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1 16:29
銅需求的增長速度超出了行業預期,其背后的推動因素是全球範圍內投入的數十億美元 —— 這些資金用於電網的現代化改造和擴張,以支撐需要大量電力的數字革命和清潔能源革命。
與此同時,包括智利和剛果民主共和國在內的主要產銅國的供應受到限制,原因是新礦山的投資不足,這為銅價長期居高不下奠定了基礎。
一些分析師預測,到本十年末,銅價將突破每噸 1.2 萬美元的紀錄,較目前約每噸 9700 美元的水平上漲 23%。
儘管消費者正在尋找替代品,但銅憑藉其卓越的導電性、耐用性和多功能性,很難被取代。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2024 年電網投資創下 3900 億美元的歷史新高,而今年電網投資預計將突破 4000 億美元。
「銅往往是電網基礎設施中被嚴重低估的一部分。人們意識到需要擴張電網,但往往低估了這一過程所需的銅量,」 基準礦物情報公司(BMI)戰略計劃負責人邁克爾・芬奇表示,他特別提到了美國、英國和中國所需的投資。
BMI 向路透社提供的新數據顯示,到 2030 年,全球用於升級發電和輸電網絡的銅需求將從今年的 1252 萬噸增至 1487 萬噸。
數據中心、電動汽車推動電網需求
美國銀行分析師邁克爾・威德默預計,到 2030 年,全球銅需求將從今年的水平增長 10%,達到 3032 萬噸。他還預計,2030 年全球銅市場缺口將達到 184 萬噸。
在那些數據中心快速增長的地區,對具有韌性的電網的需求尤為迫切 —— 這些數據中心為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提供動力。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數據中心需要更大、更好、更快的計算能力,這意味着需要更多電力,」 全球基礎設施諮詢公司 AECOM 的全球信息和通信技術負責人彼得・查蘭表示。
諮詢公司 CRU 告訴路透社,預計今年數據中心的銅需求量將達到 26 萬噸,高於 2020 年的 7.8 萬噸,到 2030 年將超過 65 萬噸。
「電網基礎設施是一個瓶頸,且不僅限於數據中心應用。它還延伸到陸上和海上風電、太陽能以及電動汽車領域,」CRU 的電線電纜研究分析師埃格斯特・巴拉表示。
電動汽車所需的銅量也明顯多於傳統的內燃機汽車。
BMI 預測,到 2030 年,電動汽車的銅需求量將躍升至 220 萬噸,相比之下,2025 年為 120 萬噸,而 2020 年僅為 20.4 萬噸。
「我們正從周期性的銅需求轉向更具結構性的需求,」 全球最大的銅買家、意大利電纜生產商普睿司曼的首席投資者關係與可持續發展官瑪麗亞・克里斯蒂娜・比富爾科表示。
普睿司曼採購的銅量佔全球精煉銅產量的 2%-3%。
考慮鋁和光纖電纜
迫在眉睫的短缺和創紀錄的高價引發了一波創新浪潮,包括在建築和製造業等行業進行替代和回收 —— 在這些行業中,銅成本佔總生產成本的很大比例。
雖然鋁長期以來被視為一種更便宜的替代品(成本約為銅的三分之一),但在數據中心的佈線中,鋁的使用已基本被放棄。
「曾有一段時間,銅難以滿足需求,一些人採用鋁電纜並在其表面鍍銅,」AECOM 的查蘭説,「但由於性能問題,這種做法很快就停止了。」
回收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因為從廢料中生產精煉銅或二次銅比原生銅生產節省 65% 的能源。分析師估計,到 2030 年,來自廢料的銅量將從今年的約 1000 萬噸增至 1100 萬噸。
在數據傳輸領域,銅已經被光纖電纜取代 —— 光纖電纜具有更優越的帶寬和效率,本質上是由沙子中的硅製成的玻璃。
「生產玻璃比開採銅便宜得多,」AECOM 的全球網絡負責人馬特・米勒説,「硅的儲量極其豐富,你可以去海灘隨便撿。」
分析師表示,這些可能的解決方案似乎不太可能在短期內緩解銅的供應緊張,尤其是對於各國政府將未來經濟增長前景寄託於其上的結構性項目而言。
「你可以開展所有的清潔能源項目,但如果沒有電網系統的支持,那將是一個挑戰。」CRU 的巴拉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