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年內漲超100%,創新葯為何持續爆發?

2025-07-29 19:16

(來源:ETF萬億指數)

最近,醫藥圈熱鬧非凡,恆瑞醫藥的出海大單以及藥明康德史上最靚的Q2季報,在市場中激起千層浪。

創新葯相關ETF一騎絕塵,截至今天收盤,6只ETF年內漲幅超100%,其中指數君常聊的恆生創新葯ETF(520500)今年以來漲106.4%,位列年內漲幅榜第三。

恆生創新葯ETF跟蹤恆生創新葯指數,覆蓋在港上市的中國創新葯龍頭企業,包括恆瑞醫藥、百濟神州、信達生物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藥企。

01雙星閃耀:兩大事件點燃創新葯行情

中國創新葯行業在2025年夏天迎來高光時刻,兩家龍頭企業用不同方式詮釋着產業爆發力。

恆瑞醫藥與GSK的這筆交易堪稱中國創新葯出海新里程碑。5億美元首付款,約合35億人民幣,不僅刷新了恆瑞自身紀錄,更登上中國創新葯出海交易總金額第二位。核心標的HRS-9821是一款潛力巨大的PDE3/4雙靶點抑制劑,瞄準全球超過3.8億患者的慢阻肺市場。

該藥物獨特價值在於其「抗炎+擴管」雙效機制,採用便捷的乾粉吸入劑型,比當前全球唯一上市同類藥物Ensifentrine更具使用便利性。更值得關注的是,協議還包含最多11個早期項目的選擇權,覆蓋腫瘤、自免等領域。採用「首付款+里程碑+銷售分成」模式,恆瑞最高可獲得120億美元里程碑付款及梯度銷售分成。

幾乎同時,藥明康德交出令市場驚艷的成績單。2025年第二季度,這家醫藥研發生產外包巨頭單季營收首次突破百億,達到111.4億元,同比增長24%。更亮眼的是盈利能力——經調整淨利潤同比增長47.9%,毛利率躍升5.9個百分點。

根據朝陽永續業績前瞻數據,藥明康德Q2業績超分析師預期。

數據來源:Go-Goal  數據來源:Go-Goal 

驅動業績爆發的核心引擎是TIDES(多肽和寡核苷酸)業務。上半年該業務收入50.3億元,同比飆升141.6%,在手訂單增長近50%。截至6月末,公司在手訂單總額達566.9億元,同比增長37.2%,為未來增長提供了堅實保障。

02政策、技術與資本的三重共振

創新葯板塊的強勢表現並非偶然,背后是政策、技術與資本的三重共振。

政策環境空前優化。20257月,國家醫保局與衞健委聯合發佈《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推出覆蓋研發、審批、准入和支付全鏈條的16條支持政策。這標誌着中國創新葯行業進入「研發-支付-國際化」的正向循環。

技術平臺質變突破。中國藥企正從「泛創新」邁向「真出海」,技術平臺成為核心競爭力。恆瑞醫藥已構建132條在研管線,其中31條進入后期開發,技術平臺使研發效率提升30%。信達生物的GLP-1/GCG雙抗、榮昌生物ADC平臺等,都達到全球競爭力水平。

資本出海浪潮洶涌。2025年上半年,中國創新葯License-out(對外授權)總金額接近660億美元,已超過2024全年BD交易總和。

目前創新葯出海模式也多元化發展,呈現出以下三個典型特性:

1)高額首付款成新常態:三生製藥12.5億美元(輝瑞)、聯邦制藥2億美元(諾和諾德):2)交易結構持續創新:從傳統許可授權到NewCo模式多樣化探索。3MNC加速「掃貨」:默沙東、阿斯利康、禮來等超90%頭部跨國藥企已BD中國管線。

全球醫藥巨頭對中國創新葯的態度從「試探性購買」轉向「戰略性囤貨」。三生製藥12.5億美元首付款紀錄背后,輝瑞為獲得PD-1/VEGF雙抗全球權益不惜重。而聯邦制藥的GLP-1/GIP/GCG三靶點激動劑UBT251雖處早期階段,諾和諾德已預付1.8億美元鎖定權益。

03指數化紅利:恆生創新葯ETF的「起跳板」邏輯

行業爆發性增長催生指數化投資機遇,恆生創新葯ETF520500成為普通投資者分享產業紅利的便捷工具。

從估值邏輯看,創新葯投資正經歷三大轉向:

1)國際化能力成為估值分水嶺:百濟神州澤布替尼美國市佔率達33%(首超伊布替尼),海外收入佔比超85%。

2)技術平臺決定天花板:ADC、雙抗、多肽藥物等平臺化企業更易實現管線持續產出。

3)現金流安全邊際至關重要:百濟、信達等實現盈利拐點后,市場對Biotech容忍度降低。

04未來戰場:中國創新葯的全球競合新局

站在當前時點,中國創新葯產業正從「青苗販賣」邁向「全球原研」的價值新階段

頭部企業已顯露全球競爭力。恆瑞醫藥憑藉ADC與雙靶點代謝藥平臺佔據先機,其HER2 ADCSHR-A1811)預計2025Q2上市,GLP-1雙靶點藥物(HRS9531)臨牀進展領先。百濟神州構建全球化運營體系,2025Q1首次實現GAAP盈利,SG&A費率從57%降至41%

中國創新葯的下一個戰場將是:1)技術制高點爭奪:ADC、TCE、通用型細胞治療等前沿領域;2)全球臨牀推進能力:跨國多中心臨牀試驗設計與執行;3)商業化網絡複用:同一銷售團隊覆蓋多產品的能力建設。

綜上所述,恆生創新葯ETF520500年內超106%的漲幅像一面鏡子,映照出資本市場對中國創新葯產業的重新定價

數據來源:Go-Goal

當藥明康德的實驗室里燈火通明,恆瑞的BD團隊在全球穿梭談判,ETF的淨值曲線如同中國創新葯企攀登全球價值鏈的足跡——時而陡峭,但方向始終向上。

注:本文數據來源:Go-Goal,ETF查一查、市場公開資料、僅做研究,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