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超149億!一條國產臨牀前管線賣了

2025-07-31 08:02

(來源:動脈新醫藥)

2025年7月30晚獲悉,石藥集團發佈公告,稱集團已與Madrigal Pharmaceuticals,Inc.(下稱Madrigal)就本集團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SYH2086在全球的開發、生產及商業化訂立獨家授權協議。

石藥集團同意授予Madrigal在全球範圍內開發、生產及商業化SYH2086的獨家授權,同時保留本集團在中國開發和銷售其他口服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產品的權益。

此外,石藥集團有權收取最高可達20.75億美元(約149.19億人民幣)的總付款,包括1.2億美元的預付款、最高可達19.55億美元的潛在開發、監管及商業里程碑付款,以及基於SYH2086年度淨銷售額的高達雙位數百分比的銷售提成。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2025年5月30日石藥集團發佈重磅「BD預告」后的又一筆交易。

01.

國產臨牀前管線,加入700億美元市場想象空間

根據公告,SYH2086 是石藥集團開發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臨牀前候選藥物,屬於一種新型口服小分子GLP-1 受體激動劑。

GLP-1 受體激動劑是一類通過 GLP-1受體發揮作用的藥物,已被開發爲用於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管理的治療方法,其核心作用機制包括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釋放、延緩胃排空及降低食慾,從而兼具降糖和減重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SYH2086目前還處於臨牀前階段,具有優異的體外激動活性和體內降糖、減重效果,在齧齒類、犬及非人靈長類不同動物中表現出寬劑量範圍線性化的藥物動力學(PK)行為、顯著降糖與減重活性,且未見GLP-1類藥物常見的胃腸道不良反應信號。

SYH2086作用機制覆蓋胰島素促泌、胰高糖素抑制、胃排空延迟及中樞性食慾抑制,理論上可同時對標2型糖尿病與肥胖兩大適應症,全球潛在市場空間逾700億美元。

石藥集團的此次交易,無論從金額還是管線產品,都容易讓人聯想到2025年開年,先為達生物與Verdiva Bio Limited達成的協議:交易對象包括處於II期臨牀試驗準備階段的周一次口服 GLP-1受體激動劑在內的3條管線。先為達生物將獲得近7000萬美元的簽約首付等款項並有權獲得上述產品最高達24億美元的潛在開發、註冊和商業化里程碑付款。

稍后,即2025年2月20日,歌禮制藥因旗下口服小分子GLP-1R激動劑ASC30獲得的良好臨牀數據,股價單日上漲35%;2025年開年不足2月,股價已經翻倍;從2024年8月至今,股價上漲750%。

事實上,就在2024年底到2025年1月,在近一個月的時間內,三筆GLP-1交易先后達成,涉及金額超44億美元。其中,備受關注的要數默沙東聯手翰森製藥,合作金額超過20億美元,這筆交易壓哨躋身2024年國產創新葯License-out規模第四名,更為巧合的是,涉及管線也是一款臨牀前口服小分子GLP-1激動劑。

不可否認GLP-1的時代來了。

超700億美元的市場空間想象讓GLP-1賽道的天花板越抬越高,當前GLP-1賽道的主力軍依然是跨國巨頭,並且,他們也在口服、多靶點、小分子和長效等差異化路徑的分支中內卷,不同的發展路徑加上適應症的差異能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禮來的Orforglipron、諾和諾德的Amycretin等口服小分子GLP-1當前處於II期。

不過,差異化路線的探索並非一帆風順。在2024年,輝瑞決定終止小分子GLP-1 Lotiglipron的開發項目,這一決策主要基於在第二階段臨牀試驗中觀察到的肝臟安全性的關鍵指標出現了異常波動。

另一方面,以石藥集團SYH2086為代表的國產管線成為全球口服小分子GLP-1預備軍。有「口服」「小分子」雙重buff的SYH2086有望在2026年初完成IND並啟動I期。

石藥集團2024年業績下滑,國家藥品集中採購(VBP)政策是主要原因,持續衝擊其成熟產品線。儘管如此,公司經營性現金流依然穩健,研發投入持續加大,並確立了「創新驅動」和「國際化發展」的雙輪核心戰略,謀求長遠發展。

創新方面,石藥集團致力於從仿製藥向創新葯轉型,已建成納米制劑、mRNA、ADC、雙抗、PROTAC及AI輔助藥物發現等八大創新技術平臺。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石藥集團旗下AI驅動的雙重引擎高效藥物發現平臺,運用AI技術分析目標蛋白與現有化合物分子的結合模式,開展針對性優化,旨在篩選出高效且具有良好開發性的小分子。

國際化方面,公司推動產品海外認證與合作,設立海外分支機構,加速產品出海及對外授權,而此次超20億美元的臨牀前管線BD,則進一步檢驗了其國際市場的商業化能力。

02.

為「全球首個」鍍金,搶先佈局差異化

Madrigal是一家專注於提供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創新療法的生物製藥公司,MASH是一種尚未被充分滿足醫療需求的肝臟疾病。Madrigal的藥物Rezdiffra(resmetirom)是一款每日一次口服的肝靶向THR-β激動劑,旨在針對MASH發病的關鍵根本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Rezdiffra是FDA批准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用於治療中度至重度肝纖維化(對應F2至F3期)MASH的藥物。目前,一項臨牀三期結局試驗正在評估Rezdiffra用於代償期MASH肝硬化(對應F4c期)的療效。

不難發現,Madrigal本身就是靠單一管線起家的公司,研究領域專注於代謝疾病。且Madrigal創始人均出自羅氏製藥,管線也來自羅氏授權,可謂是臥薪嚐膽數十年終得產品結果。而憑藉Rezdiffra后期的成功,Madrigal一騎絕塵,成爲了進入2023年的頂級候選收購標的。

但與此同時,Madrigal也面臨實力強大的競對。Viking Therapeutics的MASH產品VK2809,與Rezdiffra屬於同一類藥物,並在II期研究達主要和次要終點。

Madrigal首席醫療官David Soergel博士強調了開發Rezdiffra與口服GLP-1聯合療法的明確臨牀依據:即通過平衡GLP-1的體重減輕效應與Rezdiffra的纖維化和脂質降低效應,從而在MASH治療中優化療效和耐受性,並以每日一次的口服藥片形式提供。

他補充説明,在關鍵的III期MAESTRO-NASH試驗中,即使是5%或更多的適度體重減輕也能增強Rezdifra的抗纖維化益處,因此公司相信與SYH2086聯合治療有可能為 MASH 患者提供更高的療效。

由此,頗有獨角獸風範的Madrigal收購石藥集團的臨牀前管線的舉動得以解釋,即Madrigal以自身的核心療法Rezdiffra為基礎,推動創新聯合療法,進一步鞏固其在代謝功能障礙相關MASH領域的領先地位。

Madrigal計劃在2026年上半年啟動SYH2086的臨牀開發。Madrigal首席執行官Bill Sibold表示,公司今年在推進戰略優先事項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包括Rezdiffra的持續成功上市、通過新知識產權保護鞏固至2044年,以及為Rezdiffra在F4c期和歐洲的下一階段增長奠定基礎。

而這一舉動也暗合了GLP-1賽道的發展趨勢——重複PD-1的競爭路徑,從給藥周期、從大分子到小分子、從注射到口服遞進,而適應症方面,從降糖轉向減重,從減重再往腎病、肝炎等代謝類疾病拓展。GLP-1的研發會沿着兩條路徑走,一是減重的大眾用藥;二是代謝疾病及其相關併發症的綜合管理。

作為行業風向標的跨國巨頭們也在佈局,以禮來為例,爲了追趕諾和諾德,禮來為替爾泊肽佈局了心力衰竭、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心血管風險、慢性腎病、斑塊狀銀屑病等適應症的研究。

在小分子口服GLP-1藥物解決肝毒性、脱靶、副作用等安全性問題后,也有望在這些細分領域持續發光發熱。而石藥集團與Madrigal達成的高額BD,成為石藥集團又一「海外變現、本土深耕」範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