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聯電(UMC.US)Q2營收同比增14.9%但不及預期 22/28nm製程佔比40%創新高

2025-07-30 19:46

智通財經APP獲悉,聯華電子(UMC.US)最新披露的Q2財報顯示,當季實現營業總收入20.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9%,遜於市場預期。財務成果方面,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計算,每股美國存託憑證收益(EPADS)為0.12美元,市場預期為0.89美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摺合新臺幣89.0億元(約合3.04億美元)。盈利能力方面,毛利率維持在28.7%的較優水平,營業利潤率達18.4%,展現出較好的成本管控能力。

技術驅動:22/28納米制程成最大亮點

聯電Q2最顯著的突破在於22/28納米制程營收佔比攀升至40%,創歷史新高。增長動能主要來自通訊領域需求,包括影像信號處理器(ISP)、NAND控制器、WiFi及LCD控制器等應用。晶圓出貨量環比增長6.2%,產能利用率從第一季度的69%提升至76%,反映成熟製程在細分市場的競爭力持續強化。雖較行業高峰期有所回調,但仍保持合理運作水平。

行業定位:成熟製程的差異化競爭

聯電持續聚焦22/28納米技術節點的差異化戰略,該製程被定義為「具備長期競爭力的關鍵節點」。相較於臺積電(TSM.US)轉向更先進製程,聯電在成熟製程領域通過特殊工藝(如OLED驅動IC、射頻芯片)鞏固市場份額。

市場挑戰:匯率與關税雙重風險

管理層在Q2財報中明確警示兩大風險:其一是匯率波動問題,新臺幣升值趨勢若延續,將直接壓縮以美元結算的營收利潤空間。第三季度新臺幣計價的營收可能因此減少。其二,美國關税調整帶來的供應鏈不確定性,促使聯電加速與客户協商轉移生產地,並計劃通過2026年投產的新加坡第三期工廠分散風險。

未來展望:温和增長與資本支出聚焦

關於第三季度指引,聯電錶示晶圓出貨量預計低個位數增長,美元定價保持穩定,產能利用率維持70%中段水平。在長期投資的計劃里,2025年資本支出計劃為18億美元,重點投向新加坡廠擴產及12納米技術研發,這是與英特爾(INTC.US)合作的項目。新加坡新廠預計2026年初量產,強化供應鏈韌性並滿足客户地理多元化需求。

總結

聯電Q2財報顯示其成熟製程競爭力穩固,22/28nm收入佔比40%凸顯技術優勢。行業層面,AI與汽車電子需求推動半導體復甦,但地緣政治與高端設備依賴仍為挑戰。聯電通過擴產與技術升級,有望在成熟製程市場保持領先地位。聯電股價因第二季度財務業績低於預期而下跌,截至發稿,該公司盤前跌1.54%,報7.01美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