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角逐「空中交通」萬億市場 這些企業這麼干

2025-07-31 09:04

(來源:唐山勞動日報)

今年3月底,中國民航局頒發首批載人類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OC),標誌着我國低空經濟「載人時代」序章正式開啟。時隔三個多月,持有運營合格證的主體企業如何探路前行?產業資本如何角逐「空中交通」萬億市場?帶着這些問題,記者近日走訪了相關企業。

企業加快適航取證,商業化飛行取得新進展

今年3月28日,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和廣東億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收到由中國民航局頒發的OC證,可以在獲得批准的區域內進行商業運營,提供付費載人運營服務,開展低空經濟相關的消費場景。

首批載人類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的頒發,將進一步推動低空經濟和航空文旅的發展。這意味着,市民和消費者可以在合肥與廣州相關運營點購票體驗低空遊覽、城市觀光及豐富多彩的商業載人服務。

取證至今,商業化飛行取得哪些進展?

億航智能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執行官胡華智介紹説,獲得運營合格證的兩家運營航司採取從「載荷試運營」到「載人試運營」再到「載人常態化運營」的「三步走」方案,確保安全、穩定、流暢過渡至全面面向公眾消費者的常態化商業運營模式。目前,兩家運營商在合肥駱崗公園和廣州穗港碼頭的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運營場地,已經進入常態化載人試運營的階段。

「自從取證后,我們積極開展各項準備工作,包括空載、載荷飛行,現階段針對每次的飛行演練,都按照最嚴格的要求去做。在底層邏輯上,只有守住安全底線,才能更好地開放商業化。」億航智能副總裁、合翼航空總經理李曉娜説,截至目前,EH216-S在駱崗公園已經安全飛行超過1000次,其中,取得OC之后的安全飛行400多次。

作為低空載人的先行者,EH216-S是「三證齊全」——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TC)、標準適航證(AC)和生產許可證(PC)的無人駕駛載人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

「獲得OC證,意味着載人航空器正式進入商業化運營,將給行業帶來樣板示範作用。」零重力飛機工業(合肥)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陳炎説,eVTOL是國內外搶抓低空經濟機遇的熱門賽道。目前,全球約400家來自傳統航空巨頭、汽車製造商以及專注於eVTOL的初創公司公開發布了超1100個eVTOL型號。

陳炎指出,上述這些型號中超過60%還處於概念設計階段,可喜的是依託我國製造業優勢和政策支持,國內整機裝備製造企業的多個eVTOL型號獲得TC受理。零重力飛機工業的ZG-ONE「鵲飛」有望在2026年取得TC證,開始市場化運營。

「2024年3月,小鵬匯天‘陸地航母’飛行體型號合格證申請獲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管理局受理,目前已全面進入適航審定階段,預計今年完成審定。」廣東匯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小鵬匯天」)副總裁仇明全説,「陸地航母」2023年10月第一次公開亮相,至今不到兩年時間,不管是取證還是智造基地建設,進展都比較順利。

今年4月,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V2000CG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正式獲得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管理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TC)。V2000CG從啟動適航取證到獲頒TC僅用了18個月。業內普遍預計,2025-2026年將迎來eVTOL適航取證的集中爆發期。

佈局物流、應急、飛行員培訓等,實現自我「造血」

低空經濟是一個具有典型技術創新和代表新質生產力的產業方向,也是一個高投入、長周期、高風險的產業。在這條賽道,除了融資「補血」,如何實現自我「造血」成為企業行穩致遠的關鍵。

胡華智表示,全面推進載人業務的同時,億航智能也積極佈局非載人業務,包括物流、應急等領域。

「公司新一代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產品VT-35,已完成首架機的總裝下線,將成為中長航程eVTOL里程碑式的產品。」胡華智説,中國民航局已經正式受理VT-35的型號合格證申請。今年三季度,億航智能將正式發佈億航VT-35系列飛機。此外,億航智能設計研發的新一代高層滅火、森林滅火等無人機已經參與多次應急演練,此類產品獲得了意向訂單。

「我們必須考慮活下去,才能談如何飛得更遠。」零重力飛機工業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石紅説,公司制定了「銷售一代、取證一代、研發一代」的產品迭代策略。其中,「銷售一代」的代表產品RX1E-A,已經拿證並交付客户,主要應用於初級飛行員培訓、體驗帶飛、低空巡查等場景,開始貢獻現金流;「取證一代」的代表產品ZG-ONE,正在衝刺取證,賦能旅遊觀光,探索有價值的垂直場景;「研發一代」的代表產品ZG-T6,押注未來的空中交通。

仇明全介紹説,「陸地航母」將於下半年預售,伴隨量產工廠竣工,有望儘快交付給客户。與此同時,小鵬匯天聯合全國合作伙伴,在城市周邊及經典自駕遊線路中分類佈局飛行營地,為用户提供飛行體驗、運營服務、飛行培訓、遊玩娛樂等服務。

據新華社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