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達飛欲競購李嘉誠全球港口,與MSC、中遠海運正面交鋒

2025-07-30 17:59

據外媒報道,航運巨頭達飛集團正尋求參與一宗超級交易——中國香港億萬富翁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和」)計劃出售的數十個港口資產。

達飛集團首席財務官雷蒙·費爾南德斯7月29日在二季度業績説明會上表示:「我們正密切關注此事,對於參與這項尚未達成解決方案的交易,集團確實抱有濃厚興趣。」這位全球第三大集裝箱航運公司的高管明確表示,達飛集團可能直接入局收購。

費爾南德斯表示:「長和這筆交易對航運業至關重要,作為行業重要參與者,我們自然高度關注。」

此番表態顯示,圍繞長和系旗下43個港口資產的出售談判仍在進行中。彭博社此前報道稱,中遠海運集團也正就參與交易進行談判並要求獲得否決權。值得注意的是,中遠海運與達飛都是「海洋聯盟」的成員。

長和周一發佈公告稱,擬邀請來自中國內地的主要策略投資者加入成為財團的重要成員。為使交易能夠獲得所有相關監管機構和部門的批准,財團的成員以及交易架構將需要進行變更。

該公司於今年3月公佈的出售計劃顯示,擬將其全球港口業務80%的權益出售給TiL-貝萊德財團,但不包括中國香港及中國大陸的資產。根據交易方案,財團原計劃收購和記港口巴拿馬公司90%股權,該公司運營着巴爾博亞和克里斯托瓦爾兩大港口。根據此前的計劃,TiL將控股除巴拿馬兩港口外的所有碼頭資產,而這兩個巴拿馬港口的控制權則歸屬貝萊德集團旗下全球基礎設施合夥公司(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交易原定於2025年4月完成,但因遭遇各方監管阻力而被迫延期。

長和雖已確認MSC擔任本次交易的主導者,但雙方具體持股比例尚未披露。這筆交易堪稱航運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併購案,將使MSC在股權調整后的吞吐量統計中超越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PSA),躍居全球最大集裝箱碼頭運營商。

疫情以來,MSC與達飛的收購速度達到行業平均水平的三倍,使其GTO排名急速攀升。班輪公司憑藉疫情后豐厚的利潤轉向自營碼頭投資。德魯里指出,這一趨勢在MSC「激進」的收購舉措中體現得最為明顯。該運營商近四年內完成四筆重大收購,累計投資額約達300億美元。

這一最新動作延續了達飛集團過去三年的多元化擴張戰略。該集團先后佈局電商物流、航空貨運、傳媒、體育等領域,展現出全產業鏈佈局的雄心。

達飛的港口業務現已拓展至30個國家和地區的60個港口碼頭。去年9月,達飛宣佈收購巴西領先碼頭運營商Santos Brasil約48%的股份,並於今年4月完成交易;10月,與摩洛哥港口運營商Marsa Maroc成立合資企業,運營摩洛哥Nador West Med集裝箱碼頭的一部分;今年2月,達飛與阿布扎比港口集團(AD Ports Group)正式簽署股東協議,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管理和運營剛果的New East Mole多用途碼頭;5月,與越南西貢新港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在越南北部海防市開發一個吞吐量為190萬TEU的深水碼頭(Lach Huyen 7&8)。

此外,達飛也將在美國大力投資,擴大東西海岸主要集裝箱港口的吞吐能力。這一系列舉措進一步鞏固了達飛在全球港口業務中的領先地位。通過收購碼頭實現垂直整合,達飛以此增強對其供應鏈的控制力。

若達飛成功收購部分和記港口資產,將凸顯全球四大集裝箱航運公司——MSC、馬士基、中遠海運和達飛——在物流價值鏈垂直整合領域的競爭日趨白熱化。這種競爭已從船舶、集裝箱領域延伸至碼頭、倉儲及航空貨運等全產業鏈佈局。

海事服務網CNSS綜合整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