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0 09:57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29日,港股通非銀ETF最新規模突破120億元,達123.40億元,再創成立以來新高!年內規模增幅達1464%!份額方面,港股通非銀ETF最新份額達72.49億份,續創成立以來新高!
從資金淨流入方面來看,港股通非銀ETF近20天獲得連續資金淨流入,最高單日獲得8.20億元淨流入,合計「吸金」67.20億元。
場內ETF方面,截至2025年7月30日 09:31,中證港股通非銀行金融主題指數(931024)下跌0.86%。成分股方面,中國太保(02601)領漲,新華保險(01336)跟漲;國泰君安國際(01788)領跌,中州證券(01375)、眾安在線(06060)跟跌。港股通非銀ETF(513750)下修整固。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7月29日,港股通非銀ETF近1周累計上漲6.60%。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7月29日收盤,港股通非銀ETF自4月10日年內低點累計上漲56.06%。
流動性方面,港股通非銀ETF換手17.17%,全天成交20.02億元,市場交投活躍。拉長時間看,截至7月29日,港股通非銀ETF近1周日均成交21.95億元。
截至7月29日,港股通非銀ETF近1年淨值上漲95.01%,指數股票型基金排名35/2939,居於前1.19%。從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7月29日,港股通非銀ETF自成立以來,最高單月回報為31.47%,最長連漲月數為4個月,最長連漲漲幅為38.25%,上漲月份平均收益率為7.04%。截至2025年7月29日,港股通非銀ETF近3個月超越基準年化收益為18.50%。
港股通非銀ETF緊密跟蹤中證港股通非銀行金融主題指數,中證港股通非銀行金融主題指數從港股通證券範圍中選取符合非銀行金融主題的不超過50家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港股通範圍內非銀行金融主題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證港股通非銀行金融主題指數(931024)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中國平安(02318)、友邦保險(01299)、香港交易所(00388)、中國人壽(02628)、中國太保(02601)、中國財險(02328)、中國人民保險集團(01339)、新華保險(01336)、中信證券(06030)、ESR(01821),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77.92%。值得一提的是,該指數前三大重倉股中國平安、友邦保險、香港交易所佔比均超14%;此外還包含穩定幣概念股眾安在線、光大控股!
今年以來,南向資金合計淨買入8200.28億港元,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顯示內地投資者對港股配置需求激增。這是南向資金連續第25個月淨買入港股。國泰海通表示,南向資金仍有增配空間,全年南向資金淨流入額有望超萬億港元。從配置方向看,近一個月來,南向資金重點買入非銀金融(SW港股)、醫藥生物(SW港股)、汽車(SW港股)、銀行(SW港股)等行業。
消息面方面,7月2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稱「香港金管局」)在其官網就2025年8月1日起實施的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發佈了《持牌穩定幣發行人監管指引》諮詢總結及該指引等系列文件。香港金管局表示,上述兩套指引於2025年8月1日刊憲。
近期,多家頭部險企宣佈下調新備案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其中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從2.5%下調至2.0%。華西證券分析指出,此次下調有助於險企穩定市場預期,順應當前市場利率趨勢,同時也有助於壓降新單負債成本,改善盈利能力和利差損風險。在利率持續下行背景下,險企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向分紅險轉型,有助於提升資產負債聯動管理水平,增強長期競爭力。
光大證券認為,預定利率調整短期或對新單形成擾動,但中長期來看利好險企利差損風險緩釋;同時,未來隨着險企浮動收益型產品佔比逐漸提升,負債成本的壓力緩釋及投資風險的有效分散將有助於險企進一步提高權益配置比例,提高收益彈性,進而賦能分紅險發展。
港股通非銀ETF(513750):市場首隻且唯一一隻跟蹤港股非銀指數的ETF,不受QDII額度限制;其中牛市「第二旗手」保險佔比超6成。從港股通證券範圍中選取符合非銀行金融主題的不超過50家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港股通範圍內非銀行金融主題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場外聯接(A類:020500;C類:0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