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股要反彈了嗎

2025-07-29 22:49

(來源:北京商報)

今年4月,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加徵關稅后,美股市場曾一度遭受重創。但近段時間以來,美國股市持續上漲,推動股票估值接近歷史最高水平。這或許表明,對美國關税政策、政府債務問題和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並未影響投資者情緒。但也有一些跡象表明,市場泡沫化的跡象正成倍增加。同時蘋果、微軟等明星科技股將開啟財報季一輪小高潮,其權重因素或將對目前的市場帶來新的波動性。

股指迭創新高

由於樂觀的財報基調、與日本歐盟等貿易伙伴達成協議,美股重新開始了衝擊新高之路。當地時間周一,標普500指數小幅上漲,連續第六個交易日創收盤新高,納斯達克指數也在震盪交易中創下收盤紀錄。截至收盤,標普500指數上漲1.13點,漲幅0.02%,至6389.77點。這是標普500指數連續第六個交易日創出歷史新高,納指本月第14次刷新紀錄,使得7月份成為該指數自1999年12月以來創紀錄次數最多的單月。

根據美國彭博社的數據,投資者對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的估值目前是其營業收入的3.3倍以上,創下歷史新高。《金融時報》專欄作家約翰·普倫德指出,以著名投資家巴菲特認為的「最佳市場估值標準」股市市值與GDP之比來衡量,美國股市正處於歷史最高水平。

展望未來,摩根士丹利最新預計,包括企業盈利前景改善在內的多重因素,將推動標普500指數未來12個月再漲逾12%,漲至7200點。

大型科技股支撐了本輪美股上漲。《金融時報》指出,英偉達和Facebook母公司Meta的股價自4月盤中低點以來分別上漲了100%和50%。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股價表現甚至更好,美國軟件與服務公司Palantir股價自4月份觸底以來上漲了140%。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股價飆升近180%。

好於預期的企業財報也提振了市場情緒。道瓊斯市場統計顯示,所有板塊均上漲。醫療保健板塊以上漲3.4%領跑,原材料、工業、房地產和通信服務漲幅超2%,金融、能源和非必需消費品各上漲1%以上,公用事業、科技和消費必需品也小幅上漲。

不確定性消化

另一方面,隨着美國與日本、歐盟相繼達成貿易協議,風險偏好的迴歸也讓市場情緒歸於平靜。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武澤偉表示,目前,歐盟、日本、英國、印尼、越南等經濟體與美國的關税談判均達成協議,最終結果普遍顯著好於預期。其余經濟體與美國的談判正積極推進,前期磋商也傳遞出進展順利的積極信號。市場擔憂的核心並非關税本身,而是其帶來的不確定性。

隨着不確定性逐步消退,美股投資者風險偏好明顯回升。武澤偉指出,美股恐慌指數(VIX)自4月8日以來累計下跌66.83%,目前已回落至美國新政府上臺前水平,表明市場已充分消化新政府政策影響,押注TACO交易的投資者都已經獲得極為可觀的回報,進一步鼓舞了投資者加大對美股押注的做多情緒。

GW&K投資管理公司全球策略師斯特林(Bill Sterling)表示:「8月1日的最后期限對金融市場來説不再是一個問題。他們很高興日本或歐盟沒有進行任何大規模報復,這些談判或多或少都按預期進行。」

蒙特利爾銀行資本市場高級經濟學家卡夫西奇(Robert Kavcic)也稱,「 股市上漲背后,投資者認為關税是可控的。如果我們最終與大多數貿易伙伴達成全面徵收10%至15%美國關税的結果,市場認為這一水平可以通過生產商之間的利潤壓縮、進口商的利潤壓縮和(最終)向消費者的適度轉移來吸收」。

不過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斯卡利(Daniel Skelly)表示:「隨着市場創下新高,波動性降至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投資者面臨的兩大挑戰是自滿和追逐市場的衝動。儘管最近在貿易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關税的全面影響仍然是一個問號。」

面臨反彈考驗

未來幾天,市場反彈將面臨一場關鍵考驗,「七巨頭」中Meta、微軟、亞馬遜和蘋果將發佈財報,這可能會左右投資者的整體情緒。此前,英偉達、谷歌、特斯拉都已經公佈財報,除去特斯拉增長不佳之外,英偉達和谷歌均超預期,當前英偉達總市值已經達到4.31萬億美元。據分析師預測,蘋果、亞馬遜、臉書、微軟等業績全部大幅增長。

武澤偉援引FactSet數據表示,在迄今為止公佈業績的62家標普成分股公司中,超過85%的業績超出預期,而此前支撐指數上漲的「七巨頭」業績可能要更加強勁,FactSet同時表示,美股 「七巨頭」第二季度盈利預計將同比增長14%,其他493家標普成分股公司預計平均僅為3.4%。

本周另一個焦點將是美聯儲周二開始的政策會議,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保持利率穩定。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的FedWatch工具,9月份降息的可能性為60.4%。此次會議召開之際,白宮正積極向美聯儲施壓。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五表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可能準備降低利率。

經濟數據方面,市場將關注6月個人消費支出報告(PCE)以及非農就業數據,以衡量關税如何影響消費者價格和勞動力市場。

不過,也有人警告泡沫化出現。美國銀行策略師邁克爾·哈特內特團隊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隨着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的放松,股市泡沫化的風險正在上升。由於美國、英國、歐洲等經濟體央行紛紛降息,全球政策利率已從過去一年的4.8%降至4.4%。哈特內特預計,未來12個月該利率將進一步降至3.9%。與此同時,美國政策制定者正在考慮改革監管措施,以提高美國個人投資者在市場中的佔比。「散户投資者規模越大,流動性就越大,波動性也就越大,泡沫也就越大。」哈特內特在報告中表示。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文章也援引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阿爾伯特·愛德華茲的觀點稱,美國股市正處於泡沫之中,且這個泡沫可能很快就會破裂。在愛德華茲看來,美股的漲勢與長期國債收益率的持續上升格格不入。分析文章稱,被視為無風險收益的長期國債收益率上升往往會對股市估值造成壓力。愛德華茲此前因預測了2000年美國股市互聯網泡沫破滅而知名。

此外,「網紅股」熱潮也在蔓延。例如,一家名為醫療三角公司的醫療信息技術公司近5個交易日內股價上漲超260%,每股價格由不超過2美分上漲至近7美分。彭博社報道稱,僅7月24日一個交易日,該股成交量就超過30億股。彭博社匯編數據顯示,這相當於當日美國股票市場交易總量的15%左右。當天該股交易額約為1.5億美元,幾乎是該公司市值的7倍。而這樣的大幅上漲背后,並沒有明顯利好消息支撐。

「我認為有一些與上世紀90年代末、本世紀初互聯網繁榮時期非常相似的現象,」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丹·伊瓦斯辛表示,「現在有一種賭博心態⋯⋯這是一種危險的情形。」

北京商報記者 趙天舒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