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0 11:5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網易科技)
儘管市場熱炒芯片級晶圓板上封裝(CoWoP)技術,但是英偉達下一代GPU產品Rubin Ultra採用該技術的可能性較低。
7月30日,據追風交易臺消息,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顯示,英偉達的Rubin Ultra仍將沿用現有的ABF基板技術,而非轉向CoWoP方案。
大摩分析師認為,從CoWoS轉向CoWoP在技術上仍面臨重大挑戰,對ABF基板的依賴短期內難以改變。研報指出,技術轉換的複雜性和供應鏈重組風險使得短期內大規模採用CoWoP並不現實。
不過,大摩認為,儘管短期內不太可能大規模應用,不排除英偉達正在並行開發CoWoP技術的可能性。
技術門檻過高:CoWoP面臨製程難題
CoWoP技術要求PCB(印刷電路板)的線/間距(L/S)縮小至10/10微米以下,這與目前ABF基板的標準相當。
大摩在研報中稱,當前高密度互連(HDI) PCB的L/S為40/50微米,即使是用於iPhone主板的類基板PCB(SLP)也僅達到20/35微米,要將PCB的L/S從20/35微米縮小到10/10微米以下存在顯著技術難度。
大摩分析師Howard Kao指出,這一技術壁壘是Rubin Ultra不太可能採用CoWoP的主要原因之一。
摩根士丹利的調研顯示,下一代GPU仍依賴傳統封裝路徑,即Rubin和Rubin Ultra仍將繼續使用ABF基板。Rubin Ultra的ABF基板相比Rubin規格更大且層數更多,這與CoWoP的技術路徑背道而馳。
供應鏈風險阻礙技術轉換
除了技術的複雜性之外,大摩還表示,從CoWoS轉向CoWoP將帶來顯著的良品率風險和相關供應鏈的重組。考慮到目標產品將在一年內進入量產,這種技術轉換在商業邏輯上並不合理。
大摩稱,目前臺積電的CoWoS良品率已接近100%,在如此高的良品率基礎上進行技術切換存在不必要的風險。
該行分析師認為,技術轉換不僅涉及製程工藝的改變,還將影響整個供應鏈生態系統的重新配置,這在短期內實施的複雜性和風險都相當高。
CoWoP技術仍具備潛在優勢
儘管短期內不太可能大規模應用,CoWoP技術仍具備潛在優勢。據見聞此前文章,CoWoP技術優勢包括:
大摩表示,採用CoWoP的目標包括,解決基板翹曲問題、在PCB上增加NVLink覆蓋範圍而無需在芯片和PCB之間設置基板、實現更高的散熱效率而無需封裝蓋子,以及消除某些封裝材料的產能瓶頸。
此外,該行分析師不排除英偉達正在並行開發CoWoP技術的可能性,作為當前量產技術的補充,以應對基板翹曲問題、解決特定封裝材料供應緊張或簡化GPU板製造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