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連漲3年!這隻特色ETF憑什麼?

2025-07-31 15:02

(來源:ETF進化論)

全球傳奇投資人達里奧創立的橋水基金,以其獨特的風險平價策略聞名於世;耶魯大學前首席投資官大衞·史文森通過開創性的多元化配置框架,將機構投資推向新高度。

兩位大師的投資哲學不約而同指向同一核心要義:全球化配置是抵禦單一市場風險、獲取長期穩健收益的基石。

當世界不再「唯美元論」,亞太地區的多元經濟體正展現出獨特魅力,以其持續領先的經濟增長活力,正吸引着全球資本的重新審視。

根據IMF預測,未來五年亞太新興市場仍將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01

破局者:巴菲特與亞太市場的轉向

當全球投資者還在聚焦美股科技七巨頭時,巴菲特已悄然佈局亞太市場。

2020年8月,伯克希爾買入日本五大商社各5%的股份,總投資62.5億美元,伯克希爾在此后兩年進一步增持。

這一投資決策展現出驚人回報,五大商社股價近5年漲幅達283%-656%,為伯克希爾帶來豐厚的投資收益。

近年來,全球大型投資機構對亞太市場的關注度持續提升,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對日本五大商社的長期投資便是典型例證。

貝萊德、高盛等資本巨頭也集體表示看好亞洲市場。

這種對亞太市場的重視,與指數化工具所呈現的區域特徵形成呼應。以跟蹤富時亞太低碳精選指數的亞太精選ETF(159687)為例,其標的指數的地域分佈體現了對亞太核心經濟體的覆蓋:

日本佔比42%、中國18%、中國臺灣13%、澳大利亞11%、韓國5%、印度3%、新加坡2.7%、中國香港2.4%,合計覆蓋13個交易所的214只大中型股票。

亞太精選指數區域分佈既包含了日本這樣的成熟市場,也納入了新興市場與資源型經濟體,形成了對亞太經濟生態的全景式映射。

從行業維度看,該指數的配置呈現出明顯的「均衡性」特徵:金融(26.38%)、科技(26.35%)、可選消費(16.33%)為前三大權重行業,合計佔比近70%。這種結構既涵蓋了金融行業的穩定性,也兼顧了新興科技和消費升級領域。

數據顯示,亞太精選指數在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年初至今均實現正收益,且大幅跑贏同類指數。

這一亮眼歷史成績背后的邏輯在於,該指數提煉了亞太市場「半導體龍頭+優質紅利資產」的核心屬性,在擁有長期穩定增長的同時兼顧爆發性。

02

AI浪潮下的亞太半導體崛起

人工智能革命正在重塑全球產業鏈價值分配,半導體成為這場變革的基石,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核心腹地,亞太地區佔據全球半導體收入的57.6%。

亞太地區已然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核心區域,匯聚了眾多全球頂尖的半導體企業,如臺積電、三星、東京電子、聯發科等,它們在半導體產業鏈的各個關鍵環節都佔據着重要地位。

從上游的芯片設計、半導體材料研發,到中游的晶圓代工、封裝測試,再到下游的電子產品製造和應用,亞太地區的半導體企業構建了一條強大的產業鏈生態系統。

亞太精選ETF(159687,聯接C類021190)標的指數敏鋭地捕捉到了這一行業趨勢,將這些優質半導體企業納入其中。其中,權重最大的成分股為來自中國臺灣的臺積電,佔比7.82%。(截至2025.6.30)

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芯片製造商,臺積電近期公佈的第二季度財報令市場矚目,淨利潤同比大增60.7%,超出市場預期並創下歷史新高,這主要得益於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對半導體需求的激增。公司4月至6月淨利潤升至3983億新臺幣(135.3億美元),輕松超過了3779億新臺幣的市場預期。

這一數據不僅彰顯了臺積電在半導體行業的強大競爭力,也從側面反映出AI浪潮對半導體產業的巨大推動作用。

驅動這一增長的核心引擎來自AI芯片需求爆發——英偉達和AMD的訂單增速已超過臺積電當前產能,公司預計2025年銷售額將增長30%,長期毛利率維持在53%以上。

此外,亞太精選指數的權重分佈較為分散,除臺積電、騰訊控股外其余成分股權重均低於3%,前十大成分股權重合計為29.43%。這種分散的權重結構,有效避免了因個別成分股波動對整體指數造成過大影響。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03

科技進攻+紅利打底!

亞太精選ETF連漲三年

富時亞太精選指數中,半導體龍頭企業佔據核心地位,為投資組合注入了強大的科技動力。

臺積電是其第一權重股,三星電子、東京電子、SK海力士、聯發科等細分領域龍頭共同構成產業鏈圖譜。

除科技龍頭外,該指數還配置了豐田汽車、騰訊控股、阿里巴巴、三菱集團等業務模式較為成熟的核心企業,這些企業在各自領域內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和穩健的長期現金流。

這種「科技進攻+紅利打底」的雙引擎結構,在波動市場中展現出獨特優勢。

作為國內市場唯一跟蹤富時亞太低碳精選指數的ETF——亞太精選ETF(159687,聯接C類021190)的核心價值在於提供了「一鍵配置亞太優質資產」的標準化工具。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30日,亞太精選ETF(159687)自2022年底上市以來,2023、2024、2025YTD連續三年實現正收益,2023年至今累計漲幅達44.82%。

從工具特性看,亞太精選ETF(159687)的優勢體現在:

1.費率結構清晰,管理費率與託管費率處於市場同類較低,管理費0.2%/年,託管費0.5%;

2.交易機制與股票一致,投資者可在交易日內實時買賣,流動性較好,便於根據市場變化調整持倉;

3.持倉透明度高,成分股調整遵循指數規則,投資者可清晰瞭解底層資產構成。

此外,亞太精選ETF價值在於降低了跨市場投資的門檻。個人投資者直接參與亞太多市場投資需面對開户、換匯、信息不對稱等多重障礙,而ETF通過基金公司的專業運作,將這些環節標準化。

沒有證券賬户的投資者,有些則會選擇通過支付寶等渠道購買場外聯接基金。從費率結構看,南方富時亞太低碳精選ETF發起聯接A類(021189)更適合長期投資,對於短期持有,C類(021190)更划算一點。

從資產配置角度看,達里奧與史文森的智慧共同傳遞了一個理念:全球化配置是抵禦風險、獲取長期穩健收益的基石。

以滬深300為例,與全球主要市場指數過去10年表現的相關性普遍在0.4以下。

亞太地區持續的增長活力、產業生態及科技核心地位,使其在全球資產版圖中的戰略意義顯著提升。

巴菲特的轉向,富時亞太指數所體現的地域與行業多元結構,正是這一背景的映射。

全球資本市場的歷史表現,初步驗證了區域多元化策略的有效性,這深刻契合諾貝爾獎得主馬科維茨的論斷:「資產配置多元化是投資的唯一免費午餐。」

在全球格局演進下,構建覆蓋不同增長引擎的多元化組合,已成為越來越多資金新的選擇。

上述內容僅反映當前市場情況,今后可能發生改變,不代表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指數過往業績不代表其未來表現,亦不構成基金投資收益的保證或任何投資建議。指數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市場發展的所有階段。指數基金存在跟蹤誤差,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購買任何基金產品前請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等法律文件,請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等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