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1 10:40
原標題:中東主權基金盯上中國資產
根據景順(Invesco)最新發布的全球主權資產管理研究,約六成中東地區的主權財富基金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增加對中國資產的配置。
其余四成受訪機構則表示將維持現有投資水平。相比之下,亞太和非洲的主權基金態度更為積極,分別有88%和80%的受訪機構表示有意擴大對華投資;同時,約有73%的北美主權基金也對投資中國持開放態度。
這些全球資金將加碼中國投資的原因主要包括:中國資產帶來的穩健回報(71%)、資產配置多元化的需要(63%)以及外資在中國市場的准入程度提升(45%)。
景順的報告指出,在中國*吸引力的投資領域包括:數字科技與軟件、高端製造與自動化、以及清潔能源與綠色科技。
景順亞洲區(日本除外)首席執行官馬丁·弗蘭克表示,受訪機構普遍認可中國出臺的支持性政策,並認為中國市場是創新技術發展的良好土壤。
「一家未具名的中東主權財富基金表示,中國的增長故事與西方的發展聯繫日益減少,這使其在政治和資本配置上都具有極強的吸引力。」
本次研究共調查了來自全球83家主權財富基金和58家中央銀行的141位高級投資專業人士,包括首席投資官、資產類別主管和投資策略師,所管理的資產總規模高達27萬億美元。
▍投資中國的核心動因:回報、分散和准入
從主權基金到大型企業,越來越多的中東資本正將中國視為值得深耕的市場。這背后,既有對中國資產回報的認可,也有對分散地緣政治風險的考慮,以及中國市場日益開放帶來的新機遇。
尤其在能源、可再生基礎設施、數字科技和人工智能等領域,中東資金與中國技術生態日益融合。沙特的「2030願景」和阿聯酋的全球投資戰略為這種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撐,也展現了中東經濟體降低對西方依賴、實現多元化發展的戰略方向。
▍中資企業加速「出海」中東市場,與中東資本雙向奔赴形成新熱潮
在中東資本積極加碼中國市場的同時,越來越多中國企業也正加快「出海」腳步,深耕中東市場,雙方在能源、基建、新能源汽車、金融等多個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一場「雙向奔赴」的熱潮正在形成。
阿聯酋境內,由中國企業總承包建設的全球*單體光伏電站已全面竣工,標誌着中國在綠色能源全球化佈局上邁出了關鍵一步。與此同時,隆基綠能等光伏龍頭企業也深度參與沙特紅海新城、新未來城(NEOM)等重點國家戰略項目的多個太陽能電站建設,助力沙特實現其「2030願景」中提出的能源轉型目標。
新能源汽車板塊同樣成為中資出海中東的重要抓手。包括比亞迪在內的多家中國車企已正式進軍中東市場,佈局銷售網絡與售后體系,積極滿足該地區在智能化、電動化交通方面的升級需求。中東國家逐步放開傳統燃油車政策限制,也為中企提供了重要市場空間。
在金融領域,中東與中國之間的資本市場互聯互通也在持續推進。2023年,一隻投資中國市場的ETF在沙特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而一隻追蹤沙特資本市場的ETF也同步登陸中國內地交易平臺,打通雙邊資本流動渠道。這種金融產品層面的互動為機構和零售投資者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配置路徑。
成都創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阿布扎比國際金融中心原中國區首席代表傅誠剛指出:「很多中東國家正加快經濟多元化進程,而中國在高端製造、5G、新能源、人工智能與金融科技等領域具備*優勢,雙方在多個關鍵產業上具備天然互補性,合作空間廣闊。」
根據安永2023年12月發佈的報告《跨越千年商道:阿拉伯投資新視角》顯示,當年中國對阿拉伯國家的直接投資同比增速遠超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整體增幅,説明中東市場對中資企業的吸引力持續增強。
這一趨勢正在催生更多新合作:總部位於合肥的陽光電源已與沙特阿爾吉哈茲控股公司簽署儲能項目合作協議,項目容量高達7.8吉瓦時,預計將成為該地區標誌性的新能源基礎設施。另一方面,上海時的科技有限公司也與阿聯酋Autocraft公司達成合作,雙方將共同開拓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在中東城市空中出行、物流運輸等場景的市場前景,體現出中國在新型航空科技領域的輸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