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直擊WAIC 2025丨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AI產業日益顯現算法、數據、倫理等多元化風險 需構建端到端安保體系

2025-07-29 21:56

算網一體、人工智能(AI)安全、模型服務、行業智能體、終端智能體⋯⋯近日,中國電信將「AI+」全景帶到了「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WAIC 2025)的舞臺。

WAIC 2025上的中國電信展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

WAIC 2025上的中國電信展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

7月27日,在「2025中國電信人工智能生態論壇」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宣佈全面擁抱人工智能,推動企業戰略由「雲改數轉」向「雲改數轉智惠」升級。

何為「智」?柯瑞文認為,一是打造「算力+平臺+數據+模型+應用」的一體化智能雲服務體系,更好地賦能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二是打造全方位人工智能動態防護體系,提升AI安全治理能力;三是更大力度推進開放合作,構建共創、共治、共享的產業生態。

何為「惠」?7月28日,在WAIC 2025閉幕式上,全國首張城市信息化名片「智雲上海」正式發佈,同時率先提出以AI惠及城市民生的新發展理念。

作為中國電信的第一科技,「息壤」一體化智算服務平臺在論壇上被反覆談及。中國電信總經理劉桂清表示,中國電信突出應用導向,持續推動智能雲能力體系升級,提供算網一體服務,助力客户用「算」便捷普惠。

天翼雲董事長胡志強進一步表示,天翼雲通過息壤網絡,連接異構算力,推出算網一體服務。他介紹,息壤算網一體服務包括兩大核心能力,一是作為基礎的創建網絡,二是作為關鍵的算網一體化調度。

在中國電信的展臺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AI應用對推理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面對這一情況,中國電信一方面提升推理引擎效率,另一方面通過算網一體化服務匹配時延最小的算力,使調度算力利用率提升40%以上,平均推理時延降低30%以上。

中國電信方面告訴記者,在SaaS(軟件即服務)與MaaS(模型即服務)層,中國電信也將發佈終端即服務體系與智能體即服務體系,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應用繁榮,賦能產業智能化轉型升級。

在工業領域,中國電信WAIC 2025展臺上的智能紡織機格外引人注目。據介紹,這台「星辰紡織智能體」可以實現工藝參數智能調控與布匹質量邊織邊檢,其準時交付率達99%,可為行業提供可複製的智能製造範式。

中國電信「星辰紡織智能體」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

中國電信「星辰紡織智能體」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

基於星辰大模型能力體系,中國電信已面向工業、應急、教育等行業研發80多個行業大模型和20多個智能體應用。柯瑞文介紹,在實踐中,中國電信還逐步形成了在傳統企業推動人工智能應用的幾點規律性認識。

「隨着算法、數據、倫理等多元化安全風險日益顯現,產業迫切需要構建從基礎設施、數據到模型、應用的端到端安全保障體系。」柯瑞文表示。

AI時代的安全挑戰如何破局?中國電信方面認為,企業需構建「預警、測評、防護、運營」四位一體大模型安全中樞,找到「以模護模」的安全防護新範式。目前,「見微」安全大模型告警(系統發生故障時,監控單元將視故障情況給出告警信號)識別準確率98%,此外,大模型基礎護欄也將在國內首次開源,提高模型抗AI攻擊能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