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1 07:52
(來源:藥研網)
前言
2025年7月21日,麗珠醫藥宣告一則重磅消息:其旗下自免管線1類新葯IL-17A/F單抗藥物(LZM012)在針對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的III期臨牀研究中,成功達成主要研究目標。結果顯示出了LZM012在頭對頭司庫奇優單抗的情況下直接對比中展現了更優的療效。此訊息一經公佈,便在行業內激起層層漣漪。
IL-17綜述
白細胞介素 17 (IL-17),也稱為 IL-17A,是相對較新的六成員細胞因子家族的原型【1】。IL-17家族包括6 個成員的配體(即 IL-17A 至 IL-17F)和5個受體(IL-17RA至IL-17RD和SEF)。
IL-17 細胞因子和受體家族【2】
同源性最高的成員 IL-17A 和 IL-17F 具有非常相似的生物學效應。如下圖所示,IL-17A可以與IL-17F形成二聚體,往下游受體傳導信號,進而發揮炎症調節的作用。
The paradigm of IL-23-independent production of IL-17F and IL-17A and their role in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3】
IL-17是一種主要由活化的T 細胞產生的致炎細胞因子,可以促進T細胞的激活和刺激上皮細胞、內皮細胞、成纖維細胞產生多種細胞因子,如IL-6、IL-8、粒細胞- 巨噬細胞刺激因子(GM-CSF)和化學增活素及細胞黏附分子1(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CAM-1),從而導致炎症的產生。
當IL-17與其受體 IL-17R 結合時,能夠激活ACT1和NF-κB等相關下游通路,進而促使IL-6和IL-8等炎症因子的釋放,從而引發一系列炎症反應。
IL-17藥物市場發展
白細胞介素17(IL-17)與很多自免疾病相關,如銀屑病、銀屑病關節炎等,是自免領域的一個明星靶點。
據2025年《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數據及相關報道,中國約有700萬銀屑病患者。而市場方面如圖所示:中國銀屑病藥物市場規模2023年達到了139億元人民幣,(相較於2019年翻了接近3倍),預計到2032年其市場規模將要達到89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59.1%。這一增速甚至超過腫瘤領域熱門賽道ADC藥物(50.1%)。
在這一高速擴張的市場中,IL-17類單抗展現出顯著的領跑優勢:諾華的司庫奇尤單抗作為首個獲批上市的IL-17藥物,自2019年在國內上市后迅速搶佔市場,根據醫藥經濟報的數據,2023年銷售額在國內藥品終端市場的銷售額超過37億元。其市場滲透率從2019年的6.16%飆升至2022年的64.74%,2023年略微下降至63.37%,保持連續兩年超過六成,近三年均穩居銷售金額榜首,印證了IL-17靶點在國內臨牀治療中的核心地位。
隨着銀屑病整體診療率提升和生物製劑替代加速,IL-17抑制劑憑藉優異的臨牀數據和先發優勢,有望在千億級市場中持續釋放增長潛力。
吉滿生物聚焦IL-17靶點藥物研發需求,推出涵蓋細胞系、抗體、蛋白的全套解決方案,為抗體藥物篩選、功能表徵及一致性評價提供關鍵工具,助力企業加速臨牀申報進程。詳情諮詢吉滿客服聯繫同微信:18916119826!
吉滿生物擁有HEK293、Jurkat E6.1 和 CHO-K1 等細胞商業使用授權,並提供全面的溯源文件,使我們的合作伙伴能夠從臨牀前開發到 IND/BLA 階段進行合規研究——幫助減輕法律風險並加速商業化進程。
IL-17靶向藥市場火熱
事實上,IL-17賽道的競爭格局已趨白熱化,競爭激烈程度已經堪比PD-1。
目前全球已有六款 IL‑17 靶向藥物獲批,分別是司庫奇尤單抗Secukinumab、禮來的依奇珠單抗Ixekizumab、優時比的比吉利珠單抗、netakimab(Biocad/上藥博康)以及智翔金泰的賽立奇單抗和恆瑞的夫那奇珠單抗2款國產藥。其中,比吉利珠單抗強效、選擇性地中和IL-17A和IL-17F,其余則僅作用於IL-17A。
2024年,司庫奇尤單抗全球銷售額超過60億美元,在銀屑病領域穩坐頭把交椅。
禮來的同靶點藥物依奇珠單抗2019年上市,但市場表現並不好。PDB數據顯示,2023年依奇珠單抗在國內藥品終端市場的銷售額僅有3.34億元。優時比的比吉利珠單抗銀屑病適應症還未在國內獲批。
面對這樣的強大對手,后來者要想脫穎而出,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在頭對頭中勝出,但這也是最難的辦法。
麗珠醫藥的LZM012和優時比的比吉利珠單抗一樣是IL-17A/F雙靶設計,在機制上優於單靶藥物。作為中國首個、全球範圍內第二個完成III期臨牀階段的IL-17A/F雙靶點抑制劑。
LZM012,它的獨特價值在於:1)作用更直接,起效更快: 相較於作用於上游通路的藥物,其作用更直接,起效速度有明顯優勢;2)覆蓋更全面,干預更徹底: 由於IL-17RA/RC受體需結合AA、AF、FF三類二聚體激活,單一抑制IL-17A時,殘留的IL-17F仍可傳遞信號。LZM012的雙重阻斷機制全面覆蓋了三類二聚體的激活路徑,更全面、更徹底瓦抑制炎症反應,為提升皮損深度清除與持久緩解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臨牀三期數據顯示,該研究的主要療效終點已達到,第12周PASI 100應答率,LZM012為49.5%,對照組司庫奇尤單抗為40.2%,顯示出LZM012非劣效於司庫奇尤單抗且優效於司庫奇尤單抗。
主要的次要療效終點,第4周PASI 75應答率,LZM012為65.7%,對照組司庫奇尤單抗為50.3%,顯示出LZM012起效速度更快;第52周PASI 100應答率,LZM012 320mg Q4W和320mg Q8W維持治療組分別為75.9%和62.6%,顯示銀屑病患者可持續提升獲益。
安全性方面,本品整體安全性良好,常見不良事件發生率與對照組各類不良事件發生率相當。
數據公佈后,資本市場反應立竿見影:7月22日收盤,港股麗珠醫藥股價漲近10%,A股麗珠集團漲超7%。
手握頭對頭優效的臨牀數據,相比大多數國產IL-17A單靶點產品更具競爭力。然而LZM012身后還有很多強大的競爭對手。
據不完全梳理,全國有超過30款IL-17A抑制劑正處於臨牀開發階段,其中康方生物和三生國健的相關產品已經提交了上市申請。除此之外,司庫奇尤單抗的國內專利也快到期。多款生物類似藥進入市場進行內卷。
結語
IL-17靶點之戰,既是療效與價格的博弈,更是創新與商業化的較量。進口藥先發制人,國產藥破局求變——未來,誰能以更優的臨牀價值、更廣的適應症佈局和更具競爭力的價格贏得市場,誰就能在這場靶點競逐中佔據高地。中國創新葯的突圍,或許纔剛剛開始。
吉滿生物
吉滿生物聚焦IL-17靶點藥物研發需求,推出涵蓋細胞系、抗體、蛋白的全套解決方案,為抗體藥物篩選、功能表徵及一致性評價提供關鍵工具,助力企業加速臨牀申報進程。
今年我們還成功獲得了HEK293、Jurkat E6.1、CHO-K1 等細胞商業使用授權,提供全面的溯源文件,賦能合作伙伴從臨牀前開發到IND/BLA 階段進行合規研究,幫助客户規避法律風險並加速商業化進程。
產品列表
數據展示
GM-C06721
H_IL17A Reporter 293 Cell Line分別使用Recombinant Human IL-25、Recombinant Human IL-25驗證結果
H_IL17A Reporter 293 Cell Line使用Anti-H_IL-17 hIgG1 Antibody( Secukinumab )抗體驗證結果
H_IL17A Reporter 293 Cell Line使用Recombinant Human IL-17A蛋白穩定性驗證結果
GM-C26020
H_IL17A Reporter 293 DDX35™ Cell LineRecombinant Human IL-17A蛋白高低代次三重複驗證結果
GM-87868RP
Human IL-17A Protein; His Tag ELISA驗證
聯繫我們
吉滿生物(Genomeditech)成立於2011年,是專業從事生物科技服務和前沿技術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吉滿生物專注為生物藥開發賦能,自主創立了國內知名的細胞系品牌-DDXCELL,目前已佈局近400個熱門靶向藥靶點,超1000株現貨單克隆細胞系,涵蓋GPCR、細胞因子、免疫檢查點、TAA等多領域,做到進口細胞的國產替代。此外,吉滿生物還可在藥物研發進程中提供一系列抗體、蛋白產品,旨在為客户提供高效的研發工具和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neuroscience/interleukin-17
2.Huangfu, L., Li, R., Huang, Y. et al. The IL-17 family in diseases: from bench to bedside. Sig Transduct Target Ther 8, 402 (2023).https://doi.org/10.1038/s41392-023-01620-3
3.The paradigm of IL-23-independent production of IL-17F and IL-17A and their role in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4.https://mp.weixin.qq.com/s/BugIioKW1LQiXjF5YPcM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