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上半年業績排行榜:淨利潤大增242%!泰康人壽、中郵人壽保費破千億

2025-07-31 17:12

  來源:保觀

  目前,已經有58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公佈了2025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從保險業務收入來看,58家人身險公司共計實現7625.76億元的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68%。淨利潤端,57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淨利潤共計286.47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83.79億元大增241.89%

  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大部分回升,多數公司指標環比改善。在資產端,57家公司的投資收益率分佈在0.96%-4.67%的區間內,收益率整體更為集中。大部分公司綜合投資收益率同比下降,顯示出行業資產端環境依然承壓。

  保險業務收入排行:共計收入7625.76億元,泰康人壽仍位居榜首

  2025年上半年,已經披露數據的57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保險業務收入共計7625.7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68%

  2025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保險業務收入排行

  從體量分佈來看,非上市人身險公司在業務規模上的分化較為顯著,泰康人壽、中郵人壽兩家公司保險業務收入破千億,大部分公司集中於「100億-500億」以及「10億-50億」區間,行業「頭重腰細尾輕」的結構特徵明顯。

  2025年上半年,僅有泰康人壽與中郵人壽邁入千億級陣營,分別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309.73億元和1180.72億元,遙遙領先於其他公司,構成第一梯隊。

  保險業務收入位於50億至100億元區間的公司數量有8家,包括民生人壽、匯豐人壽、東吳人壽、華泰人壽、財信吉祥人壽、同方人壽、復星保德信以及恆安標準人壽。其中,民生人壽保險業務收入74.95億元,匯豐人壽保險業務收入73.86億元,東吳人壽保險業務收入71.52億元,構成中型公司羣體。

  保險業務收入在10億至50億元區間的公司數量進一步增多,形成腰部羣體,包括愛心人壽、北京人壽、國聯人壽、弘康人壽、國富人壽等。

  保險業務收入低於10億元的險企仍以中小型機構為主,如小康人壽、三峽人壽、恆安標準養老等,多數為新興公司或尚處於發展初期,市場影響力有限。

  超半數公司保險業務收入增長,個別險企保費腰斬

  從增減趨勢來看,58家公司中,31家公司保險業務收入實現增長,27家保險業務收入降低

  增長的公司中,大都會人壽、中荷人壽、和泰人壽、小康人壽等公司保費增速均超過30%。其中,大都會人壽表現亮眼,保險業務收入增長50.20%,達到222.5億元;中荷人壽保險業務收入增長36.48%,達到127.17億元;和泰人壽和小康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分別增長40.02%和37.76%,達到13.33億元和4.56億元。

  此外,部分中小公司也在快速崛起。例如,恆安標準養老實現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00%,雖然體量仍小,但為養老險板塊注入新活力。

  保險業務收入下降的公司中,長生人壽、君龍人壽、國民養老三家公司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保險業務收入下滑,降幅均超過三成。長生人壽上半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0.81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18.25億元下降了40.77%,為三家公司中降幅最大,幾近腰斬。國民養老錄得15.39億元,同比下降38.93%。君龍人壽實現9.04億元,同比減少33.53%,降幅稍低於前兩者,但依舊處於負增長區間。

  淨利潤排行:總計盈利大增241.89%至286.47億元

  2025年上半年,57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淨利潤共計286.47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83.79億元大增241.89%

2025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險公司淨利潤排行 2025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險公司淨利潤排行

  2025年上半年,37家公司實現盈利,20家公司錄得虧損。從淨利潤變動來看,30家公司的淨利潤狀況有所改善,14家公司扭虧為盈,5家公司虧損收窄。

  淨利潤排名第一的是泰康人壽,2025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59.9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0.47億元增長164.56%。

  中郵人壽以51.77億元的淨利潤位居第二,與去年同期的56.9億元相比下降了9.02%。緊隨其后的為工銀安盛、中意人壽和中信保誠,三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分別為12.04億元、10.94億元和10.26億元,分列第三至第五位。其中,中信保誠實現扭虧為盈,淨利潤改善了40億元。

  其余扭虧為盈的公司還有英大人壽、泰康養老和光大永明人壽等。其中,英大人壽從去年同期的虧損8.36億元扭轉為盈利7.98億元,淨利潤改善了16.34億元。泰康養老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淨利潤達4.22億元,成功扭轉去年同期虧損14.5億元的局面,淨利潤改善了18.72億元。光大永明人壽從去年同期的虧損8.67億元扭轉為盈利2.77億元,淨利潤改善了11.44億元。

  盈利的積極態勢中,幸福人壽、中荷人壽、中宏人壽、恆安標準人壽等中小險企淨利潤同比漲幅亮眼。其中幸福人壽半年盈利4.13億元,同比增長近490%;中荷人壽由0.16億元飆升至2.77億元,增長超過1,600%;中宏人壽淨利潤344%增長至2.22億元;恆安標準人壽錄得285.11%的增長,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為1.81億元。

  另一些險企的盈利同比有所回落。例如農銀人壽、中英人壽和交銀人壽淨利潤分別為7.43億元、6.81億元和6.09億元,同比下降幅度在20%至33%不等,反映出部分大型險企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市場中,盈利水平面臨波動壓力。

  虧損的公司中,2025年上半年,橫琴人壽淨虧損達8.39億元,較去年同期進一步擴大。緊隨其后的是中銀三星,淨虧損5.43億元,北大方正淨虧損3.24億元,愛心人壽淨虧損3.84億元,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利潤下滑或由盈轉虧的情況。

  償付能力充足率排行榜:

  龍頭穩定領跑,尾部公司保持穩健

  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整體回升,多數公司指標環比改善

  根據2025年第二季度的數據,在58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中,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最高的仍是華匯人壽,儘管較上季度有所回落,仍達到1,993.67%,繼續穩居榜首。恆安標準養老和國民養老分別以753.41%和590.78%位列第二和第三,均較一季度小幅下降。三峽人壽則成為前五名中唯一環比大幅提升的公司,從一季度的130.93%提升至393.93%,排名第四。大家養老在本季度實現輕微上升,達到355.84%,排名第五。

2025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險公司核心償付能力排行 2025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險公司核心償付能力排行

  從榜單尾部來看,幸福人壽、北大方正人壽和德華安顧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依舊偏低,分別為90.69%、95.42%和103.87%。這幾家公司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都有所提升

  從趨勢來看,第二季度,57家公司中,41家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環比上升,佔比超過7成,15家公司出現下降,1家保持不變。

  回升幅度較大的公司中,三峽人壽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大增263個百分點,國聯人壽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上升近90個百分點,海保人壽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增長逾52個百分點;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公司降幅均不大。其中,匯豐人壽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約15個百分點,東吳人壽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約14個百分點。

  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化加劇,頭部穩健尾部修復明顯

  根據2025年第二季度數據,在58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最高的仍為華匯人壽,達到2,006.08%,雖較一季度略有回落,但依舊穩居榜首。恆安標準養老和國民養老分列第二、三位,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782.67%和603.72%,均出現小幅下滑。大都會人壽以411.40%的綜合償付能力位列第四,三峽人壽則表現亮眼,較一季度大幅上升240個百分點,達到396.94%,升至第五位。

2025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排行 2025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排行

  鼎誠人壽、北大方正和長生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相對較低,分別為117.95%、127.78%和131.60%,但均較上季度實現小幅提升;幸福人壽和華貴人壽則出現一定程度下降,最新充足率分別為132.26%和133.17%。

  從整體趨勢來看,58家公司中,有32家公司在第二季度實現了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的環比提升,25家出現下降,1家公司持平,行業整體呈現出較為平穩的修復態勢

  在環比變動幅度方面,三峽人壽成為最大黑馬,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上升超240個百分點;其次是國聯人壽、中郵人壽和海保人壽,分別上升近91、36和45個百分點。

  降幅最大的公司中,匯豐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降約28個百分點,東吳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降近18個百分點。

  投資收益率:波動收窄,超半數公司改善

  2025年上半年,共有 57家人身險公司公佈了投資收益率情況。整體來看, 57家公司的投資收益率分佈在0.96%-4.67%的區間內,無一家公司出現負值,收益率最低值較去年同期的負值有所提升,但最高值略低於去年同期,收益率整體更為集中。

2025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險公司投資收益率區間分佈 2025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險公司投資收益率區間分佈

  從投資收益率分佈區間來看,2025年上半年壽險公司投資收益集中於中等區間,極端值收縮,低收益公司減少。2024年上半年有1家公司收益率超過5%,而2025年無公司突破5%;2025年上半年,投資收益率在4%~5%區間的公司有5家,較2024年同期新增1家;2%-3%區間成為2025年最集中的區間,共有25家公司,較2024年增加了4家;3%~4%區間公司數也從4家增至5家;投資收益率在1%~2%區間的公司數從26家減少至23家,0~1%區間從4家減至3家。

2025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險公司投資收益率排行 2025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險公司投資收益率排行

  與2024年同期相比,32家公司實現投資收益率的同比上升,份額約為56%,25家公司投資收益率同比下降,表明在利率震盪與資本市場波動中,約一半中小險企的資產配置策略正在逐步優化。

  具體到公司表現,君龍人壽在57家公司中投資收益率最高,為4.67%,較去年同期的0.73%提升近4個百分點;北京人壽位列第二,收益率由1.92%升至3.65%;利安人壽、幸福人壽與國民養老投資收益率分別為3.22%、3.08%和3.01%,位列3-5位。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幸福人壽仍躋身前列,但其收益率同比下降了0.46個百分點,為前五公司中唯一出現下滑的企業。

  在低收益端,和泰人壽、恆安標準人壽、愛心人壽、國聯人壽等公司上半年投資收益率低於1.5%。其中,和泰人壽以0.96%排名墊底,較去年同期的2.67%下滑明顯;恆安標準人壽的投資收益率也從1.75%降至0.97%,跌幅顯著。

  從波動幅度來看,除了上述提到的君龍人壽、北京人壽,波動較大的公司還有財信吉祥人壽和海保人壽。其中,財信吉祥人壽的投資收益率同比改善1.78個百分點,從1.22%增至3.00%;海保人壽的投資收益率從去年同期的-0.43%回升至1.89%,

  下降幅度較大的公司中,中英人壽的投資收益率從5.10%降至2.27%,下降2.83個百分點;和泰人壽的投資收益率從2.67%降至0.96%。

  綜合投資收益率普遍承壓,僅少數險企表現改善

  相較於投資收益率,人身險公司在綜合投資收益率方面的表現依然面臨不小壓力。2025年上半年,在57家披露數據的非上市壽險公司中,有44家公司綜合投資收益率同比下降,佔比超過77%,13家公司實現提升,顯示出行業資產端環境依然承壓。

2025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險公司綜合投資收益率區間分佈 2025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險公司綜合投資收益率區間分佈

  從分佈區間來看,非上市人身險公司在投資端的整體表現明顯不及去年同期,收益率中樞出現大幅下移,多數公司分佈在「2%-3%」與「1%-2%」區間,高收益區間險企數量鋭減。

  2025年上半年,綜合投資收益率在6%以上的險企由2024年的12家驟降至僅1家;綜合投資收益率在5%-6%區間的險企從4家降至2家;綜合投資收益率在4%-5%區間由11家收縮至3家;綜合投資收益率在3%-4%區間的險企從13家降至6家。

2025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險公司綜合投資收益率排行 2025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險公司綜合投資收益率排行

  綜合投資收益率在2%-3%區間的險企數量大幅增加,從9家躍升至26家,成為2025年上半年佔比最多的區間;綜合投資收益率在1%-2%區間險企也從7家擴大至17家。這兩個區間合計佔比達75.4%,表明大部分險企的綜合投資收益已壓縮至3%以下。

  從具體企業表現來看,2025年上半年,非上市壽險公司中,長城人壽綜合投資收益率排名第一,達到6.82%,較去年同期的2.99%大幅上升。該公司也是唯一一家綜合投資收益率超過6%的企業。

  小康人壽綜合投資收益率達到5.53%,較2024年同期的4.68%有所提升,位列第二;光大永明人壽2025年上半年綜合投資收益率為5.10%,較去年同期的4.35%小幅增長,排名第三;中英人壽和華貴人壽的綜合投資收益率分別為4.32%和4.23%,位列第四和第五。

  在低收益端,中宏人壽綜合投資收益率為0.16%,位列倒數第一,較2024年同期的4.08%大幅下降,跌幅顯著。和泰人壽收益率為0.85%,相比去年同期的2.06%也出現明顯回落。鼎誠人壽為1.47%,較去年同期的4.19%下降近三個百分點。東吳人壽2025年上半年收益率為1.49%,也低於去年的2.78%。長生人壽則錄得1.59%的收益率,較2024年上半年的4.59%亦有較大幅度的回落。

  整體來看,2025年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險公司在業務擴張與盈利修復方面呈現出諸多積極信號,不僅超過半數險企實現了保險業務收入的增長,淨利潤總額也大增逾兩倍,多家公司成功扭虧為盈,償付能力指標普遍回升。然而,資產端壓力仍不容忽視,投資和綜合投資收益率整體走低,高收益險企數量鋭減,在當前利率與市場波動環境下,資產配置挑戰依舊突出。在低利率環境、產品轉型以及代理人改革的背景下,能有這些成績非常不易,我們期待這些險企下一個季度的表現。

責任編輯:王馨茹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