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重要會議再提「反內卷」、「小作文」繼續「添油加醋」,多晶硅時隔5日再次漲停!

2025-07-30 18:17

周三,多晶硅再次迎來強勢上漲行情,主力2509合約收盤大漲8.87%,盤中一度觸及9%的漲停板,時隔5天再次漲停,增倉23849手,顯示出市場強烈的做多情緒;截至目前,多晶硅本月累計漲幅已接近70%!現貨市場方面,多晶硅N型緻密料主流價格維持在46.5元/kg,N型復投料主流價格47元/kg,整體持穩運行。

政治局會議再提「反內卷」,多晶硅尾盤強勢觸及漲停!

市場分析認為,此次多晶硅價格異動的主要驅動力可能來自於政策面的重大變化。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明確指出要"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和"推進重點行業產能治理"。光大期貨分析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表示要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之間的無序競爭,推進重點行業產能治理。這一表態再次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市場的積極情緒,同時,這種情緒在短期可能還會有所延續。"

新湖期貨進一步分析指出,今日與重要會議相關的內容陸續整理發布,會議指出要依法依規治理企業(刪除了月初的低價二字)無序競爭,推進重點行業產能治理。其中重要領導人多次強調要破除「內卷」暢通國內大循環。而下午發改委再度發文,要求嚴防地方政府通過政府投資基金變相補貼產能過剩領域,防止重複投資和無序競爭,應和了《求是》發文提出的要規範政府行為,促進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的「反內卷」方針之一。

此外,工信部此前的表態也是重要催化劑。7月28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同志座談會在京召開,會議強調要"加強光伏等重點行業治理,以標準提升倒逼落后產能退出"。弘業期貨表示,工信部的最新表態印證了行業整頓的決心,這為價格提供了支撐。

最后,新一輪「小作文」或對多晶硅價格漲勢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昨日,市場傳聞光伏行業可能實施"以大收小"的產能收儲計劃。華聞期貨指出,7月29日,市場傳聞11家頭部企業聯合組建合資公司,計劃承債收購6家企業70萬噸產能,涉及通威、協鑫等龍頭。這一舉措雖未完全落地,但已形成市場預期,部分中小產能因資金鍊緊張選擇停產,7月在產企業僅9家,較年初減少4家。

雖然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晚些時候發佈澄清公告稱"相關內容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但業內多方消息顯示,未點名具體澄清內容。新湖期貨分析認為:"雖然昨日光伏行業協會發文闢謠,但市場情緒仍對傳聞部分內容進行想象,驅動盤面持續上漲。"

多晶硅上漲更多是受政策預期驅動,而非基本面實質性改善?

從供需基本面來看,多晶硅市場仍處於調整期。安泰科數據顯示:"本周多晶硅n型復投料成交均價為4.71萬元/噸,周環比上漲0.64%。n型顆粒硅成交均價為4.43萬元/噸,周環比上漲0.68%。"硅業分會統計顯示:"7月份國內多晶硅產量約10.78萬噸,環比增加5.7%。1-7月份產量累計70.49萬噸,同比減少41.5%。"

銀河期貨分析指出:"從供需來看,8月多晶硅企業提產較多,預計8月多晶硅產量可能增加3萬噸左右,8月硅片排產環比7月基本持平,預計8月多晶硅過剩1.5-2萬噸。"這一供需格局表明,當前價格上漲更多是受政策預期驅動,而非基本面實質性改善

資金流向方面,多晶硅期貨市場呈現明顯的資金流入態勢。恆銀期貨指出:"主力合約持倉量達164490手,較前一日增加2.3萬手,資金持續流入。"這種資金推動型的上漲往往伴隨着較高的波動性。瑞達期貨提醒投資者:"今日多晶硅高位盤整,雖然光伏行業出面闢謠,但是並未直接否定收購傳聞,故后續市場依舊有炒作空間。"

機構如何看待多晶硅后市行情?

對於后市走勢,機構觀點呈現分化。新湖期貨認為:"行業基本面仍偏寬松,但近期政策與資金擾動大,短線建議根據趨勢操作,暫不建議單邊做空,多硅料利潤策略(多多晶硅,空工業硅)可持續關注。"國投期貨則表示:"政策預期持續發酵,價格波動放大,建議多頭部分止盈,依舊謹慎單邊做空,注意倉位控制。"

華聞期貨分析指出,今日多晶硅大幅上漲的原因本質是「反內卷」政策預期、成本支撐與資金博弈的共振,而非供需反轉。儘管價格突破成本線,但高產能低需求的根本矛盾未改。后續需關注8月產能出清落地情況,下游組件端對高價的接受度,交易所是否進一步出台調控措施。恆銀期貨也認為,「需警惕復產預期及終端需求恢復滯后帶來的價格回調風險,但政策落地后行業集中度提升或支撐長期價格中樞上移。」

瑞達期貨指出,供應端有潛在增量、需求端增長存在不確定性,以及政策和宏觀經濟等因素,預計下周多晶硅行情將面臨一定調整。價格雖有成本和政策支撐,但上方空間受下游接受程度限制,大概率呈現震盪走勢。今日多晶硅高位盤整,雖然光伏行業出面闢謠,但是並未直接否定收購傳聞,故后續市場依舊有炒作空間,建議暫時觀望,或者佈局看跌期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