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0 17:29
中國平安(601318.SH;02318.HK)高管團隊再添一員「80后」猛將,螞蟻集團原副總裁王曉航加盟。
7月29日,中國平安宣佈,聘任王曉航出任集團首席技術官(CTO)兼平安科技總經理。
王曉航加盟平安后,平安科技迎來新任總經理。這也是中國平安年內第8家子公司高管換防。
今年以來,中國平安旗下平安人壽、平安銀行、平安信託、平安資管、平安養老險、平安好醫生、金融壹賬通、平安科技8家公司核心高管變陣,主要是內部提拔和跨板塊輪動,少數從外部引進。這輪調整后,平安子公司「75后」高管數量增多,「80后」高管逐漸嶄露頭角。
在平安高管大變陣背后,這家總資產超13萬億元巨擘正開啟新一輪改革創新之旅。
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在2024年年報致辭中表示,長期來看,平安的金融、醫療、養老發展藴藏着新的巨大動能,從市場趨勢看,多元金融需求旺盛,醫療健康領域需求及潛力巨大,高質量養老服務需求及意願強烈,平安「綜合金融+ 醫療養老」戰略前景廣闊。「改革創新」是中國平安2025年度經營方針的重要主題,全面數字化戰略是2025開年的首要任務。
中國平安對時代周報記者稱,王曉航的加入,為進一步深化「綜合金融+醫療養老」雙輪並行、科技驅動戰略,實現全面數字化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王曉航加盟,「金融賦能業務」謀變
在推進全面數字化戰略之際,中國平安首次設立CTO一職,由王曉航擔綱。
王曉航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擁有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時代周報記者從中國平安了解到,王曉航是一名「80后」。
加入平安前,王曉航曾在谷歌(美國)、彭博集團等國際知名企業擔任高級技術經理。2015年,他出任百度首席架構師,推動打造百度錢包和金融業務。2016年加盟螞蟻集團,歷任螞蟻集團副總裁、財富及保險事業羣CTO等職務,負責領導數字金融和AI創新,管理包含財富、保險、消費金融、網商銀行和芝麻信用在內的技術和研究團隊,曾推出AI金融管家、AI金融業務助手等領先的生成式AI產品。
今年2月,王曉航從螞蟻集團離職,如今已加盟平安。中國平安稱,王曉航深耕「金融+科技」領域近20年,在金融業務數字化轉型、金融大模型研發與應用等方面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一流的技術水平和卓越的創新能力。
實際上,中國平安對科技、AI的投入已超15年,持續打造領先科技能力,廣泛應用於金融主業,並加速推進「綜合金融+醫療養老」生態圈建設,對內強化業務場景的智能應用,對外促進行業數字化轉型進程。
馬明哲在今年5月的股東大會上表示,人工智能已在平安主業的各個環節全面鋪開。在數據方面,平安過去多年來構建了「953」AI科技底座,即9大數據庫、5大實驗室和3大科技公司;在場景方面,平安集團在綜合金融方面有着全面的技術牌照,每6箇中國人中就有1個平安客户;在算力方面,公司一年利潤超千億元,可以大量投入科技領域。
中國平安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王曉航的加入,有助於公司全面提升AI技術研發與應用水平,推動自研大模型與大數據開源平臺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建設「數字化經營、數字化運營、數字化管理、數字化營銷、數字化服務」五大體系,為進一步深化「綜合金融+醫療養老」雙輪並行、科技驅動戰略,實現全面數字化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長期以來,中國平安藉助陸金所、金融壹賬通、平安好醫生等成員公司經營科技業務。從2024年三季度起,平安「科技業務」改名為「金融賦能業務」。
在今年3月的業績會上,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郭曉濤迴應稱,「中國平安對於科技定位是非常清晰的,我們的整體戰略是綜合金融+醫療養老,現在及未來的科技投入和發展,都是聚焦如何讓醫療健康養老業務持續健康發展,為企業創造價值。」
在平安好醫生、金融壹賬通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迎來高管調整。
7月10日,吳軍辭任平安好醫生執行董事及總裁,「80后」執行副總裁臧珞琦出任執行董事。
平安好醫生是中國平安「醫療養老生態圈」旗艦,負責主要推動整個生態圈的醫療健康服務發展,公司於2025年2月並表平安集團。平安好醫生2024年實現首次年度盈利,其中,居家養老業務收入同比大幅增長413.5%。
臧珞琦在業績會上説,並表后平安好醫生將與集團進一步深化協同和賦能,進行產品創新和迭代,相信未來在拓客、產品研發、AI賦能以及數據共享領域等都將有更好發展。
另一邊廂,作為中國平安旗下的金融科技「獨角獸」,金融壹賬通於今年2月換帥,「準80后」陳當陽正式出任公司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及董事長。
7月9日,金融壹賬通宣佈「私有化先決條件」達成,市場監管總局也已批准該計劃的經營者集中申報。
如何推進金融壹賬通私有化,帶領公司扭虧,進一步與平安生態系統整合,這是陳當陽的重任。
加速年輕化,壽險、銀行核心高管更替
年輕高管挑大樑,是平安高管這輪調整的一大特點。
今年3月,平安人壽宣佈兩項重要任命:「85后」副總經理蔡霆兼任副董事長,「75后」史偉玉擬任公司總經理。5月下旬,史偉玉的任職資格獲批,成為繼余宏之后平安人壽的第二位女性總經理,57歲的余宏已跳槽至友邦人壽任總經理。
蔡霆出生於1985年,自2014年加入平安以來,曾在中國平安、平安銀行任職,擔任過中國平安副首席財務執行官。目前,他在平安人壽分管渠道、產品及財企中心,是推動平安壽險「4渠道+3產品」戰略持續落地的關鍵人物。
史偉玉出生於1976年12月,是平安系一位資深女將,加入平安工作已有26年,從平安人壽基層做起,一步步升至總經理。經過一系列調整后,平安人壽10人高管團隊中,有2名「80后」;6名「70后」,其中3名是「75后」;2名「60后」。在平安壽險新一輪改革創新中,年輕高管走向臺前。
郭曉濤認為,壽險進入黃金發展期,壽險將成為中國進入老齡化、進入長壽時代的客户剛需,以壽險為基礎,持續奠定醫療健康養老的服務。
平安人壽對時代周報記者稱,蔡霆及史偉玉均為平安自主培養的優秀複合型管理干部。本次調整,將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架構,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深化壽險改革轉型,推動公司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
今年7月,「準80后」靳超正式出任平安養老保險總經理,他此前任渤海銀行副行長。
另一邊,平安銀行也迎來年輕高管。
3月,平安銀行深圳分行行長王軍擬升任總行黨委委員、總行行長助理,分管零售條線,其任職資格尚待監管覈准。王軍系「75后」,生於1977年3月。
平安銀行行長冀光恆在業績會上坦言,該行班子梯隊年齡偏老,只有首席風險官吳雷鳴屬於「75后」,要提前安排人才梯隊。王軍在大連、西安、廣州和深圳四家分行做過一把手,突破困局的能力有目共睹,擬調到總行並分管零售業務,發揮其年輕、有衝勁、戰略領域和執行能力強的特點。
當時,冀光恆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稱,未來將持續關注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
幾天后的3月21日,平安信託時任董事長方蔚豪被平安銀行聘任為副行長。6月下旬,方蔚豪的副行長任職資格獲監管覈准。
方蔚豪生於1973年,2012年8月加入中國平安,曾在平安國際融資租賃、平安產險、平安健康醫療科技等擔任高管。
時代周報記者瞭解到,方蔚豪調任平安銀行后,被委以重任,執掌對公條線。2023年下半年以來,平安銀行主動調整零售業務,對公業務補位,2024年貢獻了近80%的淨利潤。
冀光恆對時代周報記者説,在零售改革的過程中,對公業務也要補上,沒有一家大的銀行是「偏科」的,所以還需要均衡發展。平安銀行將積極推動對公補位,加大信貸投放,提升資產質量,在資源、風險政策等方面繼續給予對公業務支持,延續去年的增長勢頭。
方蔚豪上任后,平安銀行如何繼續發力對公業務,待進一步觀察。
資管雙翼調整,信託換帥、資管換將
在資產配置充滿挑戰的低利率時代,中國平安旗下資管板塊成員公司高管進行了一輪換防。
4月底,擔任平安資管總經理6年后,羅水權因工作調整辭職,由董事長黃勇兼任總經理臨時負責人。
5月,方蔚豪卸任平安信託黨委書記,轉赴平安銀行任職;王欣從平安資管調任平安信託黨委書記,並有望接任董事長;平安銀行總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董續勇,則填補王欣在平安資管的空缺。
王欣出生於1974年,曾在銀行體系深耕多年,2020年加入平安資管擔任風控總監,2021年4月晉升爲首席風險管理執行官、合規負責人,2023年10月起同時擔任公司總經理助理。
新帥面臨新的挑戰。平安信託在2024年年報中稱,當前信託行業轉型進入發展快車道,但盈利模式轉型進度依舊迟緩。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重點行業風險防控化解壓力,信託業整體上仍處於轉型探索階段。
平安資管負責管理中國平安保險資金的投資資產,同時提供全面的第三方資產管理服務。截至2024年12月末,其受託資產管理規模達5.80萬億元。
馬明哲在年報中稱,隨着國內利率中樞持續下行,資產端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要強化資產負債聯動,堅定穿越周期的資產配置策略。
7月,黃勇發文稱,中國平安將繼續加大權益配置力度,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新型基礎設施和價值型品種等領域的投資力度,以實際行動踐行耐心資本擔當。
近年來,中國平安高管進行了一輪大調整。2024年12月,「80后」副總經理付欣再添新職務,兼任財務負責人;「75后」張智淳出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兼審計責任人。今年3月,41歲的徐菁出任中國平安首席合規官。
這輪密集調整后,年輕高管擔綱,成為平安新一輪「改革創新」的關鍵人物。
一位業內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中國平安被稱為中國保險業的「黃埔軍校」,以知人善任聞名,在持續培養、造就內部的核心骨干,並持續吸納與包容各界人才,打造國際化、專業化、年輕化的人才梯隊,在歷次高管調整中均實現了有序接替,支撐平安戰略不斷敏捷升級與業務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