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摩根大通或將取代高盛 成為Apple Card發行方

2025-07-30 01:57

財聯社7月30日訊(編輯 夏軍雄)據知情人士消息,摩根大通正接近與蘋果達成協議,將從高盛手中接管Apple Card(蘋果信用卡)業務。

作為美國最大的銀行,摩根大通與蘋果的談判在過去幾個月加速推進,蘋果已向其表明,摩根大通是取代高盛成為新合作伙伴的首選。雙方自去年初起就開始就此事磋商。

據悉,此前的一些潛在接手方已退出競爭,包括美國運通、Synchrony和巴克萊銀行。不過,協議尚未正式簽署,鑑於蘋果信用卡項目存在多項挑戰,摩根大通與該公司的潛在合作仍可能告吹。

若摩根大通成功接手Apple Card及其龐大的貸款組合,將創造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信用卡業務轉移之一,還將進一步鞏固其作為美國最大信用卡發行商的地位。

對於高盛而言,剝離Apple Card業務將有助於其擺脫CEO大衞·所羅門任內的一塊「燙手山芋」。

高盛於2019年高調進軍信用卡業務,擊敗多家競爭對手贏得Apple Card項目。

然而,Apple Card初期的快速增長,加上會計規則要求高盛為未來可能的損失提前計提準備金,使得高盛在運營上措手不及。

據知情人士透露,所羅門因內部合夥人對消費者業務不滿而承壓,在擔憂經濟衰退下貸款損失可能上升的背景下,決定出售該項業務。

截至今年3月底,高盛的信用卡貸款總額達205億美元。目前,高盛也正在將其與通用汽車合作的信用卡業務移交給巴克萊銀行。

對蘋果而言,與摩根大通合作將為Apple Card業務帶來更大的穩定性。在過去幾年,該業務雖然實現快速擴張,但高盛在賬單處理和退款操作方面曾遭遇監管審查。根據原協議,高盛原本承諾至少服務至2029年。

Apple Card業務的挑戰

知情人士稱,摩根大通在談判中表現得比高盛更為謹慎,只有在蘋果在服務方式等關鍵問題上作出讓步的前提下,才願意簽署協議。

摩根大通之所以態度謹慎,主要是因為蘋果Apple Card業務中次級借款人(subprime borrowers)的敞口相對較高。

次級借款人是指信用評分較低、信用風險較高的借款人。在美國,一般使用FICO信用評分來衡量個人信用狀況,評分範圍是300到850分。

通常認為,FICO低於660分的借款人就屬於「次級」,表示他們的信用歷史存在問題。

截至今年3月底,高盛約有34%的信用卡余額來自信用評分低於660分的借款人。相比之下,摩根大通這一比例僅為15%。

根據高盛披露的數據,Apple Card用户中逾期30天以上的比例為4%,高於美國商業銀行信用卡平均拖欠率(美聯儲最新數據為3.05%)。高盛已為未來潛在的信用卡貸款損失計提了24.5億美元準備金。

大多數信用卡發行商會通過收取逾期費用來彌補拖欠還款帶來的損失,但Apple Card在與高盛合作期間並不收取逾期費用,這直接剝奪了一個關鍵的盈利渠道。

據悉,正是次級借款人比例較高加上無逾期費,導致多家信用卡發行商對接手Apple Card興趣不大,除非能以大幅折扣價格達成交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