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企業扛不住了!特朗普關税下,提價潮向消費者蔓延

2025-07-30 09:08

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税政策落地實施,企業已明確表示他們打算如何應對——將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整個春季,大型零售商和消費品製造商都警告稱,進口商品關税將擠壓其運營空間,迫使他們在降低利潤和向消費者轉嫁更高成本之間做出選擇。

以寶潔公司(Procter & Gamble,PG.N)等企業為例,他們選擇了「兩者兼顧」。

周二,這家生產幫寶適紙巾和汰漬洗衣液等家庭必需品的包裝巨頭,發佈了2025年的悲觀展望,並向沃爾瑪(Walmart,WMT.N)等大型零售商發出信號:從下周起,部分美國市場商品將漲價。

未來幾個季度,企業面臨的這一挑戰可能會傳導至普通消費者。寶潔表示,將對美國市場約四分之一的產品提價,以幫助抵消新關税帶來的成本。

該公司發言人稱,各品類提價幅度在中個位數水平。

儘管今年美國股指憑藉科技股的大規模投資飆升至歷史新高,但許多消費龍頭企業卻舉步維艱。

自特朗普4月2日「解放日」關税聲明以來,寶潔股價下跌19%;雀巢(Nestle,NESN.S)下跌20%;金佰利(Kimberly-Clark,KMB.O)下跌11%;百事可樂(PepsiCo,PEP.O)下跌近7%,而基準的標普500指數(SPX)上漲逾13%。

自疫情以來,由於消費者對日益昂貴的知名品牌包裝食品望而卻步,消費品、食品和飲料企業一直受困於銷售疲軟。雀巢上周表示,北美消費者仍對漲價持謹慎態度。

企業進一步提價將加劇投資者的擔憂:大型品牌將如何應對節儉的消費者與特朗普貿易戰帶來的高額成本這一雙重挑戰?

「你會看到沃爾瑪、亞馬遜和百思買等公司被迫將漲價轉嫁給消費者,」美敦力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哈佛商學院高管教育研究員比爾·喬治(Bill George)説。

「普通民眾尚未感受到關税上漲的后果——而關税還會繼續升高。」他補充道

在7月16日至25日期間,路透社全球關税追蹤中的企業表示,預計全年合計損失將達71億至83億美元。

通用汽車(GM.N)、福特(Ford,F.N)等汽車製造商目前已承擔了數十億美元的關税成本。

許多企業在關税生效前向美國運送了更多商品和原材料。經濟學家和分析師認為,這種囤積行為幫助部分企業將提價推迟至今年晚些時候,這也解釋了為何關税尚未體現在美國通脹數據中。

國際商會副祕書長安德魯·威爾遜(Andrew Wilson)估計,一旦企業庫存耗盡,通脹壓力就會顯現,但這可能要等到第四季度或明年第一季度。

其他企業如雷朋眼鏡製造商依視路陸遜梯卡(EssilorLuxottica)已開始提價。

瑞士鍾錶及珠寶製造商斯沃琪(Swatch,UHR.S)首席執行官尼克·哈耶克(Nick Hayek)最近告訴路透社,在特朗普4月宣佈關稅后,該公司將產品提價約5%,但「對銷售零影響」。

他表示,天梭等高端品牌對漲價的敏感度較低。想要購買昂貴手錶的消費者也可能在旅行時到税率較低的國家購買。

「汽車和機械不能這麼做,但手錶可以。所以這對我們來説不算大問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