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0 23:2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北京商報
自阿拉斯加航空艙門脱落事件發生以來,波音一直面臨重重困難。如今隨着飛機交付量大幅上升,波音公司季度虧損明顯收窄,且銷售收入實現顯著增長,這家近年來危機纏身的飛機制造商終於出現了復甦信號。同時,過去幾個月的連續利好消息,正在逐步修復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去年接任波音CEO的奧特伯格,也將2025年作為業務重組的起點之年。
大幅減虧
在經歷了2024年的災難性事故和癱瘓性罷工后,波音似乎找到了重新振作的動力。當地時間周二公佈的財報顯示,波音公司二季度營收為227.5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68.66億美元,同比增長35%;二季度淨虧損6.12億美元,相比上年同期14.39億美元的虧損大幅收窄。同時,波音在3個月內僅消耗了2億美元現金,遠低於分析師預期的18億美元。
公司虧損主要源於與美國司法部達成的協議影響。該協議涉及737 Max飛機兩起致命空難事件,波音為此支付了4.45億美元費用。商用飛機部門收入同比增長81%,達到108.7億美元。營業利潤率降至-5.1%,較去年同期有所好轉。國防和航天部門收入增長10%至66億美元,服務業務收入增長8%至53億美元。
訂單方面,上半年,波音的訂單數量一路飆升至625架。截至報告期末,波音積壓未交付訂單增至6190億美元,其中包括價值5220億美元的超5900架商用飛機訂單。第二季度新增455份商用飛機訂單,包括為卡塔爾航空提供的120架787和30架777-9飛機,以及為英國航空提供的32架787-10飛機。
目前,波音已將737 Max的月產量提高至38架,這是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在2024年1月737 Max 9門塞事故后設定的上限。奧特伯格在今年早些時候曾表示,波音將在某個時間尋求FAA批准,提高這一生產限制。
奧特伯格表示:「改變需要時間,但我們已經開始看到各項業務的表現均出現了改善。如果我們繼續處理好眼前的重要任務,並專注於安全、質量和穩定性,我們可以應對全球環境的變化,確保2025年成為我們的逆轉之年。」
交付大增
增加交付量對於波音的復甦至關重要,因為客户通常在接收飛機時纔會支付大部分尾款。數據顯示,波音商用飛機交付量同比增長63%,上半年總計交付280架,創下2018年以來同期最高紀錄。而2018年也是波音最后一次實現盈利的年份。
僅僅在6月,波音就交付了超過60架商用飛機,這也是自2023年12月以來的最高紀錄。「雖然中間會有一部分此前製造完成未能交付的訂單,但從整體數據來看依然顯示出積極跡象,」一位航空製造業分析師表示,「如果產能進一步提速,交付量有望繼續大幅增長。」
在此之前,波音一度深陷質量醜聞和運營困境。2024年,波音多個型號飛機發生安全事故,737 Max 9型客機在美國和世界多地被迫停飛檢查,數萬名波音員工長時間罷工。在此背景下,波音2024年營收665億美元,僅為2018年巔峰期1011億美元的66%。淨虧損達到了118.2億美元,僅次於2020年的118.7億美元淨虧損。
中國一度是波音最為重要的市場,鼎盛時期波音製造的四分之一新飛機都是交付給中國客户,但自2019年中國率先停飛737 Max系列機型之后,波音在中國就陷入了困境,不僅長期沒有公佈新訂單,而且中國也成為全球最晚復飛737 Max的國家之一。
今年上半年由於美國「對等關税」政策,也直接導致波音再次中斷了向中國交付新飛機,甚至還出現了已經飛抵舟山工廠待交付的新飛機又飛回美國的罕見場面。隨着中美重新達成協議,本來高昂税率「壓頂」的航空業逃過一劫,也使得在中斷兩個月之后波音重新恢復了向中國交付飛機。
但眼下關税風險仍在,波音飛機的製造成本也面臨上漲。飛機制造是一個高度複雜且依賴上下游協作的產業,波音的供應商遍佈全球,涉及零部件製造、航空材料供應、航空電子設備等多個領域。據報道,奧特伯格近期在國會聽證會上的證詞顯示,波音大約80%的商用飛機最終都被外國航空公司購買,並且大約80%的飛機零部件依賴於外國製造。
正現金流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奧特伯格提到,波音計劃在第四季度實現正向現金流。此前,為進一步緩解財務等方面的壓力,4月22日,波音透露與軟件投資公司Thoma Bravo達成最終協議,將其部分數字航空解決方案業務出售給后者,交易金額為105.5億美元。
波音此次出售的部分數字航空解決方案業務,包括Jeppesen、ForeFlight(一款幫助優化航線和跟蹤天氣的飛行計劃和導航應用程序)、AerData和 OzRunways(波音在澳大利亞的子公司)等資產。作為協議的一部分,波音將保留其使用飛機和機隊特定數據的核心數字能力,為商業和國防客户提供機隊維護、診斷和維修服務。該交易預計2025年底完成。
出售上述業務是波音為削減成本和籌集資金作出的最新努力。據報道,近年來,為應對一系列安全醜聞引發的質量危機,波音每個季度消耗數十億美元。另外,自2019年以來,波音已連續虧損6年,累計虧損356.85億美元。大規模虧損迫使波音急切地尋找額外的資金來源。然而有分析人士認為,波音此次出售資產獲得的急需現金,可能是以犧牲長期利潤為代價。
奧特伯格去年曾表示,他將裁員1.7萬人,以維持公司運轉。他認為,除了核心的商業和國防業務之外,幾乎所有事情都在談判桌上,「這種做法是在‘修剪’這家飛機制造商的投資組合,而不是對其進行全面改革」。
與此同時,波音仍面臨一些挑戰。波音表示,原定於今年完成的737 Max 7和Max 10型飛機的認證工作可能會推迟至2026年。此外,波音的防務部門在過去幾個季度一直受到指控,並且一些部門可能面臨員工罷工,因為3200名員工投票否決了新的勞動合同。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