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二度赴港IPO,空調巨頭奧克斯背水一戰

2025-07-30 21:5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節點財經

  文 / 一燈

  這段時間,高温天氣席捲各地,就連東北地區也掀起了一波兒裝空調的熱潮。就美的、海爾、小米等企業紛紛搶灘高温催生的「潑天富貴」時,老牌空調企業奧克斯卻在近日向港交所默默遞交了招股書,並獲得證監會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

  這是奧克斯在2025年內的第二次遞表了。

  早在1月15日,該公司已首次遞交上市申請,但因未獲進展而失效。八年的資本長跑,從新三板退市到五年A股輔導無果,最終轉戰港股,折射出這家傳統家電企業在國內資本市場的艱難處境。

赴港闖關:老牌企業的奮力一搏

  縱觀奧克斯的資本之路,堪稱中國家電行業最曲折的上市征程之一。

  2016年1月,其附屬公司寧波奧克斯電氣曾在新三板掛牌,但僅僅一年后就匆匆摘牌,當時公告的理由是「為促進公司長遠發展及戰略規劃需要」。但背后的部分原因,恐怕是流動性匱乏、融資空間有限的新三板無法滿足企業的資金渴求。

  此后,奧克斯轉戰A股主板,擬於上交所上市。2018年啟動流程后,奧克斯花了5年的時間纔在2023年6月完成上市輔導。然而面對A股上市時間表的不確定性,以及監管資源向「卡脖子」科技企業傾斜的趨勢,奧克斯最終選擇放棄A股,重新調整方向。

  今年1月,奧克斯向港交所遞交首份申請,但又因半年有效期屆滿,於近日更新材料重新遞表。同時,奧克斯也取得了證監會境外上市備案通知書,標誌着其上市計劃終於有了里程碑式進展。

  據招股書披露,奧克斯的收入主要來自產品銷售,包括家用空調及中央空調,也有收入來自原材料銷售、品牌授權費及物業租賃等其他業務。

  二次赴港IPO,信心滿滿的奧克斯也展示了一系列亮眼數據: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收從195億元增至297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23.4%,遠超期全球空調市場的4.6%,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圖源:奧克斯招股書

圖源:奧克斯招股書

  淨利潤方面大體一致,由2022年的14.42億元飆升至2024年的29.10億元,翻了一番有余,不可謂不優秀。2025年第一季度,奧克斯延續增長態勢,營收93.5億元,同比增長27.03%,實現淨利潤9.25億元,同比增長了23.01%。

  而奧克斯業績高增長的背后,海外市場出了不少力。

  招股書顯示,在2022年至2024年,奧克斯海外銷售收入分別為83.86億元、104.12億元、146.81億元,分別佔同期公司總收入的42.9%、41.9%、49.3%,複合增長率高達32.31%。今年一季度海外市場更是貢獻過半,銷售收入為53.36億元,佔同期公司總收入的57.1%。

  截至目前,奧克斯的業務遍及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且是2024年巴西、墨西哥、波瀾、泰國、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前三大空調出口商之一。

圖源:奧克斯招股書

圖源:奧克斯招股書

  然而,光鮮表面下也深藏隱憂。

  奧克斯的資產負債率長期居於行業高位。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資產負債率始終高居80%上下。例如2024年,奧克斯的資產負債率高達84.6%,遠超同期美的集團(62.33%)、格力電器(59.19%)、海爾智家(61.6%)等約60%的行業水平。這意味着,奧克斯每 100 元的資產中,有 84.6 元是借來的。

  與此同時,奧克斯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也從2022年的14.28億元飆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47.65億元,激增234%,周轉天數從 25.2 天延長至 37.4 天。這則意味着,奧克斯每賣出100元的產品,需要近40天才能收回貨款。

  而更令人費解的是,就在2024年9月,奧克斯赴港IPO之前,公司突擊分紅37.94億元。其中,創始人鄭堅江家族獨攬36.56億元,成為最大受益者。

在公司利潤大幅增長之后,既不大手筆投入研發,又不償還債務,卻優先向鄭堅江家族分紅,奧克斯的操作着實耐人尋味,這也為其IPO的成功率埋下隱憂。

不進則退:從顛覆者到困境囚徒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顯示,按銷量計算,2024年,奧克斯是全球第五大空調提供商,市場份額達7.1%,也是中國大眾市場家用空調第一品牌,市場份額達25.7%。而這個「大眾市場」指的是面向終端消費者的售價在人民幣2500元以下的空調市場。

  在1994年奧克斯創立之初,鄭堅江就瞄準了當時利潤豐厚的空調行業,並以「低價」作為核心策略,將其40多款機型價格全線調低近30%。這一舉措使奧克斯迅速成為家用空調性價比的代名詞,並開啟了高速發展之路。

  彼時,奧克斯還發布了《空調成本白皮書》,揭露1.5匹空調成本僅1748元,而當時市場售價高達2500-3000元。此舉徹底顛覆了空調行業的信息不對稱格局,奧克斯也藉此一舉奠定「價格屠夫」的市場形象,為自己贏得大量追求性價比的忠實消費者。

  到了2013年,奧克斯抓住電商風口,成為最早佈局線上渠道的家電企業之一,其低價策略完美契合了線上消費羣體的需求特徵,市場份額迅速擴張。

  據奧維雲網發佈的白電產業報告顯示,2018年,奧克斯以28.57%的線上份額成為中國線上市場空調品牌銷量第一名,將格力和美的甩在身后。奧克斯創始人鄭堅江對此直言,「沒有互聯網,奧克斯做不到第一。」

圖源:奧克斯官網

  然而當線上紅利已過,小米、華凌以更極致的低價位產品殺入市場,傳統巨頭降價下沉時,奧克斯的護城河逐漸被擊潰。與此同時,產品層面頻頻翻車、低價競爭拉低毛利率、技術短板明顯且投入不足等問題讓奧克斯陷入「低價-低質」的惡性循環。

  從數據來看,2022年至2024年,奧克斯的毛利率分別為21.3%、21.8%和21.0%。其中家用空調毛利率較低,僅分別為20.0%、20.5%和19.2%,遠低於美的集團、格力電器他們約35%的行業水平;中央空調毛利率較高,在27%-31%之間,且連續三年處於提升狀態。但中央空調業務規模較小,佔總營收比重僅為10%。

  而低利潤率會直接影響其現金流,進而影響到奧克斯的質量升級以及技術研發。據瞭解,在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户端】平臺上,截至2025年7月17日,奧克斯累計被投訴超3000條,涉及新機不製冷、售后拖延、虛假宣傳等問題。

  同時,2022年至2024年,奧克斯研發費用分別為3.98億、5.67億和7.10億元,研發費用率僅為2.0%、2.3%和2.4%。而在2024年,美的集團、海爾智家、格力電器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99%、3.75%和3.65%。

  儘管有依賴單一空調業務、營收體量較小等因素的影響,但就直觀對比來看,奧克斯的創新研發意識與投入確實遠不及同行。

  並且,值得一提的是,奧克斯在海外市場採用的是OBM及ODM雙線並行的銷售模式,收入超八成來自ODM代工業務,2022年至2024年佔比分別為82.05%、81.67%、81.31%。

  要知道,代工模式利潤微薄,難以支撐長遠發展。但或許這也能解釋為何奧克斯不重視研發投入,畢竟貼牌生產不需要過多的核心技術,只需按照客户要求生產即可。

總之,在低價和線上這兩個優勢被逐漸瓦解之后,奧克斯暴露出的一系列問題揭示其在空調產業鏈核心技術上缺乏積累,增長依賴財務槓桿與海外代工,而非內生競爭力。昔日的顛覆者已成被低端困境鎖定的囚徒。

背水一戰:企業轉型不能「既要又要」

  當前奧克斯創始人鄭堅江放棄A股、赴港一戰的背后,或許也有自己的盤算:他已手握三星醫療(A股)、奧克斯國際(港股)兩家上市公司。奧克斯若成功上市,將補全其家族資本版圖的又一塊拼圖。而轉道港股不僅能規避A股對「突擊分紅」的審查,也能為其出海戰略打開窗口。

  只不過,通過前面的數據分析,不難看出,奧克斯既要維持增長,又缺乏核心技術;既要開拓海外,又難建自主品牌;既要產業升級,又吝於研發投入。

  因此,赴港IPO被賦予了多重使命。據悉,此次港股IPO,奧克斯擬將融資資金投入銷售經營渠道升級、全球研發中心建設、海外研發團隊組建、空調產品技術升級、智能製造供應鏈體系完善等。

  也就是説,奧克斯若成功上市,可緩解資金壓力,支持壓縮機項目推進,為海外自主品牌建設贏得時間。但市場更關注的是:奧克斯能否擺脫路徑依賴?

  要知道,當前空調行業的環境壓力不容樂觀:一方面國內市場競爭白熱化,頭部企業加速下沉,新勢力以更低價格蠶食市場;另一方面,隨着海外佈局的持續深化,除了應對匯率波動導致的匯兌損失風險外,奧克斯還需直面全球資產配置、貿易摩擦以及關税壁壘引發的市場風險。

以上種種表明,空調行業的下半場需要價值競爭,但奧克斯的成長基因是價格戰。未來奧克斯能否掙脱「低價-低質」的枷鎖,還是個未知數。畢竟,被奧克斯寄予厚望、押注50億的松下壓縮機項目纔剛投產,所具備的競爭力也有待市場驗證。

  總而言之,赴港IPO既是奧克斯擺脫資金鍊枷鎖的跳板,也是推動舊模式轉型的一次契機。但若僅藉資本續命價格戰老路,恐難逃邊緣化命運。唯有重構技術實力、打破低端依賴,方能在巨頭與新勢力的夾擊中重獲生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