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但斌二季度美股持倉出爐:英偉達(NVDA.US)繼續居首 首度配置數字貨幣概念股

2025-07-29 21:09

2025年第二季度,但斌執掌的東方港灣再度上調了美股持倉規模。根據向SEC提交的13F報告顯示,截至二季度末,東方港灣海外基金「Oriental Harbor Investment Fund」共持有13只美股標的,市值總計11.26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超80億元。較一季度末的8.68億美元顯著上升。

從核心重倉邏輯未變,到新興標的首度現身,但斌二季度在美股的調倉操作既顯穩健又不乏突破,在全球科技脈絡中持續尋找確定性資產的同時,也對未來趨勢做出了極具試探性的響應。

科技主線穩定推進,英偉達依舊居首

首先從結構端來看,2025年二季度的美股持倉繼續以科技龍頭為主軸,英偉達(NVDA.US)無懸念地仍位居第一重倉股。這已非首次出現英偉達領銜的組合架構,自2023年以來,其在東方港灣的美股投資佈局中始終佔據壓艙石角色。即便經歷短期股價調整,但其在AI時代背景下的核心資源屬性依舊凸顯。

而在排名上變動幅度最大的標的當屬谷歌。在二季度,谷歌(GOOG.US)從此前的邊緣地位躍升爲第二大重倉股。這一調倉動作的時間點與谷歌持續加大在AI大模型方向的投入密切相關。與英偉達不同,谷歌在AI生態中的角色更多體現在應用端與平臺搭建層,是人工智能向消費場景和開發者生態延伸的關鍵環節。與谷歌同步上榜的,還有亞馬遜、微軟和Meta等老牌科技巨頭。

整體上看,這一輪加倉依舊圍繞「AI技術與算力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性佈局。一位私募分析師指出:「但斌的美股倉位策略不是簡單的行業博弈,而是圍繞技術演進節奏的主軸——誰掌握了下一代商業基礎設施,誰就值得長期重倉。」

東方港灣海外基金2025年二季度末的美股持倉(數據來源:基金管理人,私募排排網整理)
東方港灣海外基金2025年二季度末的美股持倉(數據來源:基金管理人,私募排排網整理)

二季度還可以看到一個值得注意的策略微調,即持倉標的數量從10只增加至13只。這種邊際擴張在保持主線資產集中度的同時,為新興方向提供配置空間。這種做法在複雜宏觀背景下尤顯審慎,也確保了其投資組合具備一定的分散風險能力。

與此同時,東方港灣的國內基金組合也體現出一致性佈局傾向。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國內產品共重倉了7只與美股關聯密切的ETF基金,持倉總市值約為9.31億元。相關ETF的前十大成分股高度集中於微軟、蘋果、谷歌、英偉達、亞馬遜等美股科技巨頭,進一步印證其跨平臺的一體化配置邏輯。

東方港灣2024年末持有的ETF(數據來源:Choice,ETF基金2024年年報)
東方港灣2024年末持有的ETF(數據來源:Choice,ETF基金2024年年報)

首度配置Coinbase,信號之外的結構試探

如果説英偉達與谷歌是東方港灣美股組合的「常青樹」,那麼Coinbase的加入則更像是一次具有實驗性質的策略「試探」。數據顯示,該公司在二季度被新納入東方港灣持倉組合,持倉市值約為5470萬美元。

Coinbase作為美國最大的數字貨幣交易平臺,其業務範圍覆蓋法幣加密資產兑換、託管服務、鏈上基礎設施及開發者工具平臺,近年來在Web3生態中地位逐步上升。股價波動雖大,但在加密行業基礎建設維度具有相對穩健的商業模型。

結合東方港灣一貫強調的「投資改變世界的公司」邏輯,Coinbase的入選也可視作這一邏輯向新技術領域的延伸。正如但斌在2025年中私享會上所指出,「人工智能時代並非短期浪潮,其演進周期更類似於電子硬件、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等重大技術革命,擁有10年以上的周期。」從這個意義上看,Coinbase的加入,是一次有前瞻預判基礎的戰略延伸,而非孤立的投機動作。

一位熟悉其策略思路的業內人士指出,在東方港灣的框架中,「投資改變世界的公司」是重要標準。Coinbase雖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科技硬件或算法公司,但作為連接加密資產與主流金融之間的重要接口,其未來演化空間足以進入這一範疇。尤其是在全球多個國家放開加密ETF、推動數字資產入表的大趨勢下,Coinbase具備「模式外延」的想象力。

業績反彈領跑私募,高波動策略迎來兑現期

從產品業績表現來看,東方港灣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顯著優於同行的成績單。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18日,東方港灣有77只產品在網展示,其中近三個月收益超過40%的產品多達72只,佔比超過九成,反映出組合對科技主線行情的強β響應能力。

與此同時,核心產品策略的長期回報能力亦保持穩健。據私募排排網統計,截至2025年6月底,東方港灣旗下產品近三年平均收益為47.25%,在百億主觀私募中排名第4位,處於頭部陣營。在這77只有數據披露的產品中,有57只產品在近三年內實現了超過50%的累計收益,佔比約74%。另有33只產品自成立以來年化收益超過15%。

百億主觀私募近三年收益排名(按旗下產品近三年收益均值排名)

本文轉自「財聯社」;智通財經編輯:李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