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0 07:07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源 通訊員 況昕昀 鄧浩 實習生 邢亦圩
「18年,我們從一家社區診所成長為上市企業,每一步都離不開武昌這片創新創業沃土的滋養。」
7月下旬,武漢大眾口腔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眾口腔」)舉行上市交流活動。大眾口腔董事長姚雪説,籌備上市的關鍵階段,武昌區各部門「零號員工」組團服務,為企業成功叩開資本市場大門增強了信心。
統計顯示,過去兩年間,武昌區迎來開特股份、華視集團控股、大眾口腔3家上市企業,總數達7家,在武漢市中心城區居首。此外,還有29家省級、市級種子企業正加速奔向資本市場。
政府部門組團陪伴企業
非工作日也能打通「零號員工」的電話
大眾口腔成立於2007年,第一家社區診所開在楊園街道。
目前,大眾口腔運營着4家醫院、80家門診部和8家診所,覆蓋湖北、湖南兩省的8個城市。其市場佔有率在華中地區所有民營口腔醫療服務提供商中排在第一位。
「從獲悉大眾口腔有意上市融資開始,我們就在思考如何陪伴企業走穩這條路。」武昌區政府有關負責人説。儘管大眾口腔已經在武昌發展多年,但政府各職能部門對企業的關注和支持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減少。
去年年初,武昌區針對大眾口腔啟動「上市服務響應機制」。一方面,由金融、衞健等職能部門組成「零號員工團」上門服務,為企業與政府、金融機構之間的高效協同架起橋樑。另一方面,針對上市申報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點問題開闢綠色通道,探索開展合法合規信息覈查「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試點,工作擺佈向「企業成功上市」發力。
姚雪説,從謀劃上市到成功敲鍾,大眾口腔遇到任何難題,只要打一個電話就能得到政府部門的高效響應。「哪怕是在非工作時間,‘零號員工’的電話也時刻暢通,從沒有遇到推諉、踢皮球的情況。這讓我們深刻感受到,紮根武昌是一個正確選擇。」
優質的營商環境,增強了企業上市的底氣;豐沛的金融資源,則助力企業加速叩開資本市場大門。
武昌擁有區域總部型及法人金融機構360余家,2024年本外幣存貸款余額規模達2.3萬億元,多項數據均居武漢乃至全省前列,是名副其實的「金融之城」。
全流程服務大眾口腔赴港上市的國海證券,其武漢分公司就位於武昌區。「大眾口腔剛剛登陸資本市場,還有一系列后續工作亟待開展。同爲武昌企業,我們和國海證券武漢分公司的直線距離不到6公里,開車一刻鍾就能到。」大眾口腔總經理沈宏敏説,「在家門口就能辦成事」,讓企業享受到了在武昌發展的獨有紅利。
周周有論壇 月月辦峰會
「華中金融會客廳」專解企業上市難題
梳理武昌區上市企業和「種子庫」,數十家企業所在的板塊各不相同。這意味着政府部門在對這些企業開展服務時,不能以一種方案「包打天下」。
武昌區政府有關負責人説,該區構建了一套環環相扣、精準高效的企業上市培育服務體系,通過精細梳理「金種子」「銀種子」后備庫,為處在不同產業賽道、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定製專屬服務方案。
2021年,湖北省企業上市培育基地、上交所中部基地正式落户華中小龜山金融文化公園。此外,園區還吸引湖北省聯投資本、湖北省融資擔保集團、湖北文旅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等60余家金融相關機構入駐。曾經的老舊廠房,搖身一變成為「金融引擎」。
「開園近4年來,這里周周有論壇、月月有峰會,為企業提供上市規劃輔導、資本思維培訓、金融政策研究、產業孵化等服務。800多平方米的會議中心被企業家譽為‘華中金融會客廳’。」華中小龜山金融文化公園有關負責人介紹,僅今年上半年,園區已舉辦各類培訓、調研等活動50余場,惠及企業近千家。
除鋪路搭橋為企業對接各類資源外,武昌還把金融服務送到了企業的家門口。
今年6月,武昌區創新推出「金融顧問制度」,優選銀行、證券、律所等專業力量組建顧問團,在商務樓宇中設立「金融顧問服務站」,讓企業「足不出樓」就能找得到專家、解得了難題。
「對進入上市籌備期的企業,我們建立‘一對一’診斷式幫扶機制,由金融、法律、財務專家團隊提供‘線上+線下’雙軌服務。聚焦企業各類需求,融資端定製‘股債貸’組合方案,行政端實行審批事項‘容缺受理’,市場端依託行業主管部門搭建供需對接平臺,提供全方位上市培育服務。」武昌區政府有關負責人説,通過打出一系列金融服務「組合拳」,該區已經形成「種子—輔導—在審」遞進式儲備庫,助力企業在資本之路上步穩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