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0 16:00
7月30日,港A石油股集體發力,掀起一波強勢上漲行情。
A股方面,截至收盤,潛能恆信漲近12%,科力股份、通源石油、準油股份、石化油服、惠博普等跟漲。
港股方面,截至發稿,中國石油股份漲超4%,中國石油化工股份、中國海洋石油、崑崙能源、中海油田服務等跟漲。
消息面上,特朗普縮短對俄製裁期限的消息引發市場震動,國際油價周二應聲大漲:WTI原油期貨收漲3.75%,報69.21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收漲3.53%,報72.51美元/桶。
今日石油股走強,核心驅動力來自兩重消息面刺激:特朗普政府縮短對俄製裁期限引發供應擔憂,疊加歐美貿易協定提振市場預期,共同推動油價走高。
具體來看,周二特朗普宣佈,考慮縮短俄羅斯達成俄烏和平協議的期限——其7月14日曾威脅,若俄烏50天內未達成協議,將對俄徵收「非常嚴厲」的關税,如今更明確若10天內無進展,將對俄羅斯及繼續進口其石油的貿易伙伴加徵100%關税。
儘管特朗普稱「美國石油資源豐富,可進一步加大開採」,並不擔心制裁對石油市場的影響,但市場對供應趨緊的擔憂仍持續升溫。
荷蘭國際集團(ING)分析師認為,此舉「將導致石油市場發生劇烈轉變」。
BOK金融證券交易高級副總裁丹尼斯・基斯勒也指出,新的最后期限令人意外,如果實施,可能收緊俄羅斯對全球市場的原油和燃料供應。
與此同時,上周日達成的歐美框架貿易協定進一步放大了油價上漲動能。
協議規定歐盟未來數年需購買7500億美元美國能源,這將促使歐洲轉向美國能源,極大增強了對美能源的需求。此外,協定還降低了歐美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強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增長的信心,為油價上漲注入新動力 。
普萊斯期貨集團高級分析師菲爾·弗林表示:「歐洲將不得不放棄從俄羅斯獲得的大部分產品,這項協定不僅給美國生產商帶來巨大提振,也向普京施加了更大談判壓力。」
IG市場分析師託尼·西卡莫爾則補充,該協議與中美可能延長關税暫停的預期,共同支撐了全球金融市場及油價。
從基本面來看,當前原油供給過剩的格局仍未扭轉。
一方面,供給端擴張態勢明確。歐佩克+自4月起逐步解除最新一輪減產,並初步計劃9月再增產54.8萬桶/日,屆時將恢復220萬桶/日的供應。
同時,國際能源署(IEA)本月發佈的月度報告顯示,預計2025年全球原油供應將增加210萬桶/日,較此前預測上調30萬桶/日;其新的中期展望更指出,未來幾年全球石油供應增長將遠超需求增長,美國、加拿大等多國的新增產量足以覆蓋需求增量。
另一方面,需求端則持續承壓。IEA將2025年平均石油需求增長預期下調至70.4萬桶/日(之前預估為72萬桶/日),將2026年下調至72.2萬桶/日(之前預估為74萬桶/日)。
不過,對於當前供需矛盾,華泰證券分析認為,當前的油價水平表明,實際原油市場的緊張程度或高於IEA供需平衡測算顯示的龐大過剩。OPEC+實際增產進度、北半球旺季石油實際消費為短期重要邊際影響因素;長期而言,油價中樞存底部支撐,具備增產降本能力及天然氣業務增量的高分紅能源龍頭企業或將顯現配置機遇。
展望后市,中銀國際表示,短期內國際油價面臨關税政策與OPEC+增產的壓力,但地緣風險溢價、OPEC+的干預能力以及全球需求韌性有望支撐油價底部;另一方面,宏觀層面的不確定性或將加大油價的波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