為鋅產量的18%。廢舊新能源電池再生利用得到的鈷約2.6萬噸、碳酸鋰約10萬噸,分別佔我國金屬鈷、鋰鹽產量的14%和10%。
關於「兩新」加力擴圍對再生有色金屬的影響,據商務部統計數據,2025年1—4月,報廢汽車回收量達到276.7萬輛,同比增長65%。從供銷合作總社家電拆解企業數據來看,規範拆解各類廢舊家電數量已超過700萬台,同比增長25%。1—3月,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量同比大幅增長70%,主要互聯網回收平臺的廢舊手機回收額同比增長50%。這一系列報廢更新活動,有力推動了再生有色金屬產量的穩步增長。1—6月,我國主要再生有色金屬品種(銅、鋁、鉛、鋅)產量合計達998萬噸,同比增長4.55%,其中再生鋁產量560萬噸,同比增長10.89%。
一是擴大原料供應。2025年1—6月,隨着「兩新」行動的加力擴圍,國內主要廢舊有色金屬回收利用量(金屬量)增長至800萬噸,同比增長3.22%。其中,廢銅回收量為132萬噸,同比增長1.54%;廢鋁回收量為465萬噸,同比增長7.91%。
二是推動技術創新。為更好地落實再生材料推廣應用專項行動,提高再生材料應用比例,相關企業加快老舊設備更新,不斷加大先進適用工藝技術裝備攻關力度,從而提高再生金屬的回收率和產品質量,並開發出再生比例更高的產品。例如,立中集團生產的免熱處理鋁合金中再生鋁使用比例可超過50%,中孚實業生產的易拉罐罐體中再生鋁平均使用比例接近50%,最高已達85%。
三是促進產業升級。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的資金積極向民營企業項目傾斜,其中在工業設備更新、回收循環利用等領域支持民營企業項目的資金佔比超過80%。這促使以中小型民營企業為主的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加速升級,提升生產和管理水平,培育出更多的骨干企業。
Q
中國有色金屬報:2025年6月,有色期貨市場迎來首個再生金屬品種——鑄造鋁合金,鑄造鋁合金期貨上市一個月,其運行情況如何?對行業發揮了什麼作用?
A
答:謝謝您的提問。自2025年6月10日,我國期貨市場首個再生商品品種——鑄造鋁合金期貨及期權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掛牌交易以來,市場運行平穩,產業客户積極參與,市場功能逐步發揮。一是市場規模逐步增長。截至2025年7月4日,鑄造鋁合金期貨累計成交19.58萬手;當日盤后持倉1.08萬手,摺合現貨規模10.8萬噸,約佔國內鑄造鋁合金月度消費量的25%。鑄造鋁合金期權累計成交3.86萬手;當日盤后持倉0.60萬手。二是實體產業逐步參與。實體企業開始通過鑄造鋁合金期貨及期權管理價格風險,部分生產和貿易企業開始通過期貨市場進行基差詢價和基差貿易,更好滿足產業鏈企業銷售、採購以及庫存管理需求。三是企業培訓持續開展。從增強實體企業風險管理意識和風險管理能力出發,有色協會會同上期所不斷加強培訓力度,合作舉辦風險管理培訓班,近400名企業代表參加培訓。
鑄造鋁合金期貨及期權上市,對提升我國鋁產業國際影響力,助力產業構建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滿足企業多元化風險管理需求,推進再生鋁高質量發展有重大意義。有色協會將鼓勵和引導企業積極參與期貨交易、用好期貨工具、做好風險管控。多年來,有色協會與上期所在有色金屬期貨產品創新、標準制定、行業培訓、市場服務、綠色供應鏈建設等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面向未來,期待有色協會與上期所繼續攜手,共同開創「期現聯動、產融結合、互促發展」的新局面,推動有色金屬行業高質量發展。
資訊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資訊監督:張 琳 010-63963867
資訊投訴:楊 璐 010-63963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