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科思創CEO施樂文:歐洲化工行業已觸底

2025-07-30 10:21

(來源:中化新網)

結構性改革正顯現積極進展

  中化新網訊 近日,德國科思創首席執行官施樂文表示,歐洲化工行業已觸底,結構性改革正顯現積極進展,有望為歐洲化工行業帶來更光明的前景。

  施樂文提到,歐盟與德國若能重新聚焦經濟及其核心驅動力,通過放松監管、能源政策及税收優惠等方式支持化工行業,將帶來積極影響。他表示,「能源、監管、税收與創新是這一背景下的四大核心驅動力。我認為各方終於開始理解這一點,且已邁出正確方向的第一步。」

  施樂文指出,歐盟與德國政府已展現出「強烈意願」着手解決能源成本高企問題,並緩解俄烏衝突后停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帶來的影響。例如,德國在7月通過的460億歐元減税方案中,大幅降低了大型製造業及特定羣體的能源税。

  施樂文表示,在監管層面,歐洲化工行業已看到初步進展,部分報告要求未被執行,同時中小型企業的豁免期得以延長,這類企業此前深受額外報告要求的衝擊。

  對於特種化學品,施樂文指出,高能耗、高度依賴原材料的化工投資在歐洲已難以為繼,特種化學品是未來方向。

  身兼德國化工協會(VCI)主席的施樂文表示:「別忘了,在德國化工協會的2000多家會員企業中,90%以上是中小企業。支撐化工行業的並非大型企業,而是這些專注於特種化學品的中小企業。它們創新能力極強,且因缺乏國際化戰略,投資始終紮根德國。」

  施樂文認為,歐盟與德國政府已開始理解並着手解決能源成本、勞動生產率及監管等問題。「正因如此,我認為隨着歐洲及德國的結構性調整,化工行業前景將十分光明,德國向來擅長創新,而廣泛的中小企業基礎將支撐這種增長。」施樂文説。

  施樂文補充道,高能耗化工產品僅佔德國化工行業的10%左右,其中大部分產能已退出或進入長期停產狀態。2025年3月,科思創與利安德巴塞爾宣佈,將於2026年底永久關閉位於荷蘭馬斯夫拉克特的環氧丙烷/苯乙烯單體(POSM)合資工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