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0 09:30
編者按:當出海越來越成為一家中國公司核心戰略時,如何征戰全球市場就成為一個極其專業的話題。在全球化的演變中,已有不少中國品牌站立潮頭。鑑於此,硬氪特推出「Insight全球」專欄,從品牌成長與變遷,探索中國品牌出海的前沿方向與時代契機,為出海玩家與行業提供思考與啓發。
這是我們專欄第47期——AEKE成立於2021年,它聚焦運動健康這一規模尚小、但增長明確的新興賽道 ,主打高端市場,憑藉客單價2萬元的智能健身器械,一個月內在海外拿下千萬元眾籌。這一領域技術有門檻、市場未飽和,且未被巨頭緊盯,為創業公司沉澱技術、搶佔先機提供了黃金窗口。硬件競爭白熱化下,中國公司需差異化突圍。
作者|黃楠
編輯|袁斯來
80后創業者Loong是個喜歡户外運動的人。但這並不妨礙他賣2萬一台的室內健身器械,每個月營收幾百萬元。
如今市面上的傳統運動器械,比如跑步機、健身車、瑜伽墊、啞鈴等,無論核心功能還是使用體驗,都沒什麼顛覆性創新。跑步機依然是單調的履帶轉動,健身車也只是在踩踏方式上做些微調。
傳統運動健康器械市場波瀾不驚,年增長率常年維持在個位數。根據ResearchAndMarkets報告,2020-2027年全球健身器材市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僅為5.3%。
然而,轉機在2022年前后到來。
居家健身概念的興起,極大地刺激了家用運動器械的需求。與此同時,年輕用户對健身的個性化、智能化偏好日益明顯。
麥肯錫報告預測,到2025年,全球數字健身市場規模有望突破800億美元 。從區域分佈看,美國將佔據40%-50%的市場份額;歐洲緊隨其后,約佔30%;而以中國、日本為代表的亞太地區也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
彼時,Loong正和幾位前同事探索新的創業機會。
在當前家庭場景中,年輕人下班后 「躺平」 刷手機成為普遍狀態,除移動端內容消費外,由電視、投影儀等設備提供另一項主要娛樂活動。
經調研后他們看到,市場上大部分內容產品還是聚焦於屏幕交互,模式單一化,活動類型的嚴重匱乏。
團隊開始思考:除了休息和娛樂,能否為居家生活提供一種新的可能?
他們發現,在運動健康領域,穿戴設備早已是一片紅海,但大型智能健身器械市場卻幾乎一片空白。這是一個既有技術門檻,又有廣闊市場空間的賽道,而且尚未引起行業巨頭的注意,非常適合他們這樣的創業公司進入。
「從整體格局來看,中國室內運動品牌、尤其是器材設備領域,尚未出現具有絕對領導地位的第一品牌。當提及手機品牌時,用户能迅速聯想到蘋果、華為、OPPO,反觀運動產品領域還缺乏清晰的品牌認知。這對我們來説,有着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Loong説。
這也是Loong和團隊最終鎖定的創業方向:聚焦智能健身賽道、定位居家環境中的碎片化運動。於是他們成立AEKE公司,通過切割精細化需求,為用户提供以力量訓練、普拉提為主,瑜伽、有氧為輔的軟硬件一體化方案。
Smart Home Gym K1(圖源/企業)
AEKE自2024年啟動商業化以來,其首款力量器械產品Smart Home Gym K1在Kickstarter平臺上線后,僅一個多月就籌集資金超過1500萬人民幣 。
這款產品的眾籌價格為2200美元,客單價達3299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3萬元)。目前在國內市場,平均每月出貨量穩定在數百台。
在設計產品初始,AEKE向上遊的供應鏈工廠提了兩個問題。
當時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批以健身鏡為代表的智能健身設備,客單價從3000元到上萬元不等,其中Technogym、Mirror等頭部品牌售價甚至超過1.5萬元。AEKE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在現有技術基礎上,通過邊際效應,健身鏡的成本能否降低一半?
然而這一設想很快被證明難以實現。因為健身鏡所配備的高清鏡面屏幕、高精度攝像頭、ToF傳感器等組件價格較高,需為鏡面輕薄設計做額外封裝,實時動作識別與數據處理也十分依賴高性能AI芯片。同時,非標準化的定製化生產模式,難以通過大規模量產攤薄成本。
AEKE關注的另一個問題,是這類產品毛利空間是否充足。在硬件可縮窄成本相對有限的前提下, 轉向內容付費模式是不少企業的第二選擇。比如Mirror、Hydrow、Peloton、Tonal等,除零售單價外每月還會收取一定的訂閲費或會員費。
「或許這個模式在歐美地區是成熟的,但從國內現階段來看,我們用户心智仍未養成,對創業公司來説缺乏可行性。」AEKE聯合創始人Loong告訴硬氪。
當然,這其中不乏有些公司做「生態」,即健身鏡本身不盈利,通過其他盈利產品來補齊。但這種路徑跟AEKE想做自有品牌主打產品的理念背道而馳。
在原有方案驗證不可行后,AEKE團隊開始思考新的產品形態,並最終確定以力量訓練為核心,由力量器械搭配全觸屏方案,為用户提供居家模擬多種健身房運動器械的差異化產品。
居家可模擬多種健身房運動器械(圖源/企業)
基於高端品牌定位,在整體設計層面,AEKE以輕量化為核心,其產品造型和工藝都強調質感,更傾向於一款家居藝術品。Smart Home Gym K1設計簡單,比如機身線條到鏡面材質選用鋁合金、防眩光光學玻璃等,外形上契合國內年輕用户和歐美用户的喜好。
其中,K1搭載有4K觸屏、環繞聲音響和AEKE自研的數字伺服電機技術,預設有五種發力模式,配合智能配件,能夠模擬多種健身房器械。而且,它能通過視覺感知傳感器和電機力控反饋,由「智能教練」來判斷用户動作準確度、糾正訓練方式。
Loong告訴硬氪,室內健身器械的核心痛點之一在於安裝複雜性,一方面會影響用户的實際體驗,同時也關係到商業模式的成本考量。
以高端健身品牌Technogym為例,該品牌面向C端用户提供有專門的「白手套服務」,由專門的售后人員上門配送安裝。這種模式對企業而言,無論是自建售后團隊還是委託第三方,都會推高成本。
同時,設備安裝常涉及打孔、固定等操作,易對用户的家居環境造成不可逆損傷,影響空間美觀度併產生潛在修復成本。
對比之下,AEKE選擇可移動力量器械的硬件組合,無需安裝即可使用,避免破壞用户家裝。
無需安裝,避免破壞家裝環境(圖源/企業)
這款設備的實際佔地面積僅為0.3平方米,從各種設計來看主打低門檻、易上手,很符合年輕健身用户的需求。
但AEKE並非一家只做硬件的公司。
對於尚未養成長期運動習慣的用户來説,開啟運動之前需要解決兩個核心命題,為什麼要運動、以及如何堅持運動。
在明確健康管理、增肌、塑形等運動目標后,怎麼能夠保持穩定的運動頻率,往往是新手健身用户的頭號難題。
隨着當前智能硬件產品邁向高端化,硬件本身區別並不明顯。在此之上,需要深挖用户底層精神需求,這也契合了當前主流的一大消費趨勢。
因此,AEKE在產品功能的設計之初,便將年輕用户關注的情緒價值供給納入核心考量。
傳統的健身行業中存在一定的從業門檻失衡問題,私教資質參差不齊、部分從業者僅通過短期培訓即可上崗,專業背景薄弱,導致服務質量難以保障。在此背景下,用户們迫切需要將優質私教的專業能力,轉化為可複製的個人科學體系。
關注到上述市場現狀,AEKE自主研發了一個AI私教系統,從健身前、健身時到健身后,為用户提供全環節的智能化健身服務。
當用户首次健身前,這個AI私教會先通過運動能力檢測算法,全面評估用户的身體狀況、運動能力和健康數據,建立精準的用户畫像。這個方案可以有效替代傳統私教的人工評估環節,是AI私教提供個性化服務的第一入口。
之后,該系統基於檢測數據,會為用户自動生成周期為21天至3個月的運動計劃與膳食方案,包括體型矯正、減脂、飲食健康管理等細化場景。
其中在課程設置方面,AEKE組建有專業的教練團隊,包括專家教練、瑜伽導師和資深營養師等,自己開發課程並拍攝,單節課成本在2萬以上,並結合硬件產品做定製化課程。這些課程內容作為增值服務會向用户免費開放。
用户在訓練過程中,AI私教不僅會全程記錄運動數據及完整運動過程。一旦監測到動作偏差,系統將通過語音和文字,動態糾正用户的動作。同時,根據用户的實時運動數據和身體狀態變化進行動態分析,系統也會對訓練方案作持續優化、以匹配用户最新的身體健身狀態。
AI私教,可實時糾正運動姿態(圖源/企業)
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用户人羣的運動習慣和運動體系偏好,AEKE推出有亞太和歐美兩套課程體系,提供差異化的內容服務。
比如對於初級和中級運動羣體,課程編排注重動作分解和基礎訓練,通過詳細的步驟指導和循序漸進的強度提升,幫助用户建立正確的運動模式;針對歐美市場用户普遍較高的運動基礎和專業度,課程會着重提升訓練強度和動作複雜度,融入更多功能性訓練元素和高階動作組合,以滿足該區域用户追求運動效能和挑戰性的需求。
UI風格也做了相應調整。面向國內市場方面,基於35-50歲女性用户佔比高達90%的特點,頁面設計着重突出質感美學和流暢的交互體驗;加上柔和的色彩搭配和直觀的操作邏輯,更符合女性用户的審美偏好和使用習慣。
對比之下,海外市場用户中,35-50歲男性用户佔比約70%。對此,AEKE在軟件設計上也調整為更具科技感和工業風的設計語言。考慮到歐洲用户特別關注健身數據的特點,潔面佈局強化了各項運動數據的可視化呈現,通過清晰的圖表和實時數據看板滿足其專業化的健身需求。
AEKE智能健身器械海外版(圖源/企業)
「一款產品賣出去只是剛剛開始,不是用户買完我們的產品交易就結束了。從整個用户體驗、交互邏輯等方面來看,我們是要做到零運營,即把產品放置到任何一個場景中,都不需要額外的運營人員去內容推廣或定製。」Loong説到。
不止於產品本身,AI私教也有效提高了AEKE開拓海外市場的效率。
在進入某個單一市場的初期階段,藉助AI技術,AEKE可以快速實現課程的本地化適配,包括德語、法語、日語、阿拉伯語等多語言翻譯轉換等,將市場驗證成本控制在數十萬元的合理範圍內;待市場可行性得到驗證后,再投入專業團隊進行深度本地化製作,避免了傳統模式下動輒千萬級的盲目投入風險。
硬氪瞭解到,AEKE今年將全力加快出海節奏,以美國市場作為首要目標,逐步向北美、歐洲市場延伸,計劃2025年海外營收提升至億元規模。
在硬件行業白熱化的競爭格局下,創業公司亟需差異化突圍路徑。AEKE聚焦在規模尚小,但增長潛力明確的新興賽道,是其得以迅速破局並增長的關鍵所在。
這類賽道往往有着一定技術門檻,市場尚未飽和,且因處於發展初期,未被行業巨頭重點佈局,這也為創業公司提供了一個有可參考性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