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1 08:39
(來源:木魚ETF)
昨天覆盤分析見《跳水三因素,慢牛看此指標!哪些ETF韌性更強?》,強調一下:不是股神,就把風險控制一直放在心上。
注:大家留言太多了,有點回答不過來。如果有漏的,請來最新推文下再發,這邊儘量分享觀點。水平有限,請保持獨立思維。
下面常規分析,再聊下關注消息點。
南向再買117億,砸盤的顯然是外資,尤其是理想汽車嚴重拖累市場,而內資還是高拋低吸的風格,爆買理想20億。不過上周五短線入場的70億場內基金看來是要與時間做朋友了。
隔夜,阿里巴巴帶着中概股走得比較弱。不過微軟雲計算大漲之后,市場有點期待。因此恆生科技的主要關注點,應放在中報上。
比如阿里巴巴一季度雲計算增長才15%,如果二季度增長到20%,估計就能走出新波段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希望大家理性。
從中概股表現來看,外資熱潮這兩天明顯回落,港股牛短期有明顯壓力。而如果周四能走出強勢,就有希望維持資金熱度,加油吧。
壓力哪里來,我們昨天收盤也分析了,短期「政策出盡」。從機構的研報來看,他們也是相當關注這個問題的。此外,昨天早報我們也說了,貿易「展期」本來就對港股產生壓力,加上美元大漲,短期不宜擴大港股風險頭寸。
ETF申贖方面,港股非銀系、港股科技再度吸金40億,科創芯片、酒、金融科技等也有少量增倉。港股這輪跑出來的信仰,是非常可觀的。
而贖回方面,寬基繼續流出,國內醫藥也開始減倉,其他主題都是很少量的。
大體上,資金做多熱情還是在的,短期調整仍有低吸的支撐。
從流動性角度依然是高位,較為平穩,總體還有慣性的邏輯。
看下隔夜消息面。
01 | 聯儲推迟降息
聯儲繼續保持職業操守,拒不降息。這多少超出了交易員的預期,問題是對於我們來説不太有利。美元指數大漲,會導致外資迴流,也利空黃金。
亞太市場本輪行情的一個重要邏輯,就是資金面寬松預期,周四須觀察外資動向。昨晚中概股表現,表明節奏不算好。
02 | 西風烈,微軟雲計算業務銷售額增長34%
還有一點,美股龍頭股業績太好了,微軟、Meta都很強,尤其是微軟雲計算大增34%,盤后股價直接漲8%,有希望成為第二個4萬億!
西風烈,對外資配置東大也是負面的,當然繼續利好「外門」共振品種。而英偉達再漲2%新高,給了機構繼續抱團CPO的強勢邏輯。
03 | 內地監管部門正考慮為來港的A股公司設置最低市值要求
證券時報報道,有消息稱要提升赴港上市A股的門檻,這個是情緒利空港股證券的。
昨天香港交易所跌破均線,注意一下。
港股證券、非銀都是高位,現在博弈比較兇,短期控制一下偏好較好。
04 | 石藥集團:公司與MADRIGAL就SYH2086訂立獨家授權協議,預付款1.2億美元
石藥集團這個BD大單,應該是昨天盤中機構就提前知道了,一度暴漲8.8%。
要説短期能不能兑現不好説,但中期角度,是給創新葯重估繼續加碼。
其他方面,關税紛紛落地,西風強悍啊,如果A股不漲,美股關聯的小品種ETF有可能被遊資瞎炒。
反內卷還是比較熱鬧的,但昨日發力感弱了些。
寧王中期業績尚可,不過大跌是港股亂炒之后的博弈結果,大體能和CPO一起穩創業板。
從數據和邏輯角度,必須客觀地説:港股牛邏輯減弱,或有博弈、低吸的機會,但容錯率降低。是不是加碼,看自己個人能力。講實話我們老實人賺不到大錢,也是因為不敢冒險,羨慕牛人。
而對於國內方面,短期主題合力感較弱,銀行一拉基本就是避險情緒上頭,博弈激烈。主題方面大多數還有慢牛感,可關注可持倉,參與角度低吸為上,盤中少追漲。
中期發力邏輯依然存在,慢牛本應也是顛簸中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