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董事長將到齡、行長王錫真擬任新職 后續甘肅銀行業績何時逆轉?

2025-07-31 12:18

來源:機構之家

7月30日晚間,一則關於甘肅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甘肅銀行」,02139.HK)的高管消息開始見諸報道。據證券時報、新浪財經等媒體報道,該行行長王錫真擬任省管企業黨委書記、董事長。

  作為一家省級的城市商業銀行,甘肅銀行近期可能將迎來高管層面的變動。一方面,該行現任董事長劉青出生於1966年3月、數月后將到齡年滿60周歲,而另一方面,本次又傳來行長王錫真擬任省管企業黨委書記、董事長的消息。

那麼最終是王錫真接替劉青的董事長一職、然后另選賢能遞補其行長職務,還是王錫真另有其它單位高就、甘肅銀行董事長和行長均進行更替,后續值得關注。

同時,甘肅銀行近年來的業績也面臨一定挑戰,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歸母淨利潤,均多年起起落落、增長乏力。待高管調整完畢后,該行業績能否逆轉向好、也頗值得期待。

就任行長近三年、省委組織部已任前公示

  儘管已有諸家媒體報道,但機構之家還是對此進行了求證。在甘肅省委組織部的網站上,確實發佈了一則任前公示信息,而名單之中王錫真赫然在列。

圖表來源:甘肅省委組織部

圖表來源:甘肅省委組織部

  作為一家由甘肅省委省政府直接管理的國資控股城市商業銀行,甘肅銀行成立於2011年10月,是在原平涼市商業銀行、白銀市商業銀行基礎上,由多家省內法人共同發起設立。歷經數年發展之后,該行於2018年1月在港交所主板市場掛牌,成為西北地區的首家上市城商行。

  而據公開資料顯示,王錫真於2022年10月正式獲批、已擔任甘肅銀行行長近三年。1974年4月出生的王錫真,在職大學學歷、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擁有30年銀行業生涯、可謂是甘肅省金融系統的一員老將。 

  圖片系本次公示擬任新職的甘肅銀行行長王錫真

  王錫真的職業生涯,主要是在當地的建設銀行。1995年7月進入該行工作后,經過多年的耕耘、也逐漸走上管理崗位,曾先后擔任省分行營業部副總經理,蘭州西固支行行長,省分行營業部總經理、公司業務部總經理等職務。

  既有營業部、支行的一線履歷,后續又擔任了省分行管理部門的總經理,王錫真的職業生涯在具備這些履歷要求后、又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從2019年3月開始逐步擔任建設銀行甘肅省分行的黨委委員、副行長,在當地的金融系統也開始嶄露頭角。

  2022年5月,甘肅省政府又決定由王錫真擔任甘肅銀行行長、董事,並在當年10月獲監管部門批准,從而正式成為上市銀行的最高業務經營管理者。

王錫真擔任甘肅銀行行長時僅有48歲、在銀行高管中也相對較為年輕,故而本次又任前公示,擬擔任省管企業黨委書記、董事長倒也合乎情理。

  儘管關於王錫真的去向、目前尚無權威消息公佈。但考慮到甘肅銀行現任董事長劉青,出生於1966年3月、數月后將年滿60周歲,同時其從2018年12月上任至今、也接近監管部門規定的7年最高輪崗年限。

  圖片系甘肅銀行董事長劉青

  故而王錫真或有較大機率、接替即將到齡的劉青擔任董事長一職。同時,如王錫真轉任其它單位,那麼甘肅銀行將面臨董事長、行長這兩大最高職務均發生變動的情況。

甘肅銀行業績何時逆轉向好

  據Wind口徑數據,2024年末甘肅銀行的總資產為4147.08億元、同比增速6.72%,營業收入為39.34億元、同比下滑14.09%,歸母淨利潤為5.82億元、同比下滑9.77%。同時,該行的期末不良貸款率為1.93%,同比優化0.06個百分點。

  作為一家省級城商行,多年來甘肅銀行的業績始終起起落落、增長乏力。

  2015年該行的營業收入即達到38.16億元,而多年后的2024年卻仍然僅有39.34億元。至於更為關鍵的利潤指標、問題更為明顯,甘肅銀行的歸母淨利潤從2015年的12.95億元逐年增至2018年的34.35億元峰值后,在2019年出現了斷崖式的下滑、當年僅為5.09億元。

  更遺憾的是,此后多年、起起落落,始終未有明顯的恢復,2024年歸母淨利潤也僅為5.82億元。

  注:甘肅銀行歷年歸母淨利潤情況一覽;單位:億元;

  基礎數據來源:Wind。

  面對這一形勢,后續甘肅銀行待完成高管層面的調整后,如何儘快找到問題的根源、並有的放矢地優化經營治理,可是是擺在眼前的一個重要命題。

  畢竟,相對於該行2024年末4147.08億元的總資產規模,由於經營效能問題,甘肅銀行與同業相比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的規模還是相形見絀。

如同處西北地區的蘭州銀行西安銀行,總資產規模儘管略超甘肅銀行、但也在4000億元至5000億元之間。而2024年,蘭州銀行的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8.54億元、18.88億元,西安銀行則為81.90億元、25.59億元。甘肅銀行兩者則為39.34億元、5.82億元,這一經營效能的差距,也是后續該行經營治理優化的方向所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