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0 15:46
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上海7月30日電(李一帆)7月29日晚,理想汽車首款純電SUV理想i8正式上市,指導價32.18萬元至36.98萬元,相比全系預售價格降低4至5萬元。理想i8能否幫助理想汽車正式打開純電市場,扭轉2025年以來銷量低迷的態勢,成為業內外關注焦點。
配置不及預期,資本市場反應平淡
2025年是理想汽車成立10周年。過去10年里,理想汽車收穫了136萬車主用户,開闢了增程細分市場,並憑藉「冰箱彩電大沙發」的創新配置成為佼佼者,領跑一眾新勢力品牌。
然而,進入2025年,隨着鴻蒙智行系列車型在增程領域銷量節節攀升,理想汽車的增程紅利不再明顯。
2025年上半年,理想汽車累計交付新車20.39萬輛,同比增長7.91%,但增速明顯放緩,僅完成全年64萬輛銷量目標的31.87%。其中,6月交付3.63萬輛,同比下降24.1%,環比下降11.20%。
湘財證券分析師汪煒認為,這反映出理想汽車增程技術優勢減弱、產品吸引力下降及銷售體系調整帶來的短期擾動。
因此,理想i8作為理想汽車首款純電SUV,被視為理想發力純電的轉型之作,也成為理想眾多新技術的「集大成者」。
發佈會上,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為i8打造的新產品概念,是「理想i8=越野車+轎車+MPV」。集諸多細分品類為一身的同時,理想將i8的價格拉至低點,32.18萬元起步,與理想增程車型L8同一價格,超出了不少人的預期。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定價或是受到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是公司的毛利率規劃和產品成本。理想現有的增程六座SUV L8是i8的價格基點,純電的i8理論上成本更高,理想對經營盈利有規劃有要求,在配置差不多的情況下定價不能低於L8。另一方面是市場接受度。目前理想很多潛在客户還是有一定的里程焦慮,相對來説更習慣增程而不是純電,因此很難讓用户接受比L8更高的價格,i8和L8價格一致,能給予用户最大的自由選擇權。
雖然理想i8的市場價位已經處於低位,但新車配置公佈后依然受到部分消費者的詬病,認為理想i8 Pro版沒有冰箱、后排彩電,Max版沒有后排彩電,只有Ultra版標配「冰箱彩電大沙發」,以及缺少前備箱,后備箱空間較小等。
儘管中低配車型不標配「冰箱彩電大沙發」是理想汽車的慣性配置,但在兩天后樂道大六座SUV L90即將上市的背景下,消費者並不完全買賬。事實上,理想i8價格發佈后不到半小時,樂道品牌銷售就在各大銷售羣里宣佈,樂道L90的頂配車型價格不會超過32萬元。
資本市場對理想i8上市后的反應也較為平淡。
美東時間7月29日,理想汽車美股盤前一度上漲6%,最終未能維持漲勢,截至收盤,股價大跌6.2%至27.38美元/股。北京時間7月30日早盤,理想汽車港股股價更是跌超10%,截至發稿報收104.7港元/股。
補能體系持續完善,或成市場重要推手
早在幾年前,李想公開表示理想汽車不做純電SUV的理由是認為外部充電環境尚不夠理想,無法完全解決用户的里程焦慮。
中大型純電SUV更是如此,由於較難同時滿足「大空間+長續航+合適定價」,2024年30萬元以上六座純電SUV銷量僅2.6萬輛,純電滲透率僅5%。
因此理想汽車近幾年發力佈局充電樁業務,為進入純電市場做準備。2025年,李想認為時機已至。發佈會上,李想透露,截至目前理想汽車已在全國建成超3000座超充站、超16000個超充樁,率先實現省級行政區全覆蓋、四線及以上城市全連通,實現行業第一的超充覆蓋率。
在高速場景下,理想超充站覆蓋中國最繁忙的18條高速,超充站超1000座,平均150公里就有一座。城市場景下,超充站超2000座,覆蓋256個城市,一二線城市實現3公里半徑覆蓋。
李想表示:「理想所有的超充站點均位於地面,好找、信號強,超寬車位設計方便停車開門避免糾紛,例如我們在高速上租5個車位但只放4根樁,在城市里租10個車位只放8根樁,讓每個車位更加寬敞,使用成功率近100%。」
汪煒認為,目前市場上高端純電六座SUV仍是藍海區,雖然下半年會有特斯拉等幾家純電六座上市,但是i8有望憑藉空間、800V超充和全棧智駕,在30萬至40萬元區間具備卡位優勢,預計2025年理想i8銷量為5萬輛,2026-2027年i8營收增速分別為100%和30%。
華源證券分析師李澤認為,考慮到理想i8在智能駕駛體驗、空間、補能方面均具備競爭優勢,並且大六座SUV的直接競爭對手還不算多,預計i8月銷量有望超過5000輛。
VLA大模型「上車」,有望成為品牌終極「護城河」
理想i8上市發佈會上,理想汽車同步發佈了VLA(視覺語言行動)司機大模型,並宣佈8月份將在i8上交付,所有理想AD Max高階智能駕駛系統車型也會在8月同步OTA升級。
VLA大模型和常見的端到端大模型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VLA模型是可以走向更高級別的智能駕駛,但它現在處於起步階段,起步階段的VLA模型約等於端到端的上限。」理想汽車智能駕駛研發高級副總裁郎咸朋説,「VLA模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我認為這個過程不會特別慢,端到端從10MPI到現在100MPI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VLA的迭代速度也會非常快,可能明年就迭代到1000MPI了。」
理想VLA大模型的亮點之一,是「理想同學」(理想汽車AI智能助手)從一個語音助手升級爲了AI智能體,可以自主使用工具、完成複雜任務、專屬記憶連接,不僅智能化功能增多,並且能讓用户通過自然語言交互。例如,想調節空調出風口,可以不再説「空調出風口往上/下調」,而是説「我右邊胳膊冷」「我胸口有點熱」等,系統會自動做出調整。
理想汽車智能駕駛高級算法專家詹錕表示:「相對於端到端大模型,VLA模型的重要優勢是有思考能力。在VLA里面,L(Language語言)非常重要,自動駕駛想要往L4或者往更高的能力前進,L是必經之路。現在無論是大語言模型還是其他模型,都開始做端到端的L。我們也在大力發展L,目前在VLA里面有很多應用。」
此前,李想表示將理想汽車重新定位為一家人工智能企業,把汽車作為人工智能時代的空間機器人,作為理想人工智能的一個應用場景。
近一年多來,理想汽車的戰略資源全力向人工智能傾斜,大規模採購高性能算力卡,廣泛招攬頂尖智駕研發人才,並積極推進自研智能駕駛芯片的開發進程。李想在i8上市發佈會上透露,2025年理想在人工智能上的投入會超過60億元。
汪煒指出,產品與AI深度融合,構建完整的生態系統,或將成為理想汽車未來核心競爭力,「從i8到純電再到VLA的戰略推進,是品牌基本面拐點向上的體現,VLA代表技術生態的終極壁壘,打開遠期發展空間」。
李澤認為,汽車有望成為VLA可量產的最早載體,「目前國內元戎啟行、理想、小鵬、小米等均在VLA模型理論層面有所進展,其中理想、小鵬的汽車VLA工程化落地較快」。
「短期看,VLA有望帶來公司汽車銷量的提升及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消費者對智駕體驗的提升非線性,車位到車位智能駕駛體驗的優化對消費者的邊際效用逐步遞減。只有推出全新的、有價值的功能,才能搶佔消費者的心智。而VLA賦能下的輔助駕駛新功能有望為消費者帶來顯著差異化的智駕體驗,率先推出相關功能的車企有望把握窗口期、進而提升銷量。長期看,由於VLA具備成為廣義具身智能基礎模型的潛力,公司業務結構及商業模式或迎來新變化。屆時VLA可能會在除汽車外的各種終端上落地,產品的交互形式有較大想象空間。」李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