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0 16:2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量子位)
SDP Sensing Challenge (SSC)是與ACM Mobicom會議合作舉辦的首屆全球無線感知競賽,由中國通信企業協會、SDP感知數據平臺、IEEE 通信感知一體化新興技術委員會等機構,聯合華為、英特爾、中興、豐田、LG電子、Chaspark等全球領先企業發起。賽事旨在打造全球頂尖的競技平臺,吸引全球頂尖科研團隊、科技企業和高校人才同台競技。
SSC是聚焦無線感知與AI賦能全球性競賽平臺,致力於匯聚全球產學研力量,深度協同創新,共同推動前沿無線感知技術的突破與商業落地。參賽者將獲准使用大廠特供感知採集軟件,免費獲取上百GB開放無線感知數據,獲獎者將受邀參加CCF-A類國際頂級會議。賽事鼓勵圍繞「感知+AI」領域進行自由探索,參賽者需設計方案、算法和模型,以解決無線感知技術與AI技術深度融合與交互的關鍵挑戰,推動「感天下,智未來」的萬物智能感知技術創新與規模化應用。
總決賽及頒獎典禮將於MobiCom 2025大會期間隆重舉行,賽事總獎金池高達95,000美金,將重點表彰具有技術創新、工程可實施性及商業落地潛力解決方案的獲獎團隊。
本次大賽為團體賽,面向全球開放,不限年齡國籍,高等院校在校學生(包括高職高專、本科、研究生)以及科研機構和企業從業人員均可參賽。具體要求如下:
爲了保證大賽的公平性,大賽主辦和協辦支持單位如有機會接觸賽題和相關數據的人員不允許參賽。
1、賽題設計:
大賽鼓勵參賽隊伍圍繞無線感知領域,基於AI技術(包括大語言模型、基礎模型等)自由探索感知技術與應用解決方案。參賽者可自定義任務與場景,設計算法與模型,展示AI賦能無線感知的創新潛力。官方提供若干典型任務(如存在檢測、人數統計、定位與跟蹤、行為識別等)及相關數據集作為參考示例,其中部分任務將採用客觀評分與主觀評分相結合的評審方式,確保方案的技術表現和綜合價值均得到充分體現。參賽方向不限於官方示例,任何具備技術合理性與創新性的方案均可參賽。
2、數據及設備支持:
為支持參賽隊伍實現高質量的建模與驗證,組委會提供來自全球領先企業的真實場景無線感知數據集,並聯合中興通訊提供專業級Wi-Fi 6(AX3000系列)設備及ZTECSITool採集工具包,供參賽隊伍用於真實環境下的高分辨率CSI數據採集與實驗驗證(設備資源有限,先到先得)。
3、成果共享:
賽事鼓勵參賽隊伍開發具備高實用價值和實際部署潛力的智能感知解決方案。賽事結束后,所有優秀參賽方案及模型將開源至SDP平臺,促進全球技術共享與生態繁榮。
1、報名組隊
報名要求:報名時所有團隊成員需提供個人基本信息;參賽選手應當保證身份信息的真實性。大賽組委會承諾其中涉及個人隱私的內容予以保密;
組隊要求:參賽者可自由組隊,每隊成員不超過5人。所有參賽者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組隊並以團隊形式提交參賽作品,一經組隊,不得更換或退出。所有參賽賬户不得轉讓、出借、出售或以任何形式共享,賬户安全由參賽者本人負責。如出現盜用、泄露等安全問題,須立即通知組委會處理。
作品提交規則:每支隊伍最多可提交作品10次,大賽將以最后一次提交爲準進行評審。若希望參與多個任務方向,可組建新隊伍提交作品。迴避原則:大賽出題人員及所在部門人員禁止參與所出具的賽題,直接參與大賽策劃、組織、技術服務的工作人員等相關人士禁止參賽,禁止委託他人蔘賽或違規指導參賽團隊。
2、作品要求
作品原創:參賽作品必須保證原創性,不違反任何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識產權或其他權利,一經發現或經權利人提出並查證,大賽組委會將取消其比賽資格和成績並進行嚴肅處理;
作品知識產權:參賽隊伍保留對其提交作品的全部知識產權,包括算法、模型、方案等;在參賽者同意的前提下,組委會可將參賽作品及相關資料用於宣傳展示、出版發行、展覽活動、平臺公開下載等用途;所有參賽作品須為原創,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比賽期間,參賽數據、代碼與模型須保持私有狀態,不得對外公開;比賽結束后,所有作品將統一在SDP平臺開源公佈,參賽即視為同意該開源條款,但原始知識產權仍歸參賽者所有。
競賽數據説明:組委會授權參賽人員使用提供的數據進行指定比賽的模型訓練工作,參賽人員不得將數據用於任何商業用途。若做科研使用,請註明數據來源於相關數據提供單位;
作品合規性:參賽團隊需保證提交作品的合規性,若出現下列或其他重大違規的情況,經大賽組委會合議后,取消參賽團隊的參賽資格和成績,獲獎團隊名單依次順延。重大違規情況如下:1)串通、剽竊他人代碼等涉嫌違規、作弊行為; 2)團隊提交的材料內容不完整,或提交任何虛假信息;3)參賽團隊無法就作品疑議進行足夠信服的解釋説明;4)提交的作品包含不健康、淫穢、色情或誹謗任何第三方的內容等其他重大違規行為。
3、評審規則
評審條件:所有符合資格的參賽團隊在初賽截止日期前所提交的作品均會納入評審。大賽組委會不對任何因電腦、互聯網、移動網絡故障而造成的參賽作品損壞、缺失、提交延時等后果承擔責任;
公平競技:參賽團隊禁止在指定考覈技術能力的範圍外,利用規則漏洞或技術漏洞等不良途徑提高成績與排名,禁止在比賽中抄襲他人作品、交換答案、使用多個小號,一經發現將取消比賽成績並嚴肅處理;
評審方向:大賽組委會將組織評審專家對作品進行評審,包括但不限於作品的成熟度、先進性、創新性、實用性、普適性、社會效益、商業價值等因素;
作品復現及驗證:參賽選手需要配合大賽組委會對比賽作品的有效性與真實性進行驗證,同時自行檢查提交作品的正確性,確認無誤后再進行提交,大賽組委會不負責對比賽作品進行更改和調整;
評審結果確認:大賽專家委員會對作品的評審結果一旦給出則為最終結果,不另對評審結果給出反饋意見。
4、通知和獲獎
選手通知:大賽組委會將通過參賽團隊預留的聯繫方式邀請參賽團隊參與大賽各項活動,若參賽團隊在相關通知發出后3日內未答覆,則視為自動放棄相應機會,主辦方有權順位遞補其他參賽團隊;
獎金納税:所有獲獎的參賽團隊將得到相應比賽獎金或配套基金,獎金個人所得稅或其他形式税費將由獲獎者承擔,由大賽組委會代繳;
獎金分配:獲獎團隊的獎金和獎品應由團隊自行負責在成員之間分配和分發,主辦方對此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5、組織方權利
大賽組委會保留拒絕某人、某團隊參賽或提交作品的權利;
大賽組委會擁有對比賽違規、作弊行為的判定權利和處置權利,對影響比賽組織及比賽公平性的參賽團隊,大賽組委會保留收回或拒絕授予其獎項、獎金的權利;
若因故出現數據更新、評審代碼更新、作弊檢查等原因,大賽組委會有權對參賽結果進行重新測評並更新排行榜;
大賽組委會保留修改比賽各環節時間,包括但不限於作品提交截止日期、線上線下活動日期以及路演、頒獎典禮日期的權利;
大賽組委會保留調整比賽各階段入圍團隊數量的權利,調整獎項設置及獎金數額的權利,收回或拒絕授予某個特定參賽團隊獎項、獎金的權利;
大賽組委會保留對比賽規則進行調整修改的權利,大賽主辦方擁有對大賽的最終解釋權。
所有賽事相關規則的最終解釋權歸大賽組委會所有。
大賽報名網址:http://www.sdp8. org /CompetitionsInfo?competitionId=2
*注:賽程如遇調整將另行通知
獲獎隊伍將在MobiCom 2025頒獎典禮上接受表彰,並頒發獎盃與證書。
組織單位:
· ACM MobiCom 2025
· SDP感知數據集平臺
·IEEE 通信感知一體化新興技術委員會
· 中國通信企業協會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英特爾公司
· 中興通訊
· 豐田汽車
· LG電子
· Chaspark
大會主席:
· Dorothy Stanley(IEEE 802.11 WLAN標準工作組前主席)
· 羅智泉(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張黔(香港科技大學教授)
· 童文(華為無線CTO)
· Carlos Cordeiro(Intel無線CTO)
組委會:
由來自全球知名高校(自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北京郵電大學 、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魏茨曼科學研究所、悉尼大學等)及領先企業(華為、英特爾、中興通訊、豐田汽車、LG電子等)的專家學者共同組成。
如有任何問題或合作意向,請聯繫大賽組委會:admin@sdp8.net
瞭解更多:http://www.sdp8.org/CompetitionsInfo?competitionId=2
AI大模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重構人機交互,無線感知技術則是連接物理與數字世界、實現空間智能的關鍵橋樑。兩者的結合,必將驅動萬物智能感知技術的顛覆性創新。
SSC 2025誠邀全球研究者與創新者踴躍參賽,共探感知前沿,共創「感天下,智未來」的智感新世界!
*本文為量子位獲授權發佈,如需轉載請聯繫大賽組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