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河南打出產教融合「組合拳」

2025-07-31 09:30

築牢高質量發展人才根基

河南打出產教融合「組合拳」

近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聽取了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產教融合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提到,近年來,我省從專業設置、人才培養、平臺搭建、成果轉化等方面綜合施策,推動專業結構與產業需求對接更加緊密、產教融合平臺載體更加完善、高校科技創新策源地作用更加彰顯、「技能河南」建設向更寬領域拓展。

頂層設計築基 技能培養精準發力

作為人口大省與教育大省,河南始終將產教融合視作培育技能人才的「根基工程」。將產教融合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及「十四五」教育規劃,通過全省教育大會、職業教育大會等統籌部署,更獲教育部支持整省推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常態化落地河南,形成高位推動工作態勢。

政策體系的「組合拳」持續發力。《河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密集出臺,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行動計劃推動建立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多方協同機制。《河南省職業教育條例》的頒佈,進一步明確各方權責,疊加金融、財政、土地等支持政策,為「技能河南」建設築牢法治與政策根基,讓技能培育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學科專業佈局與產業需求實現「同頻共振」,讓技能人才培養精準「滴灌」。報告提到,2021年以來,全省本科高校佈局建設新一輪省重點學科472個,其中344個直接服務重點產業鏈;高職新增專業點2893個、撤銷2027個,直接服務重點產業鏈羣的相關專業點比例提升至75.05%。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08個,立項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14個、省級高水平職業教育專業羣142個。

平臺載體搭橋 融合效能加速釋放

平臺載體的「立體網絡」,為技能成長搭建「練兵場」。圍繞區域和產業發展需求,我省佈局建設省級市域產教聯合體17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65個、創新聯合體39個,認定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19個、培育單位10家,認定省產業研究院55家,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同開展人才培養、教學改革、科研攻關、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等,探索產學研一體化融合發展新路徑。

科技創新平臺實現主導產業全覆蓋,支持建設全國重點實驗室22家、省實驗室33家(包括省產業技術研究院6家)、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947個;支持高校建設國家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8個、省協同創新中心46個、校企研發中心2560個。鄭州市入圍首批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培育省級示範性產教融合型職業院校54個、產教融合型企業374個、示範性校企合作項目25個,融合成果加速外溢。

協同育人深化 技能人才量質齊升

協同育人的「多元模式」,讓技能人才「量質齊升」。立項建設省級重點現代產業學院64所、省級特色行業學院103所,其中河南科技大學智能裝備製造產業學院入選首批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

在全國率先啟動省級職業院校「雙高工程」,立項建設116所高水平職業院校和152個高水平專業羣,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和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在職業院校全面推行「訂單班」、現代學徒制、現場工程師等校企「雙元」人才培養模式,讓學生在「工學交替」中練就過硬本領。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同步推進,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和創建,推動不同層次本科高校優勢發展、特色發展,以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引領卓越人才培養,不斷提升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工程類碩博學位授予點達305個,佔全省學位點總量的34%。

未來,我省將持續完善產教融合政策體系,深入推進學科專業結構優化調整,加快制定《河南省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機制改革試點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健全全鏈條人才培育機制,深化職教體系改革,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積極推行「揭榜掛帥」「賽馬制」等項目組織方式,推動企業產業技術攻關與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雙向奔赴」,以高質量人才培養、高效能科技創新和高能級成果轉化賦能產業快速發展,為踐行「兩高四着力」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 董艷竹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