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財富守護與温情陪伴:陽光保險破解高淨值養老痛點

2025-07-30 16:31

破解高淨值人羣的養老痛點!

下養老成為不同年齡、階層、地域共同熱議的話題即便是手握千萬資產的高淨值人羣同樣面臨養老難題。數據顯示,我國千萬資產家庭中,45歲以上人羣對「養老規劃」的關注度超過80%,但真正形成系統方案的不足30%。

某家族辦公室調研顯示,92%的企業家最憂心的不是股價波動,而是父母突發疾病時自己鞭長莫及;78%的高淨值子女發現,每年給父母的百萬養老費,最終靜靜躺在銀行賬户里保本」,而非真正實現孝心的轉化

在老齡化加速的背景下,這一羣體的困境頗具代表性:既擔心資產在漫長養老周期中縮水或失控,又渴望匹配身份的高品質養老服務,更要兼顧父母贍養與家庭傳承。如何打破「資產安全與品質養老」的二元對立?保險作為跨周期的風險管理工具,正在探索一條「雙軌並行」的破局之路。

一、高淨值人羣的養老困局:光鮮背后的真實焦慮

在上海某私募機構創始人張先生的辦公室里,一份攤開的家庭賬單暴露了他的焦慮:78歲的母親需要高端康復護理,每年費用近50萬元;自己48歲,計劃60歲退休,按當前生活水準,養老儲備需覆蓋至少30年;獨子留學歸來,未來可能面臨贍養兩代人的壓力。「錢不是最主要的問題,怕的是規劃不周,要麼錢花得不值,要麼關鍵時刻掉鏈子。」張先生的困惑,道出了許多高淨值人羣的心聲。

高淨值家庭正深陷養老困局:

資產安全焦慮:高淨值人羣的養老儲備往往數額龐大,但「多」不代表「夠」。某銀行私人銀行部調研顯示,該羣體最擔心的三個問題中資產在通脹中縮水被詐騙或挪用傳承與養老需求衝突佔比分別達68%、52%、49%。

健康資源斷層:對高淨值人羣而言,健康保障早已超越「看得起病」,升級為「看得好病、少生病、有尊嚴地養病」。某健康管理機構數據顯示,該羣體年均健康支出超過10萬元,其中70%用於高端體檢、私人醫生、海外醫療等「預防性服務」但資源的稀缺性始終是難題。

系統性服務困局45-55歲的高淨值人羣,大多處於「上要贍養80歲父母,要規劃自身養老,要考慮子女未來」的夾心層。這種系統性需求,暴露了傳統養老方案的短板:年金險只解決錢的問題,養老社區只解決住的問題,健康險只解決醫療費用 ——單一工具難以形成「全家覆蓋、全周期銜接」的閉環。

二、保險雙軌並行:資產安全與品質養老的協同邏輯

面對這些困境,保險的價值正在從「風險補償」升級為「生態整合」。通過「資產安全軌」與「品質養老軌」的雙軌設計,既能守住財富的確定性,又能鏈接優質養老資源,這種協同性正是高淨值人羣最需要的解決方案。

資產安全軌:用「保險+信託」構建養老資金的「防護網」

養老資金的核心訴求是「安全、持續、專屬」。保險的長期性與信託的隔離性結合,綜合解決這三個問題。例如,「美好人生」系列年金險通過領取開始時間、領取期限、領取金額、領取對象等要素的靈活組合,可以為客户訂製差異化的專屬保障計劃,提供安全穩定的養老現金流;設立保險金信託/家族信託,將生存金受益權、身故金受益權納入信託受託,進一步將養老專用資金與傳承資金的所有權獨立分離,避免出現養老金被挪用、被不確定的風險分割等計劃外減損的情況。對高淨值人士而言,合配置壽險並設立信託,實現資產所有權分離,按委託人意願分配的規劃,是保障資產安全,提升養老品質的有效途徑

更靈活的是,部分產品支持「雙被保險人」模式,夫妻雙方中只要一人健在就能持續領取,避免「一方去世后另一方養老錢中斷」的風險。

品質養老軌:從賠付費用」到「鏈接資源」的服務升級

單純的資金保障無法實現「品質養老」真正的解決方案需要將保險與醫療、康復、養老社區等資源深度綁定,形成「預防-診療-康復-照護」的全鏈條服務。

比如,對接國內外頂尖醫院的特需部、國際部,實現「門診直付、住院綠通」;在急性治療后,無縫銜接專業康復機構,避免「出院即失能」的困境。這種「費用保障+資源鏈接+健康干預」的組合,恰好匹配了高淨值人羣對健康的高端化需求。

三、陽光案例:從一新產品組合方案看養老生態的協同實踐

2025年7月28日正逢陽光保險成立20周年的日子,陽光推出「美好人生」養老保障系列產品(含養老年金險+醫療險+護理險等)正是雙軌並行邏輯的落地體現。這產品以「定製化、全周期、強鏈接」為特點,精準擊中高淨值人羣的痛點,更折射出陽光在養老領域的全鏈條佈局。

產品設計:用「靈活性」破解確定性難題

「美好人生」養老年金產品的核心亮點,在於打破了傳統保險的「剛性條款」,投保年齡上限至90周歲,突破了現有產品對高齡投保的限制,切實滿足高齡人羣的投保需求;養老年金領取方案最快支持猶豫期后即可領取,支持年領或月領兩種領取模式,精準匹配個人養老節奏。此外,該系列產品提供傳統型與分紅型、有無保證領取期限、開始領取日起有無現金價值、有無身故責任等多種不同選擇,客户可結合家庭結構、風險偏好及養老目標靈活組合,打造兼具風險防禦與品質養老的專屬解決方案。

在資產安全上,陽光保險可與信託公司合作,在各自的業務範圍內為客户搭建「保險+信託」雙架構方式,提供雙重風險隔離保障

健康保障方面,「好運健康」產品提供每年高400/600萬/800萬可選的醫療報銷額度,覆蓋公立醫院普通部及特需部、國際部和私立醫院甚至海外就醫。更關鍵的是「資源直連」:根據保險產品不同,由陽光人壽指定的行業領先的服務供應商可提供不同的高品質全流程就醫服務,服務包含就醫直付、名醫點診(含陪診)、住院/手術安排、國內二診、海外二診、海外轉診、全球找藥、特定藥械、慢病原研藥配送(權益)等就醫用藥和康復服務。

生態延伸:從「保單」到「全場景養老」的佈局

陽光保險對養老領域的佈局遠不止於一張保單,在它背后是不斷構建完善的「品質養老+健康管理」生態體系。

在機構養老端,陽光人家·佘山康養社區是高端場景的代表。這座採用了「山水為骨,文化為魂」設計理念的康養社區,是名副其實的「森林氧吧」,三山環抱,森林覆蓋率極高,負氧離子濃度達3000個/cm³,比市區公園高6倍;社區周邊匯聚「一山四園」(佘山國家森林公園,月湖雕塑公園、歡樂谷瑪雅水上樂園、辰山植物園、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四季景緻各異,為長者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自然與文化享受。社區的「五享四悦」服務體系,涵蓋57項基礎服務和110項增值服務:銀發學院的攝影課、恆温泳池的康復訓練、徽派古亭里的崑曲欣賞,讓長者的生活不止於「被照顧」,更在於「有樂趣」。此外,社區引進現代適老化科技,引入無障礙衞浴、緊急報警按鈕,並預留毫米波雷達和智能牀墊監測端口,展現了社區對長者生活品質的極致追求。「不是等生病才管,而是每天都在幫你保持健康,讓你感到快樂,這纔是養老該有的樣子。」陽光人家·佘山的一位入住長者説。

對偏好居家養老的人羣,陽光在居家健康、居家安全和居家生活三大領域,整合合作供應商資源,提供全方位的綜合解決方案,打造「陽光居家養老」服務品牌。

健康管理貫穿始終。陽光不僅可鏈接國內外優質醫療資源,還在國家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積極推進醫療改革大背景下,與山東省濰坊市人民政府聯手打造一所大型國際化、現代化綜合性醫療機構——陽光融和醫院,這也是國內第一家採用「保險+醫療」模式的三甲綜合醫院。開診三年,憑藉出色的醫療服務與管理水平,融和醫院便一舉斬獲JCI認證、HIMSS7信息化評級、國內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患者滿意率長期保持在97%以上,是百姓心中值得託付生命健康的堅實后盾。

四、安心纔是終極奢侈品,保險企業如何成為「養老生態構建者」

陽光的實踐揭示了一個趨勢:在老齡化加劇的今天,保險企業的角色正在從「風險承擔者」轉變為「養老生態構建者」。對高淨值人羣而言,他們需要的不是單一產品,而是「資產安全有保障、健康服務有資源、家庭責任能兼顧」的綜合方案。

這種轉變需要三個核心能力:一是產品設計的靈活性,能根據家庭需求、健康狀況動態調整;二是資源整合的深度,不僅要鏈接醫療、養老機構,更要形成標準化的服務鏈條;三是科技賦能的廣度,通過智能設備和數據平臺,讓服務從「被動響應」變為「主動預防」。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高淨值人羣的養老需求,其實是整個社會養老升級的縮影。當保險能同時守護「資產的確定性」與「生活的品質感」,當養老從「生存需求」變為「生活追求」,銀發經濟才能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正如陽光保險在佈局中所展現的:養老不是一場孤獨的跋涉,而是一場有準備、有尊嚴、有温度的人生旅程——而保險,正是這場旅程中最可靠的「護航者」。

提示1.上述涉及保險產品的詳細內容,請查閲對應保險合同條款並重點關注免責條款,並以對應保險合同約定爲準。

2.「美好人生」系列保險產品中存在分紅型保險產品,分紅型保險產品未來的保單紅利為非保證利益,其紅利分配是不確定的,在某些保單年度紅利可能為零。

來源 | 英才商業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