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0 18:06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富德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富德生命人壽」)瘋狂擴張后急建「賣資產專班」,鉅額資金窟窿能填上嗎?
7月3日,富德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召開了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會,審議了關於公司建立資產處置盤活專班決策機制並制定相關議事規則的提案,並表決通過。
富德生命人壽曾憑藉萬能險迅速崛起,一度躍居壽險行業第三,僅次於國壽、平安。其激進擴張模式主要體現在大量投資不動產、股權等領域,積累了一定規模的資產,但隨着市場環境變化和監管政策趨嚴,這種模式的弊端逐漸顯現。
近年來富德生命人壽因激進擴張導致資金困境,流動性壓力凸顯,連續四年未披露年報,同時罰單不斷,目前正試圖通過資產處置,能否破局?
從「行業第三」到泥潭深陷:激進擴張埋下的雷
愛企查顯示,富德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3月4日,註冊地位於深圳市。
富德生命人壽曾在保險市場中憑藉激進擴張策略嶄露頭角,然而近年來卻深陷困境。在發展歷程中,該公司於2008~2015年期間實現了一騎絕塵的高速發展。彼時正值中國壽險業快速發展的第一階段,也是「國十條」加持保險業下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公司通過銀保渠道狂賣高成本、短期限、保障低的理財型保險產品,迅速做大保費規模,2015年規模保費高達1651.94億元,市場排名躍升至行業第三,超過新華人壽、太保壽險與人保壽險,緊隨中國人壽和平安人壽之后。
在資產端,公司開啟「資產驅動負債」模式,將保險資金大量投入股市、地產及能源項目。例如,在二級市場頻頻舉牌,耗資近千億元,目前持股5%以上的上市公司多達九家,包括恆嘉融資租賃、首鋼資源、佳兆業集團、中煤能源、重慶銀行等5家H股公司,以及農產品、金地集團、浦發銀行、北京文化4家A股公司。同時,還從佳兆業集團手中接手了國民信託40.73%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在不動產領域,公司在一、二線城市持有大量商業地產。
在富德生命人壽快速發展的背后,離不開張峻的掌舵。張峻自2006年入主富德生命人壽后,通過激進擴張迅速將其推至行業前三,但隨着政策監管趨嚴,2016年萬能險監管收緊,疊加實控人張峻被調查,公司保費收入大幅下降,從2015年的1651.94億元降至2016年的1039.99億元。此后幾年,保費持續收縮,2019年保費僅剩537.87億元。2016年公司也由盈轉虧,淨利潤虧損高達38.81億元。
儘管公司一度恢復運營,但其資本運作方式(如股權代持、關聯交易)始終引發爭議。2022年張峻低調回歸后,富德生命人壽雖嘗試轉型,但高管頻繁變動和戰略搖擺仍難掩經營困境。
自2024年以來,富德生命人壽經歷了多次核心高管更迭,包括原董事長方力和總經理張漢平的相繼離職,導致公司治理陷入權力真空。接任者徐文淵雖肩負數字化轉型重任,但缺乏壽險核心業務經驗,仍未能力挽狂瀾。此外,2024年3月,分管精算與風控的副總經理田鴻榛突然加盟復星保德信人壽,帶走大量精算骨干,導致公司產品定價模型停滯,準備金計提出現重大漏洞,償付能力環比下降12個百分點。
在《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中,張峻以200億元財富位列第1390名,但其「神祕商人」形象和激進作風使其在公眾中口碑兩極分化。行業內部評價其「好勇鬥狠」,但同時也承認其資本運作能力。
自2021年起,富德生命人壽的年報披露戛然而止,僅以「過渡期政策調整」為由暫緩披露,至今未公佈年報預計披露時間。其最后一份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僅為103%,逼近監管紅線,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更是低至87%。
2023年4月,因上一年度資產負債管理能力評估結果不佳,公司股權投資與不動產投資管理能力暫時未達標。在此嚴峻形勢下,公司近年經營增長乏力,近期披露的數據顯示,2025年1月富德生命人壽山東分公司保費同比下滑34.57%,市場份額降至1.48%。
從公開信息看,資產處置專班的核心是「盤活存量」。據行業分析,富德生命人壽過往擴張中積累了大量不動產、股權等資產,部分因市場波動或監管調整陷入閒置。
例如,其在一、二線城市持有大量商業地產,近年因寫字樓空置率上升導致租金收益下滑;其長期股權投資佔了一半資產,而部分上市公司股權因股價波動被套牢,流動性極差。
會議召開之前,富德生命人壽已經連續四年未披露年報,連續13個季度未披露償付能力報告。另外,其風險綜合評級已降至D級,處於高風險狀態。
此前,富德生命人壽在資本市場上動作頻繁,曾耗資近千億舉牌多家上市公司,包括金地集團、農產品、佳兆業等。然而,這些投資面臨嚴峻挑戰,如佳兆業淪為「仙股」,北京文化2025年上半年預虧超1.9億元,恆嘉融資租賃連續虧損。為緩解流動性壓力,公司啟動「資產處置盤活專班」,試圖通過出售閒置資產回籠資金。
專班的成立,意味着這些資產將進入「集中處置期」。通常情況下,專班由高管層直接牽頭,聯合財務、投資、合規等部門,制定資產分類處置清單。對於優質但低效的資產,可能通過合作經營、資產證券化等方式提升收益;對於閒置或虧損資產,則可能通過折價轉讓、司法拍賣等方式快速回籠資金。
但資產處置能否「解渴」?市場態度分化。樂觀者認為,若能盤活30%的存量資產,可回籠數百億資金,緩解現金流壓力;悲觀者則指出,當前資產市場低迷,折價處置可能加劇利潤虧損,且若不解決年報披露、治理結構等根本問題,「賣資產」只是權宜之計。
62億元押注廣匯能源:「富德系」的翻盤賭局?
前不久即5月16日,廣匯能源公告稱,富德生命人壽和深圳富德金蓉控股有限公司擬斥資62億元收購其15.03%的股份。6月5日,廣匯能源公告上述股份轉讓已經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富德生命人壽投入的40.5億元資金來源於其分紅險產品,而富德金控的21.5億元則來自集團內自有資金。且富德生命人壽與富德金控存在合夥、合作、聯營等其他經濟利益關係,構成一致行動人關係,均由富德集團實際控制。
據瞭解,「富德系」的買入是出於對廣匯能源的看好;而廣匯能源出售15.03%股份的理由是,基於自身資產管理需求,積極引入長期價值投資者賦能產業發展,助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以最佳業績持續提升股東投資回報。
廣匯能源作為深耕能源領域多年、擁有煤油氣全資源及多元業務板塊的上市企業。廣匯能源2024年營業總收入為364.41億元,同比下降40.72%;歸屬淨利潤為29.61億元,同比下降42.60%;扣非淨利潤為29.52億元,同比下降46.41%。
廣匯能源2025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89.02億元,同比下降11.34%;歸母淨利潤6.94億元,同比下降14.07%;扣非淨利潤7.01億元,同比下降9.48%;負債率52.34%;毛利率20.48%;財務費用2.44億元;投資收益-2791.71萬元。
雖然業績受到近幾年內捲風氣的影響,但在近期反內卷概念熱度中,逐漸獲得資金青睞。廣匯能源憑藉深厚底藴、綠色轉型成果及資源與產能優勢,成為「富德系」投資的重要標的,后者期望分享其發展紅利。
富德生命人壽對這次投資進行了信息披露,詳細列出了最新的股東情況和持股、控制境內外其他上市公司5%以上的股份情況。
具體而言,富德生命人壽共有8家股東,其中深圳富德金蓉控股有限公司持有20.00%的股份,深圳市厚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7.93%,深圳市國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佔股16.77%,深圳市盈德置地有限公司擁有15.27%的股權,深圳市洲際通商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1.70%,富德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57%,而大連實德集團有限公司和大連東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各自持有3.88%的股份。
在資本市場佈局方面,富德生命人壽對多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投資。據統計,其持有股份超過5%的上市公司包括5家港股企業和4家A股企業。
港股方面,富德生命人壽持股比例較高的企業有恆嘉融資租賃(21.18%)、首鋼資源(28.38%)、佳兆業集團(21.92%)、中煤能源(15.92%)以及重慶銀行(6.26%);而在A股市場,其投資涵蓋農產品(29.97%)、金地集團(29.84%)、浦發銀行(20.66%)和北京文化(15.60%)。
顯然,公司大部分股權佔比構成了其資產端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瞭解,富德生命人壽多筆投資因涉及的地產、影視、融資租賃等行業陷入困境,處境愈發艱難,僅銀行股及能源股貢獻正收益,在此背景下成立「資產處置盤活專班」十分必要,以通過相關方式轉化收益或減少損失。
年報「隱身」+罰單扎堆:合規防線已千瘡百孔?
富德生命人壽長期依賴銀保渠道銷售產品,2024年個險代理人規模縮減至12萬人,較2020年峰值下降40%,人均產能僅3.2萬元/月,遠低於平安人壽的水平。銀保渠道的過度依賴導致個險渠道「營養不良」,產品競爭力下降,退保率高企。這種渠道結構的失衡,使得公司在面對市場變化時缺乏靈活性和抗風險能力。
此外,該公司的糾紛訴訟不斷。7月26日,山東電視臺生活幫欄目報道,王先生稱,2017年花15萬元在富德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諸城支公司購買了一份養老保險,到期后,實際收益「縮水」3萬元。對此,保險公司迴應,收益是嚴格按照精算得出,不會有錯。之后查明,原來是保險公司將領取方式弄錯了。目前,保險公司承諾對王先生進行補償。
這一事件反映了富德生命人壽在實際操作中出現了糾紛,這表明,即使在理論上科學嚴謹的流程下,實際執行過程中仍需加強監管和審覈,以確保消費者權益不受侵害。
值得注意的是,據報道,因銷售誤導引發的理賠糾紛激增,2024年公司訴訟賠付支出同比增長55%,僅「退舊保新」詐騙案涉及的賠償金額就超過3000萬元。
到目前為止,富德生命人壽已經有四年時間沒有公開年報了。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監管部門的罰單卻不斷涌現,這暴露出該公司在合規管理方面存在着嚴重問題。
7月,榆林監管分局發佈消息,富德生命人壽榆林中心支公司由於「保險銷售‘雙錄’制度執行不力,對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造成影響」,被處以6萬元罰款;該公司銀保部業務支持崗王海嶺受到警告,同時被罰款1萬元。
6月,吉林監管局公佈了多起行政處罰公告,其中富德生命人壽吉林分公司因「向投保人提供保險合同約定之外的利益」,被罰款8萬元,時任該公司銀保部經理助理姜崴被罰款2萬元;同月,惠州監管分局表示,富德生命人壽惠州中心支公司存在「虛列費用」的行為,被罰款12萬元,對時任該支公司銀保業務部經理劉亦寧給予警告並罰款2萬元。
5月,富德生命人壽東莞中心支公司因「未經監管部門批准就擅自變更營業場所」,被罰款3萬元,時任該公司總經理受到警告並被罰款2萬元;同月,該公司位於遼寧阜新和浙江嘉興的分支機構都因「財務數據不真實」,分別被罰款15萬元和25萬元。
富德生命人壽近期頻繁收到罰單,這反映出其在分支機構合規管理上存在嚴重的不足。這些接連出現的監管處罰,不僅對公司的聲譽造成了損害,還進一步加大了其整體的經營風險。(《理財周刊-財事匯》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