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凝聚多方合力 做好搶險救災

2025-07-30 05:15

(來源:光明日報)

轉自:光明日報

  進入主汛期以來,我國極端強降雨多發頻發,颱風接續影響,防汛救災工作面臨極大挑戰。近日,華北、東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北京、河北、吉林、山東等地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當前,華北、東北等地降雨持續,部分地區救災救助和恢復重建任務繁重,颱風「竹節草」又將登陸華東沿海,防汛防颱風形勢嚴峻複雜。

  面對疾雨湍流,各部門凝聚力量,全力做好防汛搶險救災。

持續部署防汛防颱風

  7月29日,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繼續組織氣象、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聯合會商,分析研判汛情及颱風發展趨勢,研究部署防汛救災重點工作。

  會商強調,要盯緊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庫出險、山洪和地質災害以及城市內澇等薄弱環節,抓緊再排查、再整治。要狠抓轉移避險,嚴格落實外來人員管理要求和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九條硬措施」,強化直達基層責任人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及時果斷組織危險區羣眾轉移,特別要對老、幼、病、殘等特殊羣體落實「一對一」轉移避險措施。要全力防範江河洪水,進一步完善大江大河干支流超標準洪水防禦方案,加強防洪工程科學調度和巡查防守。要統籌應急力量做好搶險救援準備,在高風險鎮村預置通信保底裝備、應急發電設備和大型施工機械,提升「三斷」條件下搶險救援能力。要統籌抓好颱風防禦,提前組織船舶回港避風和人員轉移避險。

  7月29日,水利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國英主持召開黨組擴大會議暨防汛會商會,分析研判汛情發展態勢,滾動安排部署洪水災害防禦工作。會議強調,要扛牢防汛政治責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深刻認識「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面臨的嚴峻複雜形勢,立足防大汛、抗大災,嚴防死守,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動力,立足最不利情況,盯緊守牢薄弱環節和重點部位,紮實做好各項防範應對工作,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

  7月29日,國家防總維持針對京津冀的防汛三級應急響應和針對江浙滬的防汛防颱風四級應急響應,及針對內蒙古的防汛四級應急響應,5個防汛工作組分別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浙江協助指導。國家防減救災委維持針對北京、河北的國家四級救災應急響應,2個救災工作組分別在北京和河北協助指導。

緊急安排救災資金

  7月29日,河北中部和東北部、北京西南部和東北部、天津中北部等局部地區有大暴雨,降雨落區與前期高度重疊,防汛救災形勢複雜嚴峻。

  應急管理部調派部自然災害工程應急救援中心(中國安能)100人、40台套裝備在北京密雲水庫、潮白河大堤、西部山區等地協助做好巡堤、護壩和險情處置,指導調派10架大中型無人機在北京密雲、河北灤平等地受災區域執行應急通信保障任務。

  7月29日,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預撥3.5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重點支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吉林、山東、廣東、陝西9省(區、市)開展災害應急搶險救援和受災羣眾救助,統籌做好搜救轉移安置受災人員、排危除險等應急處置、次生災害隱患排查、倒損民房修復等工作。

  國家發展改革委7月29日公佈,緊急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2億元,支持北京市做好洪澇災害災后應急恢復,重點用於密雲、懷柔等災區受損交通、水利、醫療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災后應急恢復建設,推動儘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29日,國家防總辦公室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調撥編織袋、復膜編織布、網箱網兜、橡皮舟、排水泵、發電機、照明設備等5700余件中央應急搶險救災物資(防汛抗旱類),支持天津市做好抗洪搶險工作。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下發通知,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增強責任意識,加強統籌協調,切實做好主汛期災害應對和保險理賠服務工作。通知提出,各有關金融監管局、各財險公司、銀保信公司等要落實落細災害應對預案,積極調集理賠資源,做好查勘理賠隊伍、大額資金賠付等各項準備工作。要加大對受災地區支持,支持北京、河北等地財險機構及時開展查勘定損,迅速做好保險理賠服務。要密切跟蹤災情進展,主動爭取有關部門支持,儘快摸清保險標的受災受損及保險保障情況,為賠付和預賠付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央企快速行動開展救援

  面對汛情,國資央企聞「令」而動,以「快響應」應對「強雨情」,全力投入搶險救災。

  7月27日,北京市懷柔區琉璃廟鎮因暴雨導致人員被困,根據北京市突發事件應急委員會辦公室調度,中國安能攜帶物資投送無人機到琉璃廟鎮執行物資投送任務。28日7時,任務分隊攜帶攜大型載重無人機、中型載重無人機,提前抵達救援現場,共往21個物資投送點投送救援物資。

  河北承德地區遭遇極端強降雨,防汛形勢嚴峻,華潤電力京津冀新能源公司集控中心迅速響應,利用智能化監控系統實時跟蹤設備運行及汛情動態,確保問題第一時間處置,全力保障區域電力供應。

  國家管網集團加強油氣管網設施維護,做好上下游供需協調,確保油氣能源安全可靠供應。各所屬單位嚴格落實落細各項防汛措施,提前安排應急隊伍和車輛設備,做好抗洪搶險救援應急響應,全力保障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管網安全平穩運行。

  7月26日晚,北京市連續強降雨,部分村莊的道路、電力、通訊中斷。災情發生后,中國電信立即啟動應急響應預案,火速組織搶險力量,全力保障救災指揮通信和受災羣眾基本公眾通信。截至7月28日14時,中國電信累計派出保障人員334人次,投入衞星通信車6輛、應急及搶修車30輛、便攜式衞星揹包站20個、衞星電話及天通貓78部,為雨情災情應對提供有力支撐。

(本報記者 姚亞奇 陳晨 温源 劉坤)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