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0 11:18
(來源:派克斯研究院)
時裝秀上nan mo多。
3600點的A股瘋狂不只是散户,機構也開始文思泉涌,關於牛市的研報更新速度比熱點輪動的速度都快!
激進的券商認為8000點已經是A股的極限,但保守的基金公司認為10000點纔是A股該仰望的星空。
對不對咱們先不説,就這種研報產出速度,絕對配得上勞模的稱號。
但在高盛眼里,在座的都是弟弟。
今年以來高盛已經發了11篇看多中國的報告,昨天的報告中再次給出上漲指引——A股還有11%的上漲空間。
用我體育老師教過的數學一算,這是劍指4000點了!
1
這4000點如何來的,高盛也做了解讀——萬事俱備,只等錢堆。
首先市場在六七月份進行了盤整蓄力,MSCI 中國指數和滬深 300 指數分別創下四年新高和年內高點,上升通道已經打開。
這背后的邏輯就是關税脱敏和二季度GDP數據韌性比較強。
在基本盤穩固的情況下,做多情緒得到延續,熱門題材接連爆發。
至於站在3600點的位置進一步提高上漲預期的原因,給出了兩個支撐:投資者對接下來的zzj會議以及對下半年的政策形成了低預期強現實的認知;內資正在加速流入,外資目前還是低配想象空間比較大。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資金對1.2 萬億元水電投資項目反應太過火熱,相關受益股過去一周大漲。
該投資雖具重要戰略意義,但因分散在 10 年以上,年均資本支出佔比低,對經濟直接影響温和。
不過市場反應表明投資者對中國股票情緒積極轉變,如政策風險溢價降低、對政策效力信心恢復及對政策引發的投資機會重新感興趣,包括 「反內卷」 行動。
這就好比當你快餓暈的時候,給你兩個窩窩頭也會覺得滿足,幸福在此刻具象化了。
增量資金方面,也是空間巨大。
南向資金今年持續流入超過8000億,而且這還不是上限。
根據高盛的分析,今年南向資金全年流入額要超過1600億美元,約等於1.1萬億元,也就是説下半年還有近3000億的增量資金。
至於大家擔心的IPO批量產出,高盛也給出了分析——數量越多,市場越強。
聽起來有點胡說八道,但從結果來看確實有一定道理。
IPO的本質是從市場上抽血。行情差的時候,資金參與度並不高,場外的會選擇觀望,場內被套的有心無力,破發的情況很高,會把市場整體拖向更差的環境。
相反如果行情好的時候,就算是大量被抽血,投資者也會來一句,「who,care」、甚至是「中籤的為什麼不是我」。
蛋糕足夠大時候,大家都在埋頭乾飯,誰還關心坐在桌子上的都是哪些人。
2
而且還給出了具體投資建議——重Alpha,輕Beta。
考慮到目前MSCI中國指數已經漲幅超過25%,普漲行情將會向結構性行情演繹。
以后收益的強弱,將主要取決於大家在行業和個股上的Alpha能力,市場的Beta效應可能會逐漸轉弱,躺贏越來越難。
關於到底是投資港股還是A股,高盛給出的意見是小孩子才做選擇題,而是選擇都要。
區別點在於港股會股聚焦 AI 科技標的,A 股則凸顯高穩定收益與小盤特質(如專精特新"小巨人"與 A股互換的高融資價值)。
具體的調倉思路是,在收益板塊中用保險(超配)替換銀行,因其更具吸引力的(相對)估值及對股市更高的間接風險敞口。
同時將材料板塊升級至超配以增強組合對"反內卷"勢頭的敏感性,調倉資金來自房地產板塊降級至標配。
至於媒體、零售還是處於超配狀態、硬件維持平配。
3
所以現在的問題是高盛説的準不準,以前預測的戰績如何,4000點代表接下來的活力會更猛烈。
熊貓眼專門統計了一下高盛今年以來的10次報告,準確性還是比較高的。
例如年初的年度策略定調「增持」。
觀點:維持A股「增持」評級,滬深300目標點位4,200點(+15%)。
目前滬深300已經來到4152,算是提前完成目標。
再比如1月22日發佈的「AI驅動價值重估」。
觀點:AI技術突破使中國科技股合理價值提升15-20%。
邏輯:DeepSeek催化,國產大模型技術對標GPT-5,觸發全球資金配置;硬件出口爆發,光模塊/服務器企業海外訂單激增(如中際旭創Q1營收+58%)。
市場確實在春節后走出了DeepSeek引發的春季躁動行情,機器人、人工智能漲幅靠前。
因此在回看這10次報告觀點的時候,你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高盛對於中國市場的看好。
口號也是從增持評級到超配評級,再到建議超配,這次直接不裝了,繼續調高中國股市的上漲預期。
從后視鏡的角度來看,高盛今年的報告確實有一定的水準,雖然過程重有波折,但A股還是走出了牛市的樣子——從年初的3400到4月7日的3040點,再到最近的3500,3600,強的可怕。
所以大家覺得,今年能上4000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